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时间维度解读《故乡》的精神家园

2019-11-26叶锦萍

文学教育 2019年30期
关键词:闰土精神家园麻木

叶锦萍

《故乡》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主线,围绕着“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这一情节展开叙述,着重描写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把他们身上所表现的生活艰辛和精神麻木渗透到对故乡的怀念和期待中,体现出一个游子对故乡的真切感情。在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中,开篇即点明时间,是深冬时候,笔者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相隔二千余里的故乡,从时空上写出和故乡之间既隔阂又深怀惦念的情感,文章的描写更是围绕时间这一介点展开,时空可谓之永恒,而对故乡的情感也可谓永恒。因而,从时间维度来解读《故乡》的深刻蕴意,通过分析鲁迅笔下回忆中、现实中和期待中的故乡人物和环境的前后对比变化,更好地理解鲁迅对故乡这一精神家园的深切寄寓。鲁迅笔下所写的故乡即是自我和国民精神家园的再现,以昔日、当下以及未来故乡的变化来折射当时中国的整个精神面貌,而文章中所写人物精神家园的变化则是当时国民的典型思想现状。

一.昔日的故乡——单纯美好

自1898年鲁迅第一次离开故乡鲁镇,前往南京求学,而后去往日本学医,经过对中国社会现状的思考,认为国民精神上的“疾病”才是难以医治的,于是弃医从文,希望用文字唤醒国民沉睡的灵魂,使中国真正站起来,在其不断远离故乡的出走中,也是不断地寻找中国精神家园的过程。1919 年12月,作者回到故乡,但此次回乡是为了彻底告别故乡,举家迁往北平,所以鲁迅此次回乡心境异常悲凉,面对故乡的人情世态,内心感慨万千,昔日的故乡与当下的故乡两者浑融交替,承载着其对故乡的复杂情感。

昔日的故乡是美丽且富有生机的,正如文中所写:“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月亮,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样一幅恬静祥和的画面,是作者对故乡的深刻印记。彼时的闰土是一个朴实纯真、热情开朗、聪明能干、勇敢善良的少年,闰土给“我”讲述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的这些趣事,在“我”的内心和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再者,《故乡》中“月下少年”温暖果敢的身影一直存在于“我”的脑海中,时刻给予“我”在孤独中前行的力量,这也是“我”精神家园信念的源泉。而深蓝天空的那一轮金黄圆月,也成为“我”精神家园的归宿,让疲惫的心灵可在孤独的跋涉中得到片刻栖息,为作者指引着人生奋进的方向。

昔日的故乡成为鲁迅彷徨和迷茫时的精神慰藉,是鲁迅的心灵栖息地,其描写的昔日里的故乡人情景致,充满着恬静而温暖的意味。鲁迅自己也曾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写道:“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记忆中的故乡是作者精神家园的支撑,其在无数孤独的日子里抚慰着作者的心灵,使作者在寻找自由文明之追求的漫漫征途中愈加坚定且勇毅。

二.当下的故乡——麻木无知

1919年12月深冬时候,鲁迅从当时的北平回到故乡绍兴处理搬迁事务,这段时间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让鲁迅对故乡落后凋敝的残忍现实深感失望。《故乡》一文首先呈现了天气的隐晦凛冽和环境的萧瑟衰败,正如文章所写“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而后,作者写出了自身物是人非、世态炎凉的人生境遇,即“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面对故乡萧条现状和自身艰难处境,作者的内心世界可谓是百感交集,然而却不得不承认这现实中的故乡就是其二十余年来深切惦念的儿时故乡,昔日里充满灵气活力的故乡景象和当下颓败萧索的农村现状形成明显对比,作者既痛心又无比绝望。在远离故乡的出走中,作者一直在寻找一条自由民主的出路,希望唤醒沉睡中的国民的精神思想,摆脱封建落后思想的禁锢,为追求文明平等的生活不断奋斗,但故乡的现实却致以作者沉重的打击,在现实和将来两者之间飘摇,内心备受熬煎,思想上不断经受折磨,精神家园孤立无援。

