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提质升级的思考
2019-11-25李倩
李倩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9-130-01
摘 要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是建立健全惩防腐败体系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企业实际,通过调研,分析了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建议,为积极探索和有效防控企业廉洁风险提供了设想。
关键词 廉洁风险 防控 思考
新时期下,推进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机制,要切实加强对公司权力运行重要领域、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的有效监管,增强公司各岗位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干部员工廉洁从业意识,规范权力运行,不断提高预防预控的能力和水平。
一、深度认识廉洁风险防控的重要性
(一)开展廉洁风险防控是腐败倡廉的必要环节
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是新时期中央纪委为应对反腐倡廉工作形势,实行廉政风险防控的目的,在于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加大预防腐败力度,增强预防腐败工作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水平。
(二)开展廉洁风险防控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过程
风险防控工作是促进领导干部管好干部、带好队伍的有效方法,也是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的有力抓手;也是促进领导干部、关键岗位人员廉洁从业的有效措施,也是從根本上保护干部的具体体现。
(三)开展廉洁风险防控是预防在前的具体体现
通过深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排查廉政风险点,让领导干部和行使公权力的人员实现源头上的自觉防范。通过针对权力运行中的风险和监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主动预防,超前防范,可以有效实现监督关口的前移。
二、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中的问题表现及成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一是领导干部重视程度不够,认为生产型单位只重视产量和安全就行,廉洁风险防控不太重要。二是职工思想上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廉洁风险是纪委管的事,根本没有涉及到岗位风险。
(二)制度机制不够完善
一是虽然建立了一些制度,但没有形成规范的工作机制,与行政工作也不能深度融合。二是职能人员在工作中有点“乱撞”的现象,缺乏廉洁风险防控的专业化和系统性培训工作。
(三)工作重点不够突出
一是在长效工作开展中坚持的不够,如月度检查、通报及作风与人事任免的挂钩上。二是对各岗位的风险点确定的不够准确,结果导致工作重点不突出,工作成效甚微。
(四)防控措施不够有力
关键领域重点部门和行使公权力人员的高度警觉和思想防范欠缺,制度制约、岗位相互间的监督制约及举报处置措施欠缺。
三、推进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制定严密的制度流程,促进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一是在制定廉洁风险防控制度中要坚持求实(结合实际)、求细(细化工作环节)、求新(创新突破)为原则。如对岗位的风险点的查找和定级,要与生产实际、岗位实际和业务分工相机合。二是要把上级的方针政策贯穿当中,达到落实和工作开展相结合,把政策用制度固定下来。三是制度要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着手,有针对性的建章立制。四要把制度建设向新领域及盲区延伸,如及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针对岗位的设计和业务范围的扩展,将制度向更广的空间拓展,真正达到把制度要求转化为自律要求,把制约转化为自觉,形成“不愿为”的自律机制。
(二)强化思想教育宣贯,扎牢思想防线的“总开关”
一是加大风险防控思想教育力度,建立长效宣贯机制,将风险防控纳入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并逐步加大比例;二是加大党委中心组及基层党支部在党员中的宣贯力度,做到扩大覆盖面,宣贯入人心;三是利用正反典型案例,结合企业各种媒体平台,加大政策、工作部署等宣传力度;四是结合关键岗位、关键职工思想动态,加大警示教育、谈心谈话工作力度。通过一系列的思想教育,形成“不能为”的防范机制。
(三)强化信息化的手段运用,丰富防控措施和方法
在风险防控工作中,一是强化现代信息沟通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短微信平台、办公OA 等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形成全方位的防控网络,使党员干部职工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受到监督,进而提高监督力度和效果。二是要坚持规范在前、预防在先、着眼防范,实现由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转变,由程序监督向过程监督转变,通过日常监督检查等措施,实现柔性监督向刚性监督的逐步转变,形成“不敢为”的守法机制。
(四)建立健全四个管理体系,纵横开展好防控工作
着重建立健全风险排查、预警、管理、监控四个体系入手,建立健全廉洁风险防控管理体系。一是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集体定”的排查方式,全面查找廉洁风险点,为开展防控工作打好基础;二是针对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化解廉洁风险,防患于未然;三是完善涉及重大决策、权力行使、业务处置等相关业务制度,建立高风险岗位准入制度和轮岗交流制度,提高防控工作水平;四是将风险防控与绩效考核相挂钩,通过签订廉政责任书、廉政承诺等压实廉洁责任,注重日常监督监控,形成“不必为”监督制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