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9-11-25郭建政
郭建政
摘 要数学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由于其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时常让学生倍感头疼,学习起来也较为吃力。教师除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外,也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不仅要让学生的学习方法更加全面系统,还可以条理清晰地让学生理解概念,熟练地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解决问题;生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5-0108-01
小学高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多,衔接密切。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一线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诸如课前预习、用生活素材激励学生兴趣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分数的知识点,这样就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一、要求学生课前预习
老师要求学生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这样印象较深。新课难度大,就多预习一些时间,难度小就少预习一些时间。应先把当天的知识点巩固复习、完全掌握,再对第二天老师要上的知识点进行重点预习,明确任务。老师要给学生明确预习的目标,为新课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
数学的预习方法一般有:①巩固复习旧的概念,查清理解新概念,把理解不清的内容用红笔记下来。②初步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和前面的知识点的跨度大不大?如何衔接?③把本课后面的练习尝试性地做一做,不会做可以再预习,也可记下来,等教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出。
二、用生活素材激励学生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科学有效的使用生活素材,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技巧地使用学具,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教学元素,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
四、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道附加题:简单推理。对这一题,我用表格排出了4同学的身高。但要怎样做这题呢?此题要求我们根据条件,分别判断出4人的身高,所以要先找到突破口,再用推理的方法,找出最后的答案。再走这类题目前要注意以下三点:1.看清题目与条件。2.慢慢思考,勿入“陷阱”。3.仔细推理,答案就在你面前。
例如,“四(1)班几位同学的身高分别是1.41米、1.35米、1.46米、1.44米。已知王豆比李苗高,但比张志矮;又知道王豆比陈明矮,张志比陈明高。你知道他们的身高各是多少吗?”这一题中,已经给了我们4个数据。所以,我们首先要用排除法找出最矮的人。如果你仔细看题目,可以看出李苗的身高最矮。因此可以肯定李苗的身高是1.35米;接着看第三高的人,根据条件,这个人的身高不会比1.44米高,也不比1.35米矮,那么有这身高的人就只有王豆了;接着看第二高的陈明,为什么说陈明是第三高的人呢?仔细看条件,陈明不是最高,但我们又已经知道了李苗和王豆的身高,所以陈明的身高是1.44米;最后,就只有一个人——张志的身高了,所以1.46米是张志的身高。
通过例题,大家已经知道了简单推理一类题。只有冷静、仔细,才能找到突破口,推理出正确的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五、结语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师来说,不斷地总结教学工作中有用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并进一步优化用来指导以后的教学工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教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用生活素材激励学生兴趣、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教学方法来进行数学教学,努力为学生养成终身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使学生能够热爱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骆濛.小学数学“活力课堂”教学设计及实验研究[D].西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