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滑行的童年

2019-11-25刘维嘉

北京纪事 2019年11期
关键词:旱冰鞋小推车滑车

刘维嘉

童年时代,我和大杂院的小伙伴一样,没人给我们买玩具,但我们都很快乐,因为在那个时候,快乐无处不在,可以信手拈来。譬如轮滑车,曾经带给我们无可比拟的开心,带给我们无限美好的记忆。

这些年来,在我住的小区,经常看到孩子们在爷爷奶奶陪伴下,脚踏三个轮子的滑轮车,或去东头的幼儿园,或到小区广场玩耍。每当看到这些孩子,时常想到自己的童年,想起曾经玩过的滑轮车。

变着法儿鼓捣玩具

从小学到中学,手工课激发了自己动手动脑的兴趣和爱好。

那会儿学习压力没有这么大,放学后,做完作业就是玩儿。男女同学各有各的玩意儿和玩法。男孩子喜欢抽汉奸、打尜尜儿、链条枪、弹弓、竹蜻蜓、推铁环、放屁帘儿、扇三角、小电匣子,细数起来还有很多。这些玩意儿不是买的,都是自己做的,不知道起初是谁发明的,可一旦有谁拿着玩儿被我们瞅见了,自己就会琢磨,用不了几天就能给鼓捣出来。

滚珠轴承就是我们特喜欢的玩具,有的拿在手里转着玩儿,还有的用轴承做了平板轴承滑车、旱冰鞋和立式轴承滑车等玩具。

做这些玩意儿的材料好买还便宜,东关旧货市场都有,想鼓捣什么玩意儿,就到那里去找,漆包线、耳机子、铁丝、轴承……都可以买到,而且不贵。

我们玩的轴承滑车和现在的滑轮车差不离儿,是一个有两个或更多轮子的小平板,玩的时候靠人蹬踏地面提供动力前行。据记载,陕西绥德县曾出土汉代画像石,其中有一块描绘的是孔子长途跋涉来到洛