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身体成分及行为差异分析——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例*

2019-11-26

运动精品 2019年10期
关键词:显著性差异身体

宋 洁

高校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身体成分及行为差异分析——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例*

宋 洁

(山西大学 商务学院 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采用身体成分横向对比的分析研究方法,对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体育专业的学生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各150人进行身体成分的测试和基本锻炼及饮食摄入结构情况的调查,探讨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结果表明:体育专业男生的体脂率、肌肉量都大于非体育专业男生,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的几项生理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而体育专业的女生在推定骨量、身体水分、蛋白质总量以及肌肉量等几项生理指标上均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女生,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原因在于运动可明显有效的改变身体成分的比例,增强身体素质,生活饮食结构对其亦有相关影响。

大学生;体育专业;非体育专业;身体成分;差异

大学生体质发展状况逐年下降是当今社会的关注重点。身体成分作为反应人体健康的一项重要的生理指标,其研究成为如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医学领域和体育科研领域中受到了极高的重视。了解大学生身体成分的现状,分析身体成分与体育锻炼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合理安排营养摄取和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我国关于身体成分对比方法的分析研究大致分为三个方向,手段干预对比:人为的进行相应的实验干预手段,对比实验者实验前的身体成分指标与实验后的指标发生变化。纵向对比:对比不同群体或者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身体成分有何差异。横向对比:将相同群体的不同锻炼水平或者不同专项作为对比的变量,研究其差异对此群体身体成分的影响。本文采用身体成分横向对比的分析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体育专业学生150人,其中男生120人,女生30人

1.2 研究方法

1.2.1测试法

身高测量:人体保持直立背靠立柱,眼睛保持水平目视前方,测量足跟底部到头顶最高点得长度。

身体成分测量:采用日本进口TANITA MC-980MA型号的身体成分分析仪进行测试。

1.2.2问卷调查法

对300名测试者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体育锻炼以及饮食结构摄入的基本情况。回收有效问卷292份,问卷的有效率是97.3%。

1.2.3数据分析法

运用spss17.0软件分析测量数据及调查问卷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专业性别人数(人)年龄(岁)身高(cm)体重(kg) 体育专业男12019.81±0.87177.45±5.5264.43±7.14 女3019.85±1.04163.35±4.5054.46±5.88 非体育专业男12019.72±0.75172.57±5.8264.38±6.74 女3020.33±1.44161.69±3.6153.30±5.58

参与受试的300名学生的年龄在19-22岁,体育专业学生的平均身高与平均体重都要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但无明显差异(表1)。

2.2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肥胖程度评价结果差异

BMI是国际上通用的根据身高体重来直接反映人体的肥胖程度的宏观指标。但是体质是否健康,以及微观的肥胖程度并不能由BMI体现。通过T检验将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BMI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的BMI无显著的差异(P>0.05)。

表2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BMI值的比较

体育专业非体育专业差值TP 男生20.68±1.4921.24±1.60-0.56-1.320.2 女生20.40±2.0020.42±2.14-0.02-0.020.98

表3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脂率分布情况

性别专业偏瘦正常超重肥胖 p (%)(%)(%)(%) 男体育专业48.4%45.2%6.5%0% 0.02* 非体育专业16.7%77.7%5.6%0% 女体育专业20%80%0%0% 0.11 非体育专业11.1%85.2%3.7%0%

体育专业女生偏瘦人数占20%,体重正常人数占80%,超重人数比例以及肥胖比例则为零,说明体育专业女生整体身材比较平均,趋于正常。非体育专业女生偏瘦人数比例为11.1%,体重正常人数比例为85.2%,超重人数比例为3.7%,肥胖比例也为零。

配对T检验结果,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男生的体脂率有显著差异(P﹤0.05)。体育专业男生的体脂率远远低于非体育专业男生的体脂率,体育专业男生在日常的高强度运动中,消耗多余的脂肪,体脂率低于非体育专业男生。

体育专业女生偏瘦人数比例多于非体育专业女生,超重人数比例也略少于非体育专业女生,各类型人数比例虽有不同,但是整体无显著差异。

2.3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肌肉含量的差异

运动是骨骼肌收缩与舒张,带动骨骼围绕关节发生动作的过程。肌肉的生理功能以及肌肉力量的大小在运动过程中对骨骼的带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出人的运动能力及锻炼程度和水平。与脂肪相比,肌肉具有更高的代谢率,保持有一定量的肌肉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速率,减慢衰老的速度,保持良好的身体形态。

