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赏析

2019-11-26张爱良

文学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沙洲贬谪首词

张爱良

元丰三年,苏轼背着沉重的行囊,来到黄州这个江边小镇。“黄州真在井底”的小镇偏僻萧条,来到这里的人们都会产生被遗忘,被遗弃的凄凉感。“他的正式官衔是责授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1]就是挂名的非正式官员,无权参与公事,并且由当地的官员看守,这位一心想成就经天纬地大事业的熠熠生辉的政坛明星,岂料会进入如此的难堪境地。所以人生充满了无限的未知,像个无法预测的怪圈。这一次贬谪,苏轼的仕途生涯或许终止,他究竟需要怎样的勇气和魄力,来承受生活向他抛来的这一无情的大雪球,这在他的词作里又是怎样书写的。下面对《卜算子·定惠院寓居作》进行赏析,对苏公初到黄州的心里体验、情感做进一步的探究。

在这首词的词前有一个小序:“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冈县东南,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初到黄州。在刚经历九死一生的牢狱之灾,脆弱与敏感也会伴随着这位旷达的人,他对外界有莫名的惊恐和不安,他感觉处处是险恶,处处充满了陷阱,处处捉摸不透,对如何与人们相处也比较彷徨迷惘,他担心再招来无端的打击陷害,心灵遭受了巨大的创伤。所以他初到黄州,总是闭门不出,把自己隔离在僻静的地方,从早晨睡到晚上,“混混觉还早,辗转无由足,强起出门去,孤梦犹可续”,以此来度日,打发自己难以排遣的压抑与悲伤。当他面对陌生的环境,茕茕独立,无所依靠。

一天夜里,苏轼一个人踱步来到了远离定惠院的长江之畔,他倚江而立,四面寂静寒冷,只听潮声此起彼伏,突然,他看见一只孤独的鸿雁,不知为什么孤零零的穿梭在云间,在远处的梧桐树上寻找栖息的地方,这时一轮残月静静的悬挂在天空,它的影子透过稀疏的梧桐树枝斑斑点点的洒落在地上,纵然寒林千枝,那只孤雁丝毫不肯轻易的敛起翅膀,停留在树枝上。最后,它飞来飞去,合着一声悲鸣,飞跃长江,就在那江心的寂寞的沙洲上轻轻的落下。看到这一幕,纵然苏轼前面说过“平生文字为吾累”,可是也挡不住这一共鸣的时刻。“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感澎涌而出,一首佳作跃然纸上: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一.“老来事业转荒唐”的凄凉落寞

词的上阙,一轮残月悬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上,缺月本来就是一种不圆满,存有缺憾,已经造成心里上不愉快的体悟,但是这轮残月偏偏挂在“疏桐”上,“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2]梧桐身披灿烂朝阳,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这美好的梧桐树现在也稀稀疏疏,双重的不圆满建构了无比凄凉的意境,奠定了一种凄凉萧索冷落的基调。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是古人计时的一种仪器,“漏断”即指深夜。漏壶水尽,更深人静,苏轼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步出庭院,抬头望月,注定又是一个彻夜难眠的孤寂之夜!接下来的两句,“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幽人”那孤高的寂静,不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周围的宁静幽寂,万物酣然入梦,自己却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那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残的大雁。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幽人”意象是苏轼黄州诗文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这一意象与他的贬谪生活紧紧相连相连,在黄州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深层意蕴,从刚到黄州对政治生命的失意,进而到消解悲情的遁世之道,再到对人生本真意义的追寻,“幽人”意象呈现了丰富的张力,在作品中既有明确的所指,即诗人本身,在这首词作就是明确的指向了自己;有也时候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描写,赋予其丰富的多层次的联想意义与暗示意义。上篇把重点落在了幽人身上,更多的表现了“幽人”的孤独,寂寞,以及所处环境的冷清。真个词调灰暗,落寞,惆怅伤感散落在每个字间。

一个“独”字,更是直抒胸臆的表达了自己的处境,以前的他是高朋满座,经常与朋友觥筹交错,他的朋友到处都有,朋友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伴侣。现在到了黄州,“亲朋无一字”,不是朋友亲人们不与他往来,距离的遥远阻隔了联系的纽带,教他怎样不孤独,以前那么爱热闹的人,现在孤零零的来到这莽荒之地,心里上巨大的落差注定是少不了的。这个时候,他的家人还由苏辙护送正在前来与他团聚的路上,没有朋友,自己的亲人也不在自己身边,周围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内心的郁闷可想而知的。所以,一个“独”巧妙的带出了自己的处境。“孤”字,更是恰如其分的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上的囧境,上阙仅仅22字,但是“孤”“独”同时出现,作者压抑的心情也是跃然纸上了。

