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优化策略
2019-11-26胡佳佳
胡佳佳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吴宁镇第三初级中学,浙江 金华 322100)
初中阶段是对学生各学科基本素质进行启蒙的过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内容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虽然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问题,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优化,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首要课题。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自身情绪的影响和外界的干扰。在教室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学生更喜欢偷偷上网浏览视频,或者使用一些聊天工具进行聊天。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时,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枯燥的教学过程差生逃避心理。如果教师不能及时的针对这种现象进行纠正,学生就无法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中,导致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无法有效地提升。
(二)师生之间沟通不畅
教师在进行网络教学时,因为网络技术的便捷性,教师更加注重教学资源的管理与应用,而忽略了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并没有及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这样不仅会让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还会导致教师的教学效率下降。
(三)教师忽视学生存在的差异性
学生因为自身家庭环境和理解能力上的差异性,在进行信息技术学习时也存在准备一定的不同。很多学生家里已经配置了电脑,学生从小就可以对各种软件进行熟练地应用;但也有很多学生家长严格的限制了学生对电脑等设备的使用,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能力相对不足。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过程中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对教学内容做出多层次的调整,这样就导致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无法进行有效地教学工作安排。
二、优化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喜欢玩闹的年纪,对信息技术课上的应用学习兴趣缺乏,更加喜欢在课堂上借助网络环境进行一些娱乐活动。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应该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从而发挥自主学习意识,主动地去学习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更多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上的参与感和兴奋感。
例如,在学习logo动画制作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举行课堂内的项目竞赛,让学生们对不同的作品进行打分。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作品展览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可以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享受获取知识带来的成就感。
(二)加强信息技术情境教学内容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充分的和现代化网络环境融合,实现多层次的网络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条件显著增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上可以融合教学内容的文字、视频、图片资源,建设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可以从网络世界的娱乐性中脱离出来,开始对信息技术本身产生兴趣。从而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完成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思考,并且有充分的条件进行个性化的创作和交流。
例如,在学习图像处理软件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些制作精美的图像作品,让学生充分的在观看作品的同时得到多角度的教学体验。教师还可以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获取更多的学习和创作素材,让学生可以充分的完成锻炼。在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交流的便携性,和学生进行课堂外的技术交流,让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得到不断地提升。
(三)加大学生的实践力度
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实践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信息技术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几乎随处可见,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工作带来极大地助力。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也要注意这一点,让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意义上的达到学有所用的教学理念。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表格制作时,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表格问题。例如简单的货物分类,班级同学的信息收集整理等,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加深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培养在今后的生活中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效性发挥到最大。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资源获取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感受出发,针对学生的差异性,为学生制定多层次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最终成长为适应社会需求的优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