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专业大学生社会能力中外对比
2019-11-26任楠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任楠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新课程改革要求,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其中包括人际交往能力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处理能力等等,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已成为高效各学科、各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标准,只有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方可为其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使之更具适应力。文章首先针对体育舞蹈教学概念进行阐述。
一、体育舞蹈教学的概念
所谓的体育舞蹈教学主要指的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舞蹈与音乐美、动作美与服装美有效结合,充分展现舞蹈作品的艺术性,进而带给观赏者以美的感受。体育舞蹈设计内容较多,其中包括交际舞、集体舞以及迪斯科等等,丰富的舞蹈类型可基本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习需求。体育舞蹈的教学形式较为特殊,它不仅是独特的舞蹈艺术,更加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身心素质的体育运动项目。它对于舞蹈者的仪表、音乐欣赏能力、服装风格等的要求较高。这些体育项目来源于生活同时也作用于生活,它是独特的体育运动项目,同时也是艺术的表现形式,融合了丰富的生活情趣,使人在欣赏舞蹈作品时体会到了生活的乐趣[1]。
二、社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对于学生日后顺利步入社会具有极大的现实性意义,所谓的社会能力主要指的是在处理内外关系时所必备的能力,包括对于外界环境的吸收能力、事件的处理能力,以及情绪的转化能力等等,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人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社会性,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难免出现协作矛盾以及生存问题等,这就需要体现自身的智慧,不断的进行协调,与他人形成良好的沟通,在交流与沟通中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促使自身实现全面、持续性的发展[2]。
三、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对于大学生社会能力的影响
体育舞蹈种类较多,每个舞种对于物质的要求均较严苛,学生在体育舞蹈训练的过程中,将会对自身提出较高要求,不仅要把握舞蹈风格,同时要提高审美能力,在把握五步韵律的基础上,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协调神态举止,使得行为举止更具文化品位,展现出得体的精神面貌,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社会能力将会得到有效提升。
四、中外体育舞蹈对学生社会能力影响上的对比
西方发达国家在中小学课程体系的制定过程中已将体育舞蹈列入其中,大专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同样具备体育舞蹈教学,同时对教学工作提出严格要求。
国外体育舞蹈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加强调民族元素的融入,体现独特的历史特色,并将本土民族元素注入其中,不断的拓展舞蹈内容,丰富舞蹈形式,真正实现文化与艺术的有机结合。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来讲无疑是巨大的动力,国外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的体育舞蹈形式多种多样,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文化视野,这对于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来讲将是坚实的基础,学生在掌握舞蹈动作、学习舞蹈内涵的基础上,也将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产生浓浓的爱国情怀,这对于学生步入社会来讲无疑是有利的,他们在进入社会后将会把所学的体育舞蹈专业知识有效内化,以个体力量的贡献形式促进社会的发展,使得社会发展更具活力[3]。
而我国体育舞蹈教学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深层次的内涵,以及过于追求技术、缺乏创新等方面,虽说我国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已逐步向本土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舞蹈教学及研究的过程中仍旧将西方体育舞蹈动作作为载体,体现了过度的依赖性。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来讲尤为不利,由于缺少创新性元素,将导致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受到限制,其思维也将趋于固化,更加注重应试化学习,其学习效率无法提升,这对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也是不利的。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需要有创新思维作为动力支撑,而学习体育舞蹈的学生如若缺乏创新性,那么将会使之滞顾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中,很难结合舞种特点与音乐节奏,不断的协调肢体动作或是优化舞蹈表现形式。学生长期受该环境影响,必将形成固化思维,难以实现质的提升[4]。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体育舞蹈专业大学生社会能力中外对比相关课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本文所作分析可为有关的研究人士带来借鉴,基于中外对比结果,不断的优化体育舞蹈专业教学方案,将提高大学生社会能力作为前提条件,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在进入社会时学生也将受体育舞蹈艺术展现形式的影响,不断地将专业知识内化,形成较强的综合素质,大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真正实现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