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情绪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9-11-26梁日忠

体育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积极情绪心理学个体

梁日忠

(河池学院体育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积极情绪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在心理学界成为研究焦点。1998年,FredriCkson提出了她的积极情绪的拓展一建构理论:“积极情绪可以拓展人们的思维行动系统,扩展个体的资源,修正消极情绪产生的影响,使个体获得幸福感”[1]。积极情绪体验的获得可以有效地帮助提高人类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感、拓宽认知能力和注意范围和注意指向及防御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能力,因此大学生这种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以促进认知,应用何种策略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情绪体验以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体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体育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领域是如何有效的进行运动技能学习和体育教学的心理建设功能,综观以往研究现状,动作技能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动作技能学习与反馈、学习方式与学习策略等领域,而心理建设功能偏重于消极情绪的研究,积极情绪关注不够。探索其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和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成为体育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的焦点。因此,在新时期体育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探索在体育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及其培养方法和途径,以此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实现学校体育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积极情绪理论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领域的渗透性与应用。

1 积极情绪应用于体育教学的理论依据

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兴起,积极情绪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但至今对“积极情绪”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较多学者认为是指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而产生的下正性情绪,是个体能够感受到的愉悦、满足、爱等正性的情绪体验,具有正效价的情绪。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当人们产生积极情绪后,就会产生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就是积极的情绪体验[2]。主观的积极情绪体验成为积极心理学运用于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综观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积极情绪是一种包括情绪、认知与行为等综合的的复杂心理现象,积极情绪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认知活动的促进、一般性行动趋势的激活以及对个人资源的建设效应等方面。积极情绪这些功能已经应用到了教育学的很多领域,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1 个人资源建设效应

2001 年,FredriCkson提出了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该理论认为:积极情绪能产生个人资源建设效应。积极情绪能扩展个人瞬间思维-活动序列,从而会建设持续的个人资源如心理弹性、压力应对、幸福感、信任感、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等方面效应,即个体个人资源的增强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挑战,利用各种机会取得成功,生活得健康等。同时,个人资源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又会进一步促进积极情绪的体验,形成一个螺旋式的积极情绪不断上升过程,这就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潜能[3]。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积极情绪可以通过降低个体心理疾病的易感性,使个体更好的应对负性或压力事件。如积极情绪能够有效保护压力事件中的个体,减少事件引起的主观压力,从而有利于心理健康[4]。个体活动所导致的积极情绪体验,能够提高个体心理上的幸福感,反之,如果个体活动降低了积极情绪水平,主观幸福感也会随之降低[5]。积极情绪和社会交往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积极情绪与更多的社会连结和社会支持有关,而这些社会连结和支持反过来也能增加个体的积极情绪,积极情绪是心理弹性、人际信任、社会支持、积极应对等资源的显著预期因素,个体的内部和社会资源在积极情绪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完全的中介作用[6]。此外,拓展和建构理论还指出,积极情绪对个体内部和社会资源的建设也有促进作用。个体内部资源包括乐观、心理弹性等积极人格品质,社会资源则使个体能更有力的适应环境,体现在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等资源。

1.2 积极情绪认知促进效应

拓展—建构理论还认为:积极情绪如满意等可扩大个体注意范围,增强认知的灵活性,更新和扩展个体的认知。积极情绪可以拓宽个人的瞬时注意和思维广度,使认知更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建构更丰富的认知地图。并且,积极情绪下的个体还可以激发其创造性,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水平,而消极情绪则会缩短个人的注意范围,阻碍认知加工的创造牲和良好发挥。已有研究表明,不管是短暂的积极情绪体验或是长久的较为稳定的积极情绪状态,积极情绪对于个体的认知具有一定的扩展作用。如通过糖果、阅读卡通书、成功反馈信息等手段诱发被试的积极情绪,比中性状态下的被试有更灵活、更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积极情绪能够促进被试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而消极情绪则起阻碍作用[7],Fredrickson 利用电影诱发的如快乐、满意、愤怒、焦虑等四种情绪状态,并用一种中性情绪作为控制条件,然后用整体-局部性知觉加工任务来评估被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注意范围,结果表明,被试的注意广度在两种积极情绪状态下比中性状态下范围更大[8]。

1.3 积极情绪行动激活功能

积极情绪和外部行为的关系体现在对行为趋势的激活方面。积极情绪被普遍认为与一般性的行动趋势相关,可激活一般性的行动趋势,个体的消极情绪常常会伴有特定的行动反应,如愤怒引起攻击行为,厌恶引起的驱逐行力等。以往的研究认为情绪是有机体在进化的过程中由于适应环境而被赋予或设置的,尤其是消极情绪(负性情绪),是在应对具有生存威胁的环境中逐渐进化而来,积极情绪能拓展人们的思维行动倾向,进而产生更多的可能性,并扩大个体的注意范围,增强个体的认知灵活性,甚至扩大或重构个体的认知范围[9]。体验积极的情绪能够指引个体参与增强个体行为和认知能力的活动[10]。消极情绪如焦虑、愤怒使得个人的即时思维—行动范畴变窄,而积极情绪能扩建个人的即时思维—行动范畴,使个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产生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心理学对情绪理论的研究表明,每一种情绪的产生都会伴随着与之相对应的特别行为,这种特定行为倾向大致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逃避倾向,另一类是接近倾向。逃避倾向行为所伴随的情绪称为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可以帮助个体扩建即时的思想和行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逃避困难[11]。积极情绪可维持个体的活动,使其具有连续性。处于积极情绪中的个体会主动探索环境中的新鲜事物,并保持与环境的积极互动[12]。积极情绪的这种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扩建功能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也就是说,每一次积极情绪的体验,不仅在解决问题方面开阔了个体的思维,同时还提高了个体的认识和行为方式。