二.“已惊弱柳万丝垂”的惊悸寂寥

下阕开头是一个令人为之一颤的转折——“惊起却回头”。这一句有一个字“惊”,这样的表达在苏轼初到黄州的作品中也有类似的出现,“已惊弱柳万丝垂,尚有残梅一枝桠”,“魂飞汤火命如鸡”的经历时时让他感受到阵痛。我认为这里的“惊”有两种可能。一是苏轼在那个独自望月的孤寂夜里,感慨自己孤寂徘徊独来独往的落寞,觉得自己像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大雁,这个念头出现在苏轼的脑海里的那一瞬间,让苏轼一“惊”。他“惊”在自己的处境和形单影只的大雁竟然如此相似,“惊”在自己仿佛已经已然和凄清的大雁融为一体,“惊”在这一瞬间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孤寂。第二种可能是苏轼从残月疏桐的景中“惊”醒,想到了自己的经历和处境。人在那样孤独寂寥的深夜里,思绪总是容易到处飘散,而以苏轼当时的境遇,他想的越多,心里的孤独也就越浓厚,沉重的孤独感让沉浸在思绪里的苏轼骤然一“惊”。

无论是哪一种“惊”,抑或是两者皆有,那时候的苏轼对经历的一切不公平的际遇,还处于一种惊魂未定的状态。孤独和凄凉感更是让他在深夜里独自徘徊,思绪万千。孤寂夜里的苏轼一再回首过去,越是回顾,越是找到更多的孤独。他因为所谓的“乌台诗案”被冠以罪名被贬至此,内心充满着不被人理解、郁郁不得志的愤懑。“有恨无人省”,这是苏轼情绪饱满甚至有些失控状态下的直抒胸臆。倍感世间浩瀚,而懂自己的知音却不知道何处寻觅。苏轼的“恨”,恨的是不公平的命运一而再再而三对他的捉弄。对于一个臣子来说,被贬的挫败感和屈辱感可以强烈到压垮一个人。苏轼的“恨”,恨的是无可奈何。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从不讲道理,更何况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切的罪名他不得不承担,一切的安排他不得不接受。苏轼的“恨”,恨的是倍感前路迷茫。他屡遭打击的仕途,如何才能继续?未来又会经历更多的什么?这一切都是郁结在苏轼心中的愁闷。这样充满着愤懑和委屈的“恨”,没有人理解,也没有人诉说。

三.“寂寞沙洲冷”的逐臣心态

“寂寞沙洲冷”是孤鸿挨过的荒凉沙洲里的寒冷夜晚,同样是苏轼独自承受度过的一个个孤寂难捱的贬谪岁月。可在词中,苏轼也同样明确地做出了选择,宁可忍受寂寞凄冷的沙洲,也不愿安栖在流俗的寒枝上。他即便身处艰难困苦,也始终坚持信念,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茕茕独立的人格由此可见一斑。

“他秉性真诚,一生敢于直言,敢于批判;他宽厚仁爱,每为官一方,皆能留爱一方;他一生历经宦海沉浮,屡遭贬谪,但始终刚正不阿,坚忍不拔;特别是他身处逆境时豁达乐观、超旷高远的人生境界,是留给后世的最大精神财富,堪称中国文化中理想人格的范型,”[4]他的人格魅力成为很多人效仿的榜样,这与在黄州经历特别的历练是分不开的。“苏轼黄州时期生活方式的审美意义在于,开创了士人在困顿中建立功业之路,提供了于背逆之际注重精神追求、实现人生成功的范式”[5],所以探寻苏轼在困境时的创作,对全方位了解他的人生态度有积极的意义。

这首词的境界,黄鲁直跋云:“东坡道人在黄州时做,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是。”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

猜你喜欢

沙洲贬谪首词
神回复
无题(5)
闽南秘境:鱼骨沙洲
心海浪花
宋高宗的眼力
古代文人的仕宦情结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非同凡响的秋歌
探究刘禹锡、柳宗元的贬谪之路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海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