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教育研究
2019-11-26王樱
王 樱
(乐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1.前言
在如今的体育教学中,各大高校往往重视体育技能的培养,强调体育运动的强度和密度,往往忽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训练。从我国高校当前的体育教学情况来看,素质教育还处于空白发展的阶段。强化高校的体育素质教育就需要体育老师发掘体育训练中的素质教育的内容。本文通过阐述素质拓展教育在高校体育训练中的意义,探索了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的途径,希望对大学体育教学素质拓展教育研究有借鉴意义。
2.素质拓展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困境
虽说如今大学体育教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素质拓展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行。大学体育教学素质拓展存在着一些困境。不少高校存在着体育老师不充足,师生配比矛盾突出的问题。这对于体育老师来说,教学的负担很重,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掘和培养学生的素质[1]。并且如今各大高校都在扩大招生规模,学校的学生每年都在增加,这也就直接导致不少高校的体育运动场地配备不足,体育运动设施不完善,学生不仅不能有充足的活动场地来进行体育训练,还需要在部分体育课程上自己购买体育运动的辅助用具。更重要的是,大学大部分的学生没有自主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训练的学生非常少。
3.素质拓展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素质拓展教育包含的内容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内容。因此,高校的体育老师要在体育教学中发掘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内容。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可以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价值,体现现代教学的价值取向,给学生的自我培养提供帮助。
4.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的途径
4.1 开展大班式体育素质拓展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增加素质教育的内容就需要学校能够依据学生的人数来安排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内容。当前大部分高校的体育老师不充足,这也就形成了高校体育课程大班制的一个普遍现象。如今大一的课程基本上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大二和大三才会涉及到选课,每个班级是50人左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需求。因此,体育老师要善于利用大班制来开展体育素质拓展教育。除此之外,高校的老师要在体育教学中增加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心理素质培养和社会素质培养的内容。比如,在进行体育教学前带领学生做热身运动;体育教学也可以用竞赛的形式来进行,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互助意识。
4.2 延长体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体育老师要延长体育教学的时间和拓展体育教学的空间。教务部门在编排课程表时要合理分配体育教学的时间,减少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冲突。教务部门要增加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可选择性,在体育课程上增加学生自选体育课程,自选体育老师的项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课程,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就可以增加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更加有利于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体育素质拓展的内容。大部分高校的课堂时间为90分钟,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操作之后课程也就结束了,体育老师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素质拓展的培训和。如今高校常开设的体育课程有太极,健美操,乒乓球,篮球,网球和排球等。对于游泳课程开设的则很少,一方面是因为学校游泳馆一般都是付费开放而且场地卫生清理比较困难,因此场地也很小,不能满足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
4.3 重视体育理论教学。当前在各大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往往体育理论教学最容易被忽视,大部分高校体育老师对于理论知识是一笔带过,并没有充分的重视起来。在体育理论教学过程中实际上包含着素质拓展的内容,忽视了体育理论教学实际上也就忽略了对于理论教学中素质拓展的发掘。在体育理论教学中,体育老师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用多媒体手段来进行教学并且结合时下的体育资讯和体育热点来进行教学,增加学生对于体育训练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训练中的竞争意识、团结意识。
4.4 培养学生运动价值观。所谓的运动价值观就是学生对于运动的基本认识。大学的体育课程要从重视运动强度的教学误区中走出来,要改变学生对于运动的认识,增加运动对于学生的影响。学生如果对于某一项运动产生兴趣就会增加对于这一体育项目的运动时间,从而形成自主锻炼的习惯。大学的体育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学生自律的精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3]。
5.结语
优秀的学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体育这一学科也越来越受教育部的重视。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拓展教育是值得被体育老师深入挖掘的内容,素质拓展训练是发掘学生个性,体现学生性格的重要内容。高校体育老师要适当地延长体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重视体育理论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动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均衡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