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球教学与训练方法、措施探析

2019-11-26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10期
关键词:肩部训练方法网球

李 宇

(晋中学院 山西 晋中 030600)

1 高校网球教学与训练方法

在高校网球教学与训练中,其目的可以分为2个方面,一是提高学习者的网球技能,二是培养学习者的网球专项身体素质。在实际教学与训练中,网球技能与专项素质往往互为补充,网球技能的提高需要以专项素质为基础,而专项素质也会在网球技能的训练中得到提高和增强。

1.1 提升网球专项技能的教学与训练方法

在网球技能的教学与训练中,出现了许多教学与训练方法,或是借鉴其他运动项目的教学与训练方法,或是结合网球运动项目的特点采用符合其运动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群体教学法,将一个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的小组,每组人数5~10人为宜,以小组为教学与训练的基本单位,在分组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水平进行合理的分组。第一阶段,教师首先讲解网球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动作原理,对挥拍、击球等技术分解动作进行演示。各小组学生在了解网球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模仿练习。第二阶段,各小组学生进行分组练习,网球教师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和单独指导,由各小组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确定学习目的和计划。第三阶段,各小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各成员通过相互分工、相互协作,轮流充当不同的角色。第四阶段为展示交流阶段。自主学习后,各小组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总结本小组学习情况,教师进行反馈。再如,多球训练法,顾名思义是通过提供不同落点、力量和旋转的球来训练网球学习者球感、挥拍技术动作的自动化及对不同落点球的接球能力。其中,在网球运动中多球训练的供球形式有“人人”多球练习形式和“人机”多球练习形式。第一种即使由学生相互攻球,第二种即由网球发球机攻球。多球练习有2种练习方式,一种是多球单练,即对学生的单向技术动作进行练习,加以强化;另一种是多球多练,由教师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网球技术,制定供球的计划,对学生网球综合技术和能力进行教学与训练。

1.2 提升网球专项身体素质的教学与训练方法

网球专项身体素质包括力量素质、灵活性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等。在高校网球教学与训练中,要经常对学生的力量素质和灵活性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训练。下面着重介绍提升网球专项力量素质和灵敏性素质的教学与训练方法。

1.2.1 提升网球专项力量素质的教学与训练方法网球作为一项运动强度大的运动项目,需要调动全身的力量,包括肩部力量、手臂和手腕力量、胸部力量、背部力量、躯干专项力量和腿部专项力量。

(1)肩部力量。在网球运动中,肩部肌群是最经常使用的一个部位,网球的挥拍和击球都需要肩部关节大范围的运动,并且不同的网球技术动作需要依靠不同位置的肩部肌肉,肩部力量直接影响击打落地球和发球的速度及质量。在肩部三角肌的教学与力量训练方法中,可以采用哑铃前平举、侧平举和哑铃抓举的方法。在肩部小圆肌和棘下肌的力量教学与训练中,方法主要有外展内旋和外展外旋方式。在肩部大菱形肌、小菱形肌及后三角肌的力量训练中,可以采取拉力器训练方式,即保持身体站直,面向拉力器,双手各握一个阻力管,手臂施力阻抗器,保持动作终点2s,之后双手回落,之后重复上述动作。

(2)手臂和手腕力量。手臂和手腕的力量是网球运动中击球力度和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在发球、正反手击球及截击等技术动作中,手臂和手腕的发力肌肉主要是前臂伸肌、肱二头肌和肱桡肌等,训练的方法主要有前臂外旋、前臂内旋、正握腕弯举、拉力器训练等。

(3)胸部力量。在网球的发球、过顶扣球、正手向前挥拍等技术动作中,都需要用到胸部肌肉的力量。在网球运动中,胸部肌群的主要发力肌肉为胸大肌、胸小肌和前锯肌。在网球专项力量素质的胸部肌肉力量训练中,采用杠铃的教学训练方法主要有平板卧推和上斜式推举等;采用拉力器的主要训练方法有中位正手击球前推、高位正手击球前推、低位正手击球前推。

(4)背部力量。在网球发球时,背部需要拉伸和转动,通过肩部的扭转将腿部力量传送到球拍和球上。在网球运动专项背部肌肉力量训练中,采用拉力器的教学训练方法主要有拉力划船方法,即将拉力器固定在一定的高度,人坐在地面,面向拉力器,双手抓住拉力器把柄,把身体往后拉,保持身体重心稳定的同时,缓慢释放负重。

