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探究
2019-11-25林凡儿
林凡儿
摘 要:高中历史知识点多,知识之间联系紧密,在进行历史问题分析和解答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和较强的综合思维能力,并且能够结合历史史料进行具体分析,提取试题中的有效信息,从多方面进行试题的探究,才能抓住试题的关键,有效地解决问题。鉴于高中历史试题开放度高、综合性强、复杂多变的特点,学生应该从历史本质规律出发,灵活运用解题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文章对高中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解题方法;本质规律;有效信息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30-0064-02
高中历史知识比较容易理解,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基本事件和理论都能够掌握,但是在进行试题解答的过程中,却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概括和信息提取能力不足,不能抓住历史知识的关键点,综合地进行问题的分析,导致出现答题片面、误选和错选的情况。本文对高中历史史料选择题和史料综合题解题方法进行论述,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效率和质量。
一、高中历史史料选择题解题方法
选择题是高中历史试题的一个重要题型,命题方法灵活,立意新颖,答案往往隐藏在史料的细节中,就试题的整体而言,其考查范围基本立足于教材中的知识点,同时要求学生有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这样才能对史料型历史试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答。
1.综合分析,提取关键信息
对史料进行综合分析,将其中的关键信息提取出来,整个试题的结构框架就一目了然,找出正确的试题答案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例题1:20世纪30年代,民主人士何香凝在自己的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并送给蒋介石,由此可见,何香凝诗中的“江山”是指()。A.华北地区;B.东北地区;C.华东地区;D.平津地区。本题以何香凝送蒋介石裙子并赋诗为背景,给出了时间——20世纪30年代,史料中的关键信息为“不战送江山”,根据历史知识可以推测出,何香凝送裙子事件是在讽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从而导致日本轻而易举地取得东北地区,由此答案即为B。
2.理清关系,避免信息干扰
在一些史料试题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并列、转折、强调、因果等关系,这对学生答题具有一定的干扰。学生只有理清材料中的逻辑关系,才能够找出材料中的有用部分,避免陷入试题陷阱中。当试题中给定的史料中有“但是”“然而”等转折关系的词语,学生就要对转折部分进行重点分析,理清史料中所叙述的事实或表达的观点,有效解决问题。
例题2: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认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从上面的材料中,可以得出作者强调的是()。A.多元状态是文明走向统一过程中的必然;B.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可以相互融合与吸收;D.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从上面的史料中可以发现,后面表示转折的关系,是作者叙述的重点,前面叙述的原有文明受到冲击,呈现出统一趋势具有很强的干扰性,其重点是说原有文明将存在很长的时期,即选项D。选项A并没有直接在材料中体现出来,选项B和C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不能体现材料中所述的观点。
例题3:“王后无适①,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②以卜。”这是《春秋左传》中关于宗法制的一段记载,其说明( )。(注:①无适:没有嫡子;②钧:均等。)A.在宗法制下,继承人根据年龄大小进行确定;B.占卜是春秋时期宗法制解决继承问题的主要方法;C.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基础和首要依据;D.古代宗法制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本题的史料选择了《春秋左传》中关于宗法制继承人的一段记载,材料中的信息呈并列关系,由主到次地叙述了继承人的选择办法,其顺序为:嫡子→年龄→品德→占卜,如果没有嫡子,就选年龄大的为继承人,如果年龄相当,就选品德好的为继承人,如果年龄、品德一致,那么就通过占卜确定继承人。由此可见,答案D分析最为全面,而其他选项都比较片面,只是体现了材料中的一个部分。
3.解析题干,探索史料本质
史料试题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因此,学生在进行试题的分析过程中,要深入解析题干,探索其中所描述的史实或现象,从而结合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4: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曾经说过:“他们迫切要求在世界上赢得尊敬,他们看到大国是靠军事实力赢得尊敬的,于是力求与这些国家并立。由于资源缺乏,技术落后,他们不能不采用比古代暴君希律王更加毒辣的手段。”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他们”主要是指二战后的美国;B.“更加毒辣的手段”即南京大屠杀等;C.“这些国家”主要指中国;D.“大国靠军事实力赢得尊敬”指法国。本题主要是对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的观点进行分析,史料中的关键信息比较隐蔽,需要学生对题干进行认真分析,通过逻辑推理和猜测、验证的方法得到“他们”所指代的国家或地区,这样问题才能有效解决。从史料中的第一句话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是欧美强国,而是存在追赶欧美强国的野心的国家,因此排除A、D,而史料中的“这些国家”主要是指欧美军事强国,显然不是中国,排除C,再通过“资源缺乏、技术落后”与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日本比较符合材料中所述的“他们”,因此在对外扩张侵略的过程中,使用了“更加毒辣的手段”,包括南京大屠杀等,B符合题意。
二、高中历史史料综合题解题方法
高中历史史料综合题除了具备选择题的特点外,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学生要将史料、问题和历史知识进行融合,方能全面把握史料,解决问题。史料综合试题信息丰富、考查全面,学生在进行这类试题分析的时候,首先要仔细阅读材料,弄懂材料的框架和主旨,然后再结合问题,联系历史知识进行解答。对于材料是文言文,或是有比较难以理解的文字信息,学生可以从问题中寻找有效的提示语,然后再回到史料中进行探究,这样既能节省阅读时间,又能做到有的放矢。
例5:《旧唐书·刘祎之传》記载:“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根据以上史料,运用历史知识分析一下刘祎之为什么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本段史料是文言文,单纯读材料的话,很难理解其主要讲的内容,而结合问题,再对材料进行研读,就会发现刘祎之说的内容就是本题的答案。学生通过已经具备的历史知识可知,诏敕不一定需要经过凤阁鸾台才合规制,三省机制主要是为了加强皇权,而刘祎之不认可没有经过凤阁鸾台的敕书,触犯了皇权,因此被赐死于家。这样,学生通过问题进行史料的阅读,既能够理清史料的意图,又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的解决。
总之,学无定法,试题是复杂多变的,进行试题分析的时候也应该以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为主,结合史料和试题考查的意图进行正确的分析,弄清史料所表述的内容或陈述的现象,再进行问题的分析,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董雪莎.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张程远.高考历史史料型选择题命制的几个误区[J].教书育人,2015(05).
[3]汪瀛.例说高考历史试题对历史学习的启示[J].中学政史地,2014(10).
[4]刘党恩.高考文综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方法[J].青海教育,2007(05).
[5]李超军.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12).
[6]郭林.高考历史材料题特点及应对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