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精神立德树人路径渗透的探讨
2019-11-26李佛喜
李佛喜
1 问题的提出
立德树人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教育事业的一贯主张,是教育的根本任务。[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断论的提出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左传》曾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同时,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当代社会人才需要的发展。君子有才无德对社会的危害远大于有德无才的人。因此,对体育精神立德树人的探讨是契合国家发展的需要,是对体育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2 立德树人和体育精神、体育技能之辩证关系分析
立德树人与体育精神、体育技能看似完全不同的概念,实质是具有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辩证关系。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根本任务,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立德,二是树人。因此,在体育教育领域,立德树人是由两个个体组成:体育精神与“立德”相对,体育技能与“树人”相对。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拥有良好道德的基础上,培育人的各项基本技能。立德是我国教育理念之起点,中华文明之所以屹立世界几千年未倒与厚德载物的德育理念息息相关。李白曾言: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习近平说道: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2]假如没有道德的支撑,不敢想象个人、社会、国家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道德对于个人、社会、国家都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所以,三者的关系分析的重点,在于体育精神与立德树人的关系,体育技能在此不做深究。
体育精神是指人们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以健康快乐、挑战征服、公平竞争、团结协作为主要价值标准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3]欲想辨析体育精神与立德树人的关系,就必须清楚体育、德育、体育精神和立德树人之间的关系。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共同组成我国教育之完整体系,体育与德育相互平行,互为渗透。体育教育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器物层面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基本体育技术;其二是精神层面的教育,即培育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从属于体育教育,同时,它也从属于道德教育,是体育和德育的交叉部分。以此类推,体育教育包含体育精神,体育精神是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通过体育渗透德育、培养人的能力。因此,体育精神是立德树人的内核和重要实现方式。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体育和德育的根本任务。因此,立德树人是体育精神的根本任务。
3 当前体育在立德树人所面临的困境
3.1 未能全面深刻理解体育“立德树人”的意义
将立德树人作为国家教育的根本任务,它既符合国家发展需要,又契合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它具有较为广泛的认知和理解。但社会对体育立德树人仍理解不够深刻。一方面,部分人对体育既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偏见思维仍然根深蒂固,认为体育不仅不会使人变美,反而是愚蠢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基于上述对体育的偏见,体育能否涉及更高深的教育——德育,人们是普遍忽略或认识不足,更何谈普及?但实际上,殊不知体育对立德树人具有无可比拟的功用。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上看,体育的发展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体育起源于游戏、发展于运动,落脚于竞技。从几乎没有规则的游戏、到需要简单规则的运动,再到需要法律、法规作为支撑的竞技。体育发展至今,已经不是简单的游戏、运动或是竞技了,它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体育映射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见证其从野蛮到文明的发展之路,促进着人类道德水平的提高。蔡元培说到:苟欲实践道德,宜力国家,以尽人生之天责,其必自体育始矣。[4]因此,体育无疑是立德树人的必要手段。
3.2 体育“立德树人”路径供给不足
当前,体育立德树人面临实施路径不足的困境。由于人们对体育的立德树人功能的重视不足,因而导致大型体育赛事、社会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中,着重于体育技术的表现而丢失思想道德教育。同时,未能确切通过什么方式来立德树人,是通过课堂、教师、媒体还是其它?我们没有深刻的研究,未形成基本的共识。其次,对体育立德树人的研究多为宏观研究,缺少实践的研究。虽然理论将引领实践,但是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我们没有太多实实在在通过体育来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的实践经验。再者,目前我们没有明确体育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什么,即体育主要授予人们什么才能提高其道德,从而促进全民思想素质的提高。上述因素导致体育实践过程中,因缺乏明了、正确的理念引导而使得体育立德树人功能失效。
3.3 体育精神在体育立德树人的缺位
在体育立德树人的路径中,体育精神无疑是这一路径的主干道,是体育教育的内核。体育精神应该穿插在整个体育立德树人的道路中。但实际上,体育精神在体育立德树人处在一个可有可无的境地。大多数的家长对体育的认识是处在身体健康的层面,未能涉及精神层面的认识。虽然大多学校教师懂得体育精神对人的有利影响,但未能合理的将其运用到教学当中。社会中,体育“唯金牌论”和“唯分数论”的错误理念仍然未能断绝,体育精神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导致上述结果可归结为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历史上,我国吞食西方体育文化未能完全消化。西方体育精神仅仅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开始传入,对其还是处在咀嚼阶段。本土体育精神又未能完全站的住脚,我们自身的体育精神大厦未能建立起来,因此我们没有足够的体育精神自信来抵御不良体育精神。在全球化逐步推进的过程中,西方优秀体育精神如平等、规则、竞争等是我们需要吸收的,但不良的思想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成王败寇等体育思想也向我们涌来,我们没有足够分辨的能力,导致其侵蚀我国本土优秀体育精神。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功利主义开始侵蚀体育立德树人领域,体育更多时候成为了赚钱的手段,举办赛事的首要考量是否能盈利,体育教育沦为考试加分的工具,运动是服务于考试加分,唯独未能看到体育的立德树人,体育精神在体育立德树人中势必缺位。