诚然,在面对故乡落后的现状,作者的心境无疑是无比悲痛,然则,真正触痛作者内心深处的是故乡乡民的麻木愚昧思想,特别是闰土的变化使得作者更加绝望。“我”二十多年后再次见到闰土时,“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此时的闰土已不是当年那个果敢的“月下少年”,已被艰苦贫困的生活逼迫得俨然如木偶一般,行动迟缓畏缩,思想麻木,尊崇和敬畏封建礼教,对生活已没有少年时的期望,是苦难的化身,更是封建礼制的维护者。作者面对饱经沧桑、麻木迟钝的中年闰土,和少年时热情开朗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双重压迫下,国民艰辛的生活现状,精神饱受封建礼教的压制。鲁迅关于故乡的美好幻想在闰土毕恭毕敬的一声“老爷”后彻底被打破,而“我”与闰土之间也不似孩提时深厚的情谊,早已隔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在封建礼教的浸染下,闰土已成为一个规规矩矩,深受教条所束缚的农民。

在文末,作者写到闰土要了一副香炉和烛台,生活的艰苦让人绝望,但是却又不得不忍受,因此,人们和闰土一样,只能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神灵,以此来作为自己精神的支柱,以期望神灵能够使自己的生活状态得以改变,这既悲哀但是却又值得同情。在当时,鲁迅笔下的故乡只是一个缩影,以小见大,从中展现了全国绝大部分人或如中年闰土般面临着精神家园迷失。

当下的故乡,环境凋敝,乡民精神麻木无知,对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一无所知,在生活的重压下已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这让鲁迅难以接受,却无力为他们指明一条充满希望的出路。因此,面对现实的故乡,鲁迅的心境是痛苦且压抑的,如一位孤独的思想斗士,在迷茫和彷徨的人生道路上不断探索,希望能唤醒人们麻木的心灵,对民主和科学时代的到来充满祈盼。

三.未来的故乡——自由文明

现实已然是无力改变,只能寄希望于未来。纵观鲁迅的一生,都在为唤醒国民沉睡麻木的精神世界而不断努力,其早年间的弃医从文,正是因为他认识到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使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国民肉体的苦痛,要真正挽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因而,其一生在不断地经受现实给予的沉重打击,又在不断寻找一条真正能够改变人们精神世界,照亮国民内心世界的光明之路。

在《故乡》一文中,作者表达了对故乡未来的深切期望,如其离开故乡的情景,“我们的船向前走,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成了深黛颜色,连着退向船后梢去”,这间接地体现了鲁迅当时的内心想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只要我们积极探索,不惧黑暗,心怀希望,总能在不断的前进摸索中寻找到一条光明的道路,唤醒国民麻木的灵魂,改变当下落后的封建现状。经过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故乡并没有变得更好一点,反而更颓败,但这没有使鲁迅放弃对精神家园的追求,而是积极投入到对精神家园的重建中。

在文中,作者写到宏儿和水生的感情,这尚未明确结果的感情,给文章埋下了深刻的伏笔,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我们无法判断在若干年后宏儿与水生之间的关系会朝着何种方向发展,是否会像“我”与闰土之间的感情变化一致,亦是能够一直保持着平等友好的关系。作者对宏儿和水生之间的友情寄寓了深刻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在时间的变化发展中不会存在隔阂,能够生活在自由文明的时代,不被封建礼制所束缚,不用过着“我”辛苦辗转的生活,亦不用过如闰土般辛苦麻木的生活,这是作者对于两个小小少年乃至中国所有少年的美好希望,希望他们可以过上一种精神充实,思想独立,内心充盈的美好生活。

对于希望中故乡,鲁迅充满着美好的幻想,希望人们的精神世界自由而民主,这也是其对故乡的无限眷爱。鲁迅作为中国精神家园的守望者,不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唤醒人们精神世界的麻木,正如其在文中所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只要心怀希望,不畏黑暗,具有前行的勇气,总能够找到民族解放的出路,那一轮金黄的圆月终能照亮人们的精神家园。

总之,故乡对作家的浸润就像是一块文化的胎记,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作家的思想。在《故乡》中,鲁迅对精神家园进行了追寻,从昔日到当下再延伸到未来,这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故乡过去淳朴家园的怀念,对故乡现实悲凉的心痛,亦有对故乡未来的美好希望。《故乡》中的对精神家园的叙述,既使我们认清了残酷无情的现实,又使我们坚定了追求理想家园的信念。

猜你喜欢

闰土精神家园麻木
失乐园
失乐园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浮生一记
和谐文化是澳门诗人的精神家园
关于《故乡》的闰土人物形象分析
手脚麻木看哪科
鲁迅作品善良人物的形象分析
无题(2)
《故乡》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