2 体育教学中积极情绪的培养方法与策略

2.1 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

2.1.1 采用积极语言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与认知是两个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积极心理学是以培养学生积极品质为培养目标的学科,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运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中,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自信心和情绪调节等积极心理品质以及促进情感与认知统一。如通过积极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有利于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心态,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积极的心态是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基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进行教学评价,关注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积极情绪体验,以积极情绪促进认知效果的提高,反过来认知效果的提高又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实现情感与认知的统一。因此,教师要充分的了解教学对象,转变评价观念,个别对待制定相应的与其能力相适应的目标并积极评价,发挥表扬和鼓励的积极作用,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在积极的评价中得到激励,使他们在进步的过程中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自信,实现学生情感与认知的协调发展。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荣誉感和成就感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尊重的需要,尊重是个体的基本需要,是个体发展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课堂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满热情和真诚,运用积极语言及时鼓励和评价不同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积极表现,注重和满足学生情感的基本需要,表达的是一种积极的正性情感,能够影响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体验,进而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1.2 通过教学内容促进积极情绪的养成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因素,在学生学习中情绪体验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因此,教师要不断的对教学内容进行钻研,把握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教学内容因素对学生情绪体验的影响力。在教学内容选择上,首先,注重内容所蕴含的情感价值,如趣味性、意义性等,坚持教师可紧扣教学内容,创设生动而负载积极情绪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共鸣,促进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形成和发展。教学内容蕴含的情感越丰富,对课堂上学生的情绪体验影响就越大。其次,教学内容要体现与学生自身的关系、价值或意义。那么学生则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利于促进学习行为的发生。再次,熟悉的教学内容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并愿意继续探究其来龙去脉,这样就更容易激发中学生产生相应的积极情绪体验,最后,把握内容的难易度。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内容能使学生体验到愉快、轻松、乐于接受的心态。适当调节教学内容的难易度,来促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体育教育教学内容作为体育教学目标的载体,要不断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知识体系,转变以往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念,通过对学生心理、行为的启发和引导,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教学内容在教与学过程中传递的主要信息成为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规律,培养大学生的积极情绪的载体。

2.2 提升教师积极情绪素养

教师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教师的言行对被教育者的培育起着示范作用,因此,教师心理状态的情感反应在大学生课堂情绪体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情绪体验很大程度上受着教育者的情绪感染,甚至在某一程度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一个人的情绪状态能够使另一个人产生相似的情绪体验。如果教师以表情亲切自然、精神饱满的积极情绪状态,可能会引起学生像老师相似的情绪体验渗透到学习活动中,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而教师消极的情绪表现往往也会引起学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学习效率降低。体育教师主动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来充实和指导自己,提髙教师对培养大学生积极情绪的教育意识,认清自己的价值和位置,保持积极心态,这对于促进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促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情绪表达。如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其中的情感因素,充满情感的情感教学法只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同时,教师要保持和养成良好的教学态度,要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语言表达,尽量给大学生带来乐观有活力、积极、充满激情的一面,学会用送种情绪调节来管理和传达给学生,以便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教师自身情绪素养和良好人格品质的体现具有榜样的作用,对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养成具有示范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2.3 创设积极情绪养成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学生情绪体验的场域,积极的课堂环境对体育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从积极心理学视角而言,教师应该积极培养课堂环境意识,从整体出发,全面而有效地调整和优化体育课堂环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主动积极地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以便为学生带来正性情绪体验。如教师在课堂上透过教学的各个环节来增加学生的积极体验,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态度和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形成积极参与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会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形成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同时,注重教学活动中的人际交往,具体表现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常会使学生对这位老师的课的兴趣,从而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容易产生愉悦的的情绪体验,反之容易产生反感和厌恶等的消极情绪体验。同学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间会获得更多的鼓励与支持,从而有利于他们体验到愉快积极的情绪,而不良的人际关系容易产生消极的如抑郁、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交往以及关注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并及时进行指引,构建课堂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的环境对人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外在的积极环境可以促进个体积极体验的发生,个人的积极体验増强,积极品质也会在内外在作用下获得更好的发展。

3 结语

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与认知是两个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教学过程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促进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的实践活动。积极的情绪体验能提高个体心理上的幸福感,有利于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成就动机和高度的注意力,从而扩大个体注意范围,增强认知的灵活性,更新和扩展个体的认知。在新时期体育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以学生的心理建设为突破口,把积极情绪理论渗透并运用到高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探索在体育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及其培养方法和途径,创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以此提高体育课堂学习效率,实现学校体育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心理学个体
“没有用”的心理学
仪式动作、象征意义和积极情绪增强控制感:双路径机制*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何清华:邂逅心理学
跟踪导练(二)5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