体育专业男生的躯干肌肉相较于非体育专业男生有显著性差异(P﹤0.05)。体育专业男生体育锻炼强度整体大于非体育专业男生,躯干肌肉量就大于非体育专业男生。体育专业男生的右上肢肌肉也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体育专业男生经常从事单侧肌肉发展的运动,导致右侧上肢肌肉量增多。整体肌肉量,肌肉量比值,左上肢肌肉,左下肢肌肉,右下肢肌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表4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男生肌肉含量的比较

体育专业非体育专业差值TP 肌肉量53.78±4.4250.78±4.2931.960.07 肌肉量比值102.53±10.5398.41±9.693.621.060.3 躯干肌肉量27.18±2.4025.12±2.352.062.60.02* 左上肢肌肉量2.68±0.342.51±0.240.171.590.13 左下肢肌肉量10.46±0.7610.25±0.920.210.710.48 右上肢肌肉量2.87±0.372.58±0.290.292.240.04* 右下肢肌肉量10.59±0.7910.32±0.970.270.860.4

表5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生肌肉含量的比较

体育专业非体育专业差值TP 肌肉量38.47±2.9836.38±1.892.093.150.01** 肌肉量比值102.22±5.6596.87±5.235.353.730.00** 躯干肌肉量19.90±1.6518.14±0.941.764.450.00** 左上肢肌肉量1.68±0.191.57±0.160.112.260.04* 左下肢肌肉量7.63±0.597.46±0.470.171.180.25 右上肢肌肉量1.74±0.211.62±0.160.122.440.02* 右下肢肌肉量7.66±0.557.46±0.470.21.430.17

两类人群的下肢肌肉量虽有差距,但是无显著性差异。但是上肢肌肉量体育专业女生大于非体育专业女生,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体育专业女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基本集中在体育课的2小时内,运动强度也相对低,单纯上课时间远远达不到对体质的影响。而体育专业女生在课程中有着系统的训练计划,每周都保持一定的运动时间以及强度,所以在肌肉量、肌肉量比值、躯干肌肉量三个指标上,体育专业女生远远高于非体育专业女生,具有非常显著水平(P﹤0.01)。

2.4 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身体代谢指标的差异

体育专业学生相较于非体育专业学生在日常运动量有较大差异,可能会对身体成分造成一定的影响。

表6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男生身体代谢指标的比较

体育专业非体育专业差值TP 推定骨量2.94±0.232.78±0.220.161.990.06 身体水分39.15±4.0036.63±3.492.521.80.09 蛋白质14.63±1.8014.15±1.800.480.90.38 腰臀比0.86±0.030.88±0.02-0.02-2.110.47* 内脏脂肪面积30.17±16.7139.81±17.78-9.64-2.080.49* 皮下脂肪含量7.22±2.821.11±0.626.119.510.00** 内脏脂肪含量0.78±0.618.71±2.74-7.93-12.560.00** 总能量代谢2438.28±2072306.28±2051321.860.08

表7 体育专业女生与非体育专业女生身体成分的比较

体育专业非体育专业差值TP 推定骨量2.43±0.282.21±0.180.223.580.00** 身体水分28.63±2.6226.76±1.931.873.020.01** 蛋白质9.98±0.789.48±0.560.52.350.03* 腰臀比15.85±12.1919.50±10.50-3.65-0.910.38 内脏脂肪面积1.03±0.581.16±0.51-0.13-0.670.51 皮下脂肪含量12.39±3.0813.43±3.52-1.04-0.890.38 内脏脂肪含量0.79±0.020.79±0.0200.760.46 总能量代谢1882.30±145.021784.05±114.1798.252.650.02*

由表6看出体育专业男生与非体育专业男生的推定骨量、身体水分、蛋白质总量以及总能量代谢五项指标上虽有波动,但是并无明显差异。但在腰臀比与内脏脂肪面积两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在皮下肪含量与内脏脂肪含量两项指标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主要源于体育专业男生在日常运动中对脂肪的消耗量过大,体脂率要远远低于非体育专业男生,从而导致以上四项有关于脂肪的指标与非体育专业男生有显著性的差异。

由表7可知,体育专业女生的蛋白质含量,总能量代谢2组配对数据均高于非体育系女生,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推定骨量以及身体水分则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t=3.02,P=0.01)。

2.5 受测学生日常锻炼及饮食结构情况

表8 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日常的锻炼情况

名称所学专业p 体育专业非体育专业 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包含体育课)6次以上71.429.30.000** 2-4次28.639.0 基本不锻炼0.031.7 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半小时4.836.60.000** 半-1小时19.031.7 1-2小时47.626.8 2小时以上28.64.9 对体育锻炼知识的了解很丰富33.34.90.002** 一般64.375.6 很少2.417.1 不了解0.02.4

