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让小学生享受数学
2019-11-26孙汝英
孙汝英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市小学,江苏 苏州 215618)
兴趣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对学习的认知还不完全,兴趣是促使其学习的最主要动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从而让小学生享受数学学习,并最终爱上数学。
一、设计趣味性的课堂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如此,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奠定整堂课的基础,所以要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首先可以从课堂导入的环节着手,改变以往单调直接的导入方式,增加导入的趣味性。比如,多媒体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在导入环节为学生制作一些颇具趣味性的空间,比如融入一些实物、图画、动画等,以此来增强其趣味性。此外,对于小学生来说,大多都对故事都充满着兴趣,而教师便可以利用这一点,挖掘教学内容背后隐藏的故事,从而借助故事引入知识的讲解。例如,在教学《园的周长》这一课时,会学习圆周率π,而关于π的演算,其实我国古代的数学家祖冲之就将圆周率推算至小数点后7位数(即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圆周率分数形式的近似值。教师便可以简单的为学生讲述这一故事,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何乐而不为呢。
二、积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改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倡导教师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不得不承认,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一味对学生进行灌输,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更像是一个学习的机器。试想,在这样的一种模式下,学生又怎么会享受数学知识的学习,又怎么会爱上数学呢。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积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以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知识,去思考问题,从而收获良好的学习体验,进而使数学知识的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享受的一个过程。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时,因为已经学习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相关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去进行联想,去进行自主的探究,比如找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长方形之间有哪些共同点?有哪些区别?他们二者之间又有哪些共同点和区别?
三、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学科,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不能单纯地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架起一个连接数学知识与生活的桥梁。确实,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仅能够使抽象的知识更加的直观和形象,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所以学生自然更加愿意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之中,也自然更容易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节时,其知识就是取自于我们身边,而教学的目的也就是让学生了解与年月日相关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小日历这一工具,让学生去日历中找一找,十月份有几天?今年的中秋节是哪一天?又是星期几?这样,通过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不仅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更可以使知识的学习不那么枯燥,自然更容易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
四、在教学中适当引入游戏
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不仅有着浓厚的兴趣,更有着活跃的思维,所以通过在教学中适当的引入一些游戏,无疑是提升教学趣味性,让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其实,游戏和学习不应该是对立的存在,只要教师有效的进行利用,游戏无疑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一课时,因为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所以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这一节时往往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困难,而教师便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融入一个游戏:学生分别用两条手臂代表钟表的时针和分针,由教师说出一个时间,然后学生用手臂表示出时间来,看谁做的又对又快。这样,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游戏,不仅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也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容易理解,学生自然也更享受这一学习的过程。
总之,在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努力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数学知识,享受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获得身心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