4 体育精神的“立德树人”多维路径渗透
4.1 体育精神立德树人纵向渗透
4.1.1 国家需重视体育精神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
当前,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提出,体育教育的教育地位处在建国以来的最高点。国家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仅体现在文件上,更体现在行动中。如全国遍地开花的马拉松赛事、校园足球如火如荼的开展、“一校一品”建设的逐渐铺开。所有的国家行动证明,我国以实际行动来实现“体育强国”,而体育为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也正如培根说过:不锻炼,身体就不会健康,不管是人体还是政体。[5]但实际上,我们在开展“健康中国”战略时,更多时候是重视体质的提高,而忽视体育精神的培育,这的确是一种很大的缺失。体育精神是体育教育的精髓。我国拥有丰富的体育精神财富,如女排精神除了为国家争得冠军荣誉外,其敢打敢拼、热血奋战、永不言败的精神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国人不断奋斗,成为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粮食。它像血液般融入到民族精神中,成为其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国家在发展体育教育“健康第一”事业的同时,更需要下大力气积极培养人们的体育精神。
4.1.2 社会需夯实体育精神立德树人的环境营造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社会就是这样一个大环境,它就像一个大染缸,任何处在其中的人都存有它的印记。社会环境具有隐性教育作用,它通过利用大众传媒、公共设施、社会文化和社会风气,强化受教育者对教育目标的认同、接受和内化[6]。因此,社会需要提供能培育体育精神的环境。比如,在大众媒体中,媒体传播体育战果时,不仅仅是告知比赛结果,更应该告知公众运动员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体育精神。这样一种精神更能感动人和激励人。在公共设施中,不仅仅是提供运动器材,更应该张贴一些体育精神的标语,例如“野蛮其身体,文明其精神”,它就具有良好的启示作用。在大众文化中,提供以体育为主题的电影作品、书籍、戏剧等等,让更多的国人体验体育精神对人的强大影响力,如印度作品“摔跤吧!爸爸”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只有社会重视体育精神,我们才能更好的弘扬体育精神,发挥体育精神的精神动力。
4.1.3 学校需加强体育精神立德树人的工程建设
学校作为体育教育事业的排头兵,是体育立德树人主要场所,培养学生体育精神是责无旁贷。当前,体育面临除了“12年体育教育我们什么也没有学会”的无奈现状外,唯“体质论”根深蒂固,即体育就是提高身体水平,体育课除了增强体质外,好像没有其它功能了。这样一种状况是急需改变!体育精神可以增强人对各种压力和困难的应对能力,可以培养人胜不骄、败不累、艰苦奋斗、勇敢拼搏的精神。学校体育除了增强学生体质外,更应该重视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学校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制度建设:建立符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的体育精神教育方针,将体育精神纳入体育教育中并成为重要环节,这是学校体育精神立德树人的制度基础。二是物质建设:重视校园环境中体育精神的渗入,悬挂必要的体育精神标语、体育榜样简介等,这是学校体育精神立德树人的物质准备。三是师资建设:拥有一批或培育一批具有体育精神教育能力的老师,这是体育精神立德树人的人力供给。
4.2 体育精神立德树人的横向渗透
4.2.1 加强教师教授体育精神的能力
俗话说,教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其实另外一句话更能体现教师的价值,即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教师要确实能够对体育精神有足够的认识,才有更好的授予学生体育精神。教师要基本理解体育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施一公教授曾说:体育锻炼是一种自强的精神、一种拼搏的气质、一种受益终生的生活方式。[7]其次,必须明确体育立德树人并不仅是体育老师的事情,其他任课老师也能起到作用。教师可以运用三大情景,一是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体育设施、横幅等。二是文化情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组织学生观看体育为主题的电影等。三是人际情境,如与体育精神为关联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风、校风、校训等。再者,体育教师需要在体育精神立德树人中发挥主导作用。体育教师能够在课堂中,运用各种方式,如游戏、比赛等手段,向学生讲明什么是规则意识、什么是团结意识、什么是互助意识,什么是奉献精神。
4.2.2 发扬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能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自我暇意的体育立德树人教育。在进行体育立德树人教育时,第一步就要分析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所体现出的道德水平。小学阶段道德处在萌芽水平,对于道德和非道德没有明显的界限,教育稍有不慎,就会适得其反。这一阶段的体育精神教育,应该借助各种各样的小游戏,特别需要教会学生规则意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都有一定的规则约束。以而能以小见大,培养学生遵守社会法规。中学生的道德处在初步发展,逐渐由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不是很成熟。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比赛等较为复杂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在比赛中体验体育精神的实质。大学生道德水平几乎成熟,有了较为稳定的道德品格,可以通过形而上的理论来教育,即通过体育精神的内涵讲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另一方面,在课堂中可以培养“体育道德尖兵”。班级中的体育道德尖兵,他身处在学生群体中,他的一言一行的影响力有时是大于教师的影响力。让具有优秀体育道德的榜样学生带领其它同学,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氛围,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体现。
4.2.3 提高父母培养孩子体育精神的意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它的作用是教师所不能比拟的。当前,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教育功利主义愈加普遍。近年来,由于体育被提高到了中考加分考试项目,而且未来分值权重有逐年提高的趋势,于是乎家长们的眼光开始聚焦到体育上。但也出现了异化的现象。家长会因为体育加分而不是孩子的兴趣,而另外给他们在校外报各式各样的体育课程以提高体育成绩。这种急功近利的体育教育心态是对体育效用的一种误读。体育不仅仅是中考加分项目,也是提升身体素质和塑造良好人格的重要手段,如柏拉图所言:一个健康的身体凭着它自身的优点并不一定能造就灵魂之善,相反,一个良好的灵魂凭着它自身的美德能使身体有可能变的很好。[8]因此,即使是在一种不利立德树人的体育环境下,也要转变体育观念,能看到体育精神对孩子们的教育作用,运用体育来锻炼孩子们,提高他们应对未来困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