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使用学具
2019-11-26袁春林
☉袁春林
随着我国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进行,人们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学具进行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的使用学具进行探究。
一、选择合适的学具,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在智力发展和思维发散的黄金时期,但是,他们在各个方面都不成熟,对于小学数学学科的了解也并不多,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学科的学习时,小学生们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相比,小学生们更喜欢具有趣味性的事物,而小学数学学科却是一门枯燥而又抽象的学科,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会使小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想要提高小学生进行数学学科学习的效率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教师们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当的为小学数学课堂增加趣味性。在使用学具进行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根据小学生们不同的学习特点选择最为合适的学具,让小学生们能够在使用学具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课堂的趣味性,引导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来。
对于小学生来说,利用学具进行学习,既能将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化,也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对于学具的利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们进行数学学科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授“9+?”的进位加法时,如果只是进行理论的讲解和例题的作答,小学生们很有可能会感到枯燥无味,也难以真正的理解其中的内涵,教师就可以用小木棒和小皮球进行教学,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木棒,用它们代替盒内的九个小皮球,放在桌子的左边部分,再拿出两个小木棒代替盒子外面的三个小皮球,将小皮球放在桌子的右边部分,此时,再对盒子里面的小木棒进行摆放和调整,让小学生们思考怎样摆放才能将这一加法计算过程正确的表示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能够对整个计算过程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和记忆。
二、运用多样的学具,提高学生们的表达能力
数学是一门要求极为严谨的学科,其涉及到很多的定义、概念、公式和规律,稍有偏差,就会改变其原有的意思,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高度重视每个概念和性质的不同内涵,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存在的差异。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能够大大提高他们进行数学学科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及时的进行沟通与交流,引导学生们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在学生们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认真的倾听,深入的了解小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他们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巧妙的借助多种多样的学具进行教学,引导小学生们更加自由和贴切的表达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在引导小学生们进行思路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使用多种多样的学具。比如:在进行圆柱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们拿一个无底的纸质圆柱,让学生对圆柱进行裁剪等操作,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找几个学生边做边讲,让他们把他们的操作过程及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能够深刻地认识到:长方形的长等于其围成的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其围成的圆柱的高。
三、使用新奇的学具,发散学生们的创新思维
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相比,小学生更加的活泼好动,且对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在这个阶段使用新奇的学具对他们进行数学学科的教学,既能激发他们进行学习的兴趣,也能发散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小学数学学科的部分内容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如果只是进行简单的知识灌输和习题讲解,小学生们很容易失去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使用新奇的学具进行教学,也可以把小学数学的课堂变成一个享受乐趣的地方,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中存在的独特的美丽,让他们能够以一种愉悦的心情进行小学数学学科的学习。
在使用学具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资源,选取新奇的学具。比如:在教授《认识人民币》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将课本后面的人民币剪下来备用,在学生们观察人民币的过程中渗透一些与钱币转换相关的知识,让他们深入的了解并扎实的记住不同钱币计数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
总而言之,运用学具进行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既能激发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同时,通过对于不同学具的应用和了解,他们的思维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散,这对于他们进行后续的数学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在进行数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学会巧妙地利用学具,为小学生们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不断地提高进行小学数学学科学习的能力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