表9 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营养摄入情况

名称所学专业X²p 体育专业非体育专业 一日三餐是否规律规律40.534.10.680.878 经常不吃早餐19.024.4 经常不吃午餐0.00.0 经常不吃晚餐7.19.8 偶尔不规律33.331.7 主食结构大量大米白面,少量粗粮薯类66.756.12.2880.515 大米白面,粗粮,薯类均等23.834.1 粗粮薯类为主,少量大米白面9.57.3 只吃大米白面0.02.4 三餐荤素比例大量蔬菜,少量肉类16.746.313.0280.005** 大量肉类,少量蔬菜64.322.0 蔬菜肉类均等14.331.7 只吃肉类或蔬菜4.80.0

查阅文献发现影响身体成分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运动以及饮食结构两个方面,对受试者的每周运动时间、锻炼次数、以及对体育锻炼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了简单明确的调查,将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日常的锻炼情况以及饮食结构进行分析。

通过表8可以看出体育专业学生的日常运动量,运动时间以及体育锻炼知识都远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三项指标都呈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通过表9可以看出体育专业学生在饮食规律方面,与主食结构方面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并无太大差异。但是在荤素比例搭配上,体育专业学生摄入蛋白质的比例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5)。体育专业学生在大量锻炼后体内的蛋白质会大量耗失,在日常饮食中,需要摄入大量的蛋白质来合成肌肉蛋白,补充恢复体能。

3 讨论

3.1 体育专业男生与非体育专业男生身体成分分析

体育专业男生的体脂率低于非体育专业男生,各项关于脂肪的指标也低于非体育专业学生,整体处于偏瘦与正常的范围之间。说明运动可提高基础代谢率,提高身体瘦体重比例,增强身体素质。在躯干肌肉量方面,大多数差异表现在日常锻炼中,大多数运动项目的力量集中在腹部核心肌肉区域,故躯干力量的发展优于非体育专业男生。右上肢肌肉也出现显著性差异,与触单侧发展肌肉的项目训练有关。在腰臀比与内脏脂肪面积两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在皮下肪含量与内脏脂肪含量两项指标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2 体育专业女生与非体育专业女生身体成分分析

体育专业女生的蛋白质含量、总能量代谢数据均高于非体育系女生,呈显著性差异。推定骨量以及身体水分则呈现非常显著性差异。体育专业女生在日常锻炼的时间以及锻炼强度方面要远大于非体育专业女生。体育专业女生的身体成分组成更合理,多项身体成分的指标优于非体育专业女生。非体育专业女生除脂肪相关指标与体育专业女生脂肪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项生理指标均呈非常显著差异,明确反映出非体育专业女生在日常生活中极度缺乏锻炼,身体素质较体育专业女生落后较多。

3.3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运动锻炼与饮食结构

体育专业学生摄入蛋白质的比例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摄入呈非常显著性差异。体育专业学生在大强度锻炼后体内的蛋白质大量耗失,需进行补充恢复以达项目锻炼需求。结合实际测试结果与行为调查表的反馈,优质身体素质与运动锻炼的密切程度更高,与膳食营养的相关度略低,原因是学生的物质生活水平均高,无太大差异。运动时长更能影响身体成分差异的表达。

4 建议

学校对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改革,可参考学生的身体成分情况、兴趣爱好等安排课程,提高课程的科学性。利用校园网,校园专栏等方式展示体育运动的魅力,从主观上提高大家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鼓励大家自觉参与运动。体育专业学生应根据个人的身体成分制定新的锻炼方式,调动身体机能合理分布脂肪,促进全身均衡协调的发展。

[1]李雪莹.健美操锻炼对肥胖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及身体形态影响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7,39(2):54-56.

[2]蔡添伟.广西女子柔道运动员的身体成分分析[J].体育科技,2015,36(2):76-78.

[3]许浩.三种体重评价法的初步比较探索[Z].学术会议,2006.

[4]蒋靖.下肢助力外骨骼机构设计与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5]王卿.南阳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回族学生身体成分的年龄变化[D].新乡:新乡医学院,2014.

[6]肖丽娜.上海市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

[7]罗雪婷.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成分的比较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8):142-144.

[8]张宝荣,刘福军,于宏志,等.河北省城市非体力劳动者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的调查[J].成人教育,2006(230):74-75.

[9]廖添芝,陈玉凤,汤赛兆,等.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身体成分的比较研究[J].运动,2017(163):40-41.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in Body Composition and Behavior of College Sports and Non-sports Students-- Taking Business School of Shanx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SONG Jie

(Business School of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31, Shanxi, China)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课题“健康中国视域下商务学院教师健康评估实证研究”,编号:2017032。

宋洁(1985—),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猜你喜欢

显著性差异身体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我de身体
商标显著性的司法判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