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改革初探
2019-11-26周娣
周 娣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马鞍镇中心小学滨海校区,浙江 绍兴 312073)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许多老师认识到了读的重要性,课堂上朗朗的书声多了。但是只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应力求以全新的观念,全新的教学形式来优化低年级阅读教学。因此,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兴趣培养引遐想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小学一、二年级)的阅读目标第一条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有兴趣才会喜欢。选择浅显易懂,贴近学生实际的,学生感兴趣的童话、寓言、儿童谣、古诗等内容,便于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帮助读懂,能读懂就有收获,有收获就有成功的快乐。因此,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开始,阅读前让学生做好情感态度的准备,要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心态下进入阅读。比如学习《四季》一课,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自己所感受到的四季有什么特点。然后用多媒体图片素材来展示四季变化,引发学生的遐想。另外,还要做好知识经验的准备,让学生在家长指导下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的资料,并激活已有经验,调动大脑里相关的知识储备,发现已有知识经验与课题内容之间的相似性和衔接点,形成自主的学习意识,积极能动地进入阅读。
二、读说结合活思维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阅读教学是训练学生语言的重要渠道,教师应凭借教材的优势,帮助学生丰富词汇,积累语言,增强语感,逐步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读中练。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使用的训练方法之一。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小学生阅读教学应该从小把阅读与说话结合起来,在读了同一篇文章后,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会有不同的看法,在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年级课文大多音韵和谐,琅琅上口,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情趣,读出美感,进而形成准确、流畅的说话习惯。答中练。即在回答问题中训练说话,这是阅读教学中的常规训练。这项训练关键是要在“巧”字上下功夫。如《狼和小羊》最后一句:“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可在此空白处巧下“金钩”:“小羊被狼吃掉了吗?”投石激浪,学生思维活跃,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想象说话,留给学生尽情展现自己,并与同学交流学习成果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思维,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识。
三、组织演诵促提高
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了学生体验的重要性,要让老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开展体验性的教学。低小年级课文生动、有趣,其中不少课文中有对话,这容易激起学生的表演欲望,符合他们活泼、好动的个性。情景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就可充分利用文中对话生动、形象性强、角色多样化的特点展开表演,以表演来推动教学环节的进展。在该课准备阶段就可分发给学生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头饰,并教会学生相互动作。在教学时采取师带生演、生生互演的方式,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朗读语调等方面获得感悟,学生入情入境,全班同学都参与其中。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还可以让学生推选出“小水珠”、“小青蛙”、“小鱼儿”各一名,在他们的带领下进行表演。这一环节,将课堂教学的气氛推向高潮,教学目标也在高潮中达成,学生切身体会到了阅读带给他们的乐趣,深深地为之吸引。
结语: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既要激发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要发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有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以指导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学好”语文,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