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保险业介入养老产业模式研究

2019-11-25杨屏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27期
关键词:寿险业保险业

杨屏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9-132-01

摘 要 面对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养老产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日趋加大,随着养老服务和养老融资需求的不断增长,急需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保险业尤其是寿险业与养老产业具有一定的业务协同性,保险企业介入养老产业兼具必要性和可行性,辽宁保险业可以从全面提供保险产品,积极参与养老服务,直接或间接投资养老产业等多角度全方位的介入养老产业模式。

关键词 保险业 养老产业模式 寿险业

党的十九大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推动保险业和养老服务业协同发展,保险业介入养老产业是保险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既有助于缓解社会养老资源的短缺,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保险行业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一、保险业介入养老产业的必要性

(一)推动保险企业产品创新

保险业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有助于挖掘潜在客户,获取有购买能力的老年人的健康数据和特定需求,适时开发符合老年人需要的各种保险产品,不断丰富保险公司的产品线。

(二)有助于延伸整合保险产业链

保险业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能够有助于打造更加完整的产业链,现在已经有大型保险企业开始涉足养老地产,以保险为核心业务的金融集团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开发针对老年人的理财等金融产品,投资于涵盖老年护理、保健的养老机构等,实现养老产业链的全覆盖,极大的拓展保险服务产业链。

(三)有利于拓宽保险企业投资渠道

保险业可运用资金具有长期性的特点,保险投资必须遵循“安全性、 收益性、流动性”原则,保险业投资参与养老服务业,与保险资金的特点和投资原则完全匹配,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能够极大的改善保险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 提高保险公司的整体偿付能力。

二、保险业介入养老产业的优势

(一)政策优势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投资养老产业的商业保险机构应该发挥资金长期稳定的优势,在法律和规定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兴办养老健康服务机构及相关设施。为加快辽宁省养老服务业展,2014年辽宁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政策规 定,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养老产业。多种政策的出台为保险企业延建养老产业链提供了无限机遇,对保险业与养老服务业的协同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二)资金优势

由于我国的养老产业依然处在起步阶段,养老金增值问题的实现渠道和收益具有局限性。保险公司作为一类专业的金融机构,具备非常安全并且高效率的资金运营优势。保险业拥有大量稳定性、长期性的可运用保险资金,且保险业可运用资金规模很大,这与养老服务产业现有的资金需求匹配度十分高。

(三)产品优势

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并不完善,因此产品的种类以及服务的品质都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保险业与养老业的协同发展,能够拓展保险产业的创新空间和保险服务业的产业链,保险业参与其中,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到有购买能力的老年人自身的健康状况以及他们对产品的需求。保险公司就可以借此途径,在合适的时间点开发适合包括老年人群在内的多种保险产品。

(四)客户优势

保险业拥有着丰富的客户资源,可以在中高端养老服务的推展市场提供极大的便利。近些年许多保险公司都扩展了自己的产业链,涉足到各行各业,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因此保险机构根据客户现有养老资源推出专属的保险产品。并遵循客户的要求,可提供一系列售后的增值服务。

(五)专业优势

养老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的硬件设施建设,涉及面甚广。既需要服务人员、医疗人员、管理人员还需要科技人员。商业保险公司具备更加成熟的销售模式、完备的信息系管理系统,服务也具有高效化、规模化以及标准化,具有更高的专业优势和专业水准。

三、辽宁省保险业介入养老产业模式选择

(一)提供保险产品

为老年人量身定做“涉老险”。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对保险产品的需求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保险企业承保能力不断提升,老年人口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使得保险企业完全有能力开发针对老年人口的保险产品,为老年人量身定制涵盖养老、医疗及护理等全方位的产品。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针对“以房养老”的又一新型“涉老险”,保险企业充分考虑房价波动的风险,注意提前设计可行方案,盘活房产交易。

为养老服务人员提供保险保障。养老服务人员如护理人员、营养师因工作的特殊性质,难免会发生由于工作原因造成的疾病或伤残。养老服务人员需求日益激增,必然会伴随会对于该行业的执业保险需求程度不断加深。

为养老服务机构风险管理服务。养老机构作为提供服务的经营主体,不可避免产生人员、财产及责任风险损失,商业保险凭借其风险管理的优势,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全方位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推动养老机构的持续稳定经营。

(二)保险企业直接或间接投资养老产业

投资养老地产。目前国内已经有几家大型保险企业直接投资于养老地产,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养老社区,客户投保养老保险达到一定金额,即获得入住养老社区的资格,保险公司不支付保险金,而是以保险金支付入住养老社区的费用。

养老服务机构投资。投资养老地产的资金数额较大,因此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保险企业可以选择投资社区服务机构,或者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建立具有老年人护理及康复功能的医疗机构,按照管理式医疗模式打造“医险融合”的医疗机构。

四、结语

商业保险采取恰当的模式介入养老产业,既有利于不断深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又极大的拓展了保险业的发展空间,运用保险此种市场化手段化解老龄化危机,实现商业保险与养老服务业共享资源,互利共赢。

★2016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 课题编号:2016lslktzijji-39

參考文献:

[1]张盈华.关于保险业参与养老服务业的再思考[J].老龄科学研究,2016(11).

[2]2015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情况[J].中国财政,2015(11):78

[3]王成.中国养老金缺口的成因、风险及对策研究[J].财经理论研究,2015(02):75-82

[4]叶奕.美国养老产业模式探析[J].科技智囊,2014(12).

猜你喜欢

寿险业保险业
对四川寿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快递企业试水保险业靠谱吗?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论中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