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体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理性思考研究

2019-11-26张庆超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1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教学质量青少年

张庆超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

1 青少年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一般性问题

在青少年体育教学改革中,普遍存在过于形式化、缺乏实质性意义的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也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一些较为新颖的青少年体育教学方式也逐渐涌现出来,这些教学方式中有很多都是非常有效的,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观念,大大提升了教学的整体质量 。但是,在此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一些教师的固有教学观念影响,对这些全新体育教学形式的接受程度较低,理解上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实际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师又受课程改革趋势的影响,追求教学形式的创新,忽略了教学的最初目的表面上看,教师较好地应用了新的教学方法,但实际上并未发挥教学创新的预期作用,有时甚至因为追求教学形式而耗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2 青少年体育教学改革对当代教育质量提升的意义

2.1 有利于发挥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

在青少年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和探索新知识,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在传统的青少年体育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一直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创新型教学方法在青少年体育中的应用,可以改变这种低效率的教学形式,有效挖掘学生自身体育潜力,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探索欲望,使学生逐渐树立起良好的主体性意识,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心,不断提升身体素质。

2.2 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体育学习兴趣

在青少年体育教学实践中发现,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越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高,接受和理解的程度也会越好,越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利影响,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枯燥无味,教学手段单一,因此学生容易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这对后续教学的有效开展是非常不利的。青少年体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多元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充分关注体育教学趣味性的基础上,根据青少年的学习特点和心理发展情况,结合青少年体育知识的本身特点,采取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调配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和弊端,从而达到提升青少年体育教学质量的实质作用。

2.3 符合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当前青少年体育教育发展趋势下,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给传统教学形式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素质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是教育形式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基本要求。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和变革已经势在必行 。在青少年体育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形式逐渐暴露出了较多的不和谐因素,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严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实现自主学习,身体潜能激发也受到了较大的局限,这显然不符合当前教育的主流趋势。教学改革突出了学生体育运动的自主性,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突破体育能力提升的瓶颈,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运动体系。

3 通过青少年体育教学改革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3.1 制定合理的青少年体育改革规划

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是保证青少年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青少年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为了有效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应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在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成长和心智发展特点,制订体育学习计划。教师应在教学计划制订的过程中,考虑学生学习的个性和共性特点,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突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并根据教学计划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合理安排课时进度,及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在充分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情况下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真正实现体育教学与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养成的有机结合,切实提升青少年体育教学质量。

3.2 借助教育设备提升体育教学丰富性

在开展青少年体育教学中,离不开现代化体育教学设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设备已经成为青少年体育教学开展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在网络时代,学生的生活与互联网时刻发生着直接性的关联,在此背景下,结合信息技术内容,开展青少年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一方面在课堂上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设备提升体育运动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将学生吸引到体育运动中来;另一方面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加强学生的课后锻炼辅导,共同建立起互动性的体育教学体系,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辅助体育教学的有效工具。

3.3 系统性地开展青少年体育教学

在青少年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知识都具有较强系统性,因此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过程中也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当前部分教师不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都是片面性的,缺乏体系性理解,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也不能及时想到有关知识,对学习效果造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有效提升青少年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发挥创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际作用,应注重体育训练的系统性,并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合理规划,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运动体系,以课程教育目标为主线,找出关键连接点,将教学改革深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3.4 体育教学要强调青少年的主体性

在青少年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既有的知识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新知识,构建体育运动框架,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这些都是学生应主动完成的。但是,在传统的青少年体育教育观念下,学生的主动性并没有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完全被教师的讲解所取代。同时,各种条条框框的约束也将学生限制在既有的体育空间内,体育创造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影响了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创新教学形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弊端,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信心,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3.5 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训练

在青少年体育教学中,要想提升教学改革的质量,进行适当的针对性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这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深化教学效果,提升青少年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对体育知识的实际应用过程给予重点关注。具体来说,在学习完一个新知识点以后,传统教学形式为了追求教学进度,都是继续学习下一个新知识,这对学生是不利的,教师应在学生学完新知识点以后,针对这个知识点开展体育强化训练,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然后对个别存在的问题,老师可以进行针对性的体育指导,对一些共性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讲解,解决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要障碍。

3.6 青少年体育教学要注重沟通互动

沟通是了解学生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改进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条件,因此在青少年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与学生有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调整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教师不能一味责备,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区别对待,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讲解,共性问题进行针对性强化,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扫清体育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应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消除对新知识点的恐惧心理,使学生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避免畏难情绪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提升青少年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7 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青少年体育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可以说,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学生学习情况具有重要影响,直接关系着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因此,在青少年体育教学实践中,为了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应在提升教师教学素质方面多下功夫,尤其在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只有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深刻理解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质性要求,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适当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作用,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在此过程中,学校可以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学交流活动,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相互借鉴和学习,以此来深化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的理解,不断学习优秀的教学方式,从而为青少年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4 结 语

在开展青少年体育教学改革进程中,要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放在首位,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理解与接收程度,通过强化学生的体育认识,达到体育改革目标。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教学质量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