(5)腿部和躯干力量。在网球运动中,虽然击球时主要是上半身的运动,但是运动员要通过移动来寻找最佳的击球位置,并通过躯干的核心力量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必须依赖腿部和躯干要通过。在击球时,除了肩部和手腕用力之外,还需要腿部和躯干的力量作为支撑。腿部肌肉的训练方法主要有深蹲、深蹲跳、跳箱、侧弓步及弓步下蹲等,躯干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主要有正手投掷实心球和反手投掷实心球。

1.2.2 提升网球专项灵敏素质的教学与训练方法网球专项灵敏素质是指运动员或网球学习者在网球运动中,根据场上的形势,快速、准确、协调、灵活地完成各项技术动作。灵敏素质是大脑分析、神经中枢反应和支配肢体速度的综合体现。在网球专项灵敏素质教学训练方法中,方法较多,有折返跑、追逐练习,不规则抛接球练习等。但在当前网球教学与训练中,对灵敏素质的训练采取较多的是增强式训练方法。增强式训练主要通过在较短时间来激发运动单元,提高神经肌肉的响应速度,形成快速的反射联结,从而提高机体的灵活性。刘伦佑在其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中制定了针对网球运动员的专项灵敏素质增强式训练法。其具体训练方式有跨步交换跳、收腹跳、负重深蹲、双脚屈膝跳、横向障碍跳等。其具体训练操作模式为:第1d训练内容,跨步交换跳,30个1组,每次3组;收腹跳30个1组,每次3组;负重深蹲,负重大于等于70kg,每次3组。之后间隔1d,第3天训练内容,单双脚“Z”字型跳,1min/组,每次6组;横向障碍跳,30个1组,每次3组;跳台阶,每次单双各为1组,每次9组;点状移动跳跃,1min/组,每次3组。2种训练模式交替进行。

2 高校网球教学与训练措施

2.1 制订科学的教学与训练计划

网球的教学与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教学与训练任务,教学与训练的内容也涉及技能和体能2个方面,因此,其不是一个随意性、盲目的过程,而应该具有计划性、目的性、科学性。科学地确定每个阶段的教学训练目标,如网球从学习发球、培养球感开始,到近距离对打,再到远距离对打。在教学与训练的时间安排上,对技能和体能的训练要合理分配时间比重。针对不同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学生,教学与训练的计划也必然不同。在教学训练计划的制订中,不能只考虑单纯的教学与训练,还必须对学生的训练状态和效果进行及时的监测,以根据监测结果对教学与训练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在完毕会进行到某一阶段后,还需要对训练的效果进行评价总结。

2.2 教学与训练方法多样化、趣味化

一方面,每一种教学与训练方式都有其优点和不足,每一种教学与训练方式都有其重点,并且对于不同群体的学生来说,适合不同的教学与训练方法。因此,在高校大学生的网球教学与训练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与训练方法。另一方面,高校普通大学生的网球教学与训练不同于专业网球运动员的训练方式,在重视对学生基本网球运动技术掌握的同时,更要重视在教学与训练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意识习惯。需要在根据学生实际,采取趣味性较强的教学与训练方法,如游戏训练法、竞赛训练法等,或者在运用某种教学训练方法时,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与训练方式,增强其趣味性。

2.3 注重及时反馈和强化

一方面,在大学生网球初学者学习网球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动作,这时教师要及时地进行反馈,并纠正其错误动作。另一方面,在学生学习网球的过程中,由于网球具备较大的难度,但技术动作不能掌握时,容易失去信心,以导致技术水平停滞不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在及时地进行反馈的同时,给予学生及时的强化,如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网球的进步和变化,以增强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3 结 语

体育是高校教育体系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价值的关键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现状,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十分有必要。在当前的高校网球教学与训练中,需要与时俱进,在前人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借助最新的理论成果和科学技术发展成果,不断提高高校网球教学与训练效果和质量。

猜你喜欢

肩部训练方法网球
基于“板块训练理论”对高校乒乓球队教学训练方法的再思考*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研究
活动颈部时有响声是怎么回事?
冰球运动员身体训练方法多元化的研究
单板U型场地滑雪关键技术动作及训练方法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超级殚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促进青少年体力恢复的再生练习方法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