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揭示读史的要义

2019-11-25

新传奇 2019年4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者总结经验要义

毛泽东提倡以谦虚之心学习历史的论述很多,其中有5句话应视为至理名言。

“读历史是智慧的事”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给蔡和森等人的一封信中提出,读历史是智慧的事,多了解点历史上那些专制主义者的结局,让“智慧指导冲动”,或许能少干点儿傻事蠢事。

把是否读史懂史同是否具有理性智慧联系起来,是青年毛泽东已经领悟到的一个重要道理。毛泽东后来说“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起来”。

了解历史,总结前人和自己经历的过去,最起码的一条,就是尽量不重复前人蛮愚的错误。为了澄清党的历史上的错误思想,毛泽东在延安时亲自主持编辑了党的历史文献集《六大以来》,并说:“同志们读了之后恍然大悟,有启发思想的作用。”

“读历史的人,不等于是守旧的人”

毛泽东尊重历史,但从不拘泥于历史。他在1958年1月28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说:“历史是要的。要读历史,读历史的人,不等于是守旧的人。不迷信将来还得了呀!人类就是希望有一个将来。”

一生重视读史的毛泽东比较看重现实,总是希望从现实这个立足点出发,去争取一个好的将来。他提出“读历史的人,不等于是守旧的人”,揭示出了读史的要义,即了解历史是为现实和争取美好的将来服务的,学习古人是为今人增益的。

1942年,毛泽东发表过一篇题为《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演,里面说:“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很明显,弄清过去,是为了把眼下的事办好。这样做,才是对历史的真正尊重和敬畏。

“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

“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这句话出自毛泽东1961年6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起因是他觉得不少干部不懂得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叫按劳付酬、等价交换,于是就说:“我们搞了11年社会主义,现在要总结经验。我今天讲的就是总结经验,我下回还要讲。我们是历史主义者,给大家讲讲历史,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

历史的经验之所以能说服人,原因不外3个:其一,讲历史的要义在于总结经验;其二,历史里有能够为今天的人们受用的经验;其三,了解了历史的经验,就能了解现实经验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加深对现实经验的了解。程思远(曾任李宗仁秘书)陪同李宗仁回国后,问過毛泽东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毛泽东的回答是:我们是靠经验吃饭的。

总结和升华不同历史时期的经验,就是以谦虚之心敬畏历史,目的是寻求和把握事物的规律。毛泽东敬畏历史,正是因为其中有理论、有规律这些大学问和真学问。

“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

“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是毛泽东1964年7月会见外宾时说的话。原话是:“亚非拉人民斗争的前途,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十几年的历史来看,就知道亚非拉人民将来的前途。”

1945年抗战胜利时,谈到国民党会怎样对待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也说过类似的话:“看它的过去,就可以知道它的现在;看它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知道它的将来。”上面这两个关于从历史看到前途、看到未来的判断,都是应验了的。

知道了从哪里来,就会更清楚地知道到哪里去。有了对历史经验和规律的研究与把握,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马克思主义者是善于学习历史的”

1964年1月,毛泽东向巴西客人介绍中国革命的经验后,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者是善于学习历史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同时掌握了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甚至认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两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基本观点都是通过对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考察得出的。他们之所以把历史科学称作“唯一的科学”,意在强调,历史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整个世界的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实践经验、理论认识、知识智慧、思想方法等的百科全书。这本书需要时常翻阅,而且常读常新。

(《人民日报》)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者总结经验要义
落到实处是第一要义
家庭教育在路上
学会总结经验
学会总结经验
善于总结经验是推动工作的法宝
李大钊及其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
高君宇与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的应用与管理
毛泽东日常谈话中的马克思主义观解读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处理好哪几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