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阅读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价值
2019-11-26刘林琴
☉刘林琴
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在各科的学习中数学科目的学习是比较难的,而且就数学阅读来说,普遍没有引起老师和学生的注意,学生不但缺乏数学阅读的兴趣,更缺少数学阅读的意识。数学新课标中强调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去观察问题和解决和数学相关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在实际中应用数学的能力和意识。要想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要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一、数学阅读概念概述
从宏观方面来说,数学阅读就是从前人留下的数学资料中解析和探究出某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就是从中抽象和探索出以前不曾有的新的数学文化、数学思维、或新的数学规律等。从微观方面来说,数学阅读就是指数学学习的个体学生,通过阅读数学资料获得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和效率,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学好语文离不开大量的阅读,而学好数学同样也需要数学阅读。
二、数学阅读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价值例谈
(一)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思考和质疑能力 学生在阅读数学材料的过程中,必须能够理解和感知数学材料中出现的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并对其正确分析和运用,而分析和应用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因而,长时间的数学阅读就可以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和意识,并对理解有困难的数学知识采取有针对性的更加细致的思考。学生通过这样的细致思考,就可以不断地加深他们的数学思维深度和数学思维广度,并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如果思考的知识或问题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问题产生了认知冲突,就可以使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质疑意识。
(二)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和实践操作能力 小学生在阅读数学材料的时候,要让他们一边阅读一边画出所阅读的内容,提倡他们阅读和动手实践相结合。对于低年级段的学生来说,可让他们把阅读的内容写成相关的数字或绘出相关的图形,以帮助他们分析和理解阅读的内容;对于高年级段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边阅读边画出相关的线段与图形,或者写出相关的问题与条件,进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材料内容和做题要求。学生经过长期的训练,就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就可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效率,及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效率和答题的准确度。
(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 学生在阅读数学材料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或问题,学生会主动地进行分析和探究,或者去寻找其他的资料帮助自我理解,或者去问老师。这样的数学阅读过程,在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长时间的阅读和分析、探究的过程,可以有效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果学生具备了这样的自主探究能力,对小学生学好数学大有裨益。
(四)利于提高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 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的时候,如果没有良好的审题能力,就不能够把题解答正确。审题是前提条件,特别是在解答关于应用题的时候,审题能力的高低特别重要,关系到问题是否能够正确地被解答。例如,一辆火车从城市A开向城市B,每小时行驶50千米,在行驶了3个小时后停了下来,火车停的地点刚好离城市A与城市B的中点20千米,请回答城市A和城市B相距多少千米?学生阅读这道题后,审题能力高的学生就会立刻理解题目中的条件,并能弄明白做题的要求和算出正确答案;但是如果是审题能力差的学生,就不能有效地读懂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比如,在理解“火车停的地点刚好离城市A与城市B的中点20千米”时,就会因为不能正确理解“离”的意思,而把题中给的条件弄错,进而算出错误的答案。因此,学生只有多进行数学阅读,多分析阅读材料提供的内容,并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内容多练习用数字、图形或线段表示出来,就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利于规范学生使用数学语言和培养数学交流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学生要和数学文本进行交流,数学阅读就是学生和数学文本进行交流的重要形式。通过进行数学阅读,学生可以学到数学文本上的数学语言,可以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用学生自己的话对文本内容进行口述,也可以利用数学语言中的图形、数字、线段、符号等把文本中的内容进行转换。这样的阅读和交流过程,不但可以有效地规范数学语言的使用,还可以提高利用数学语言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很有帮助。
总之,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证明,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必须培养和提高的能力,是拓展学生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前提条件,更是发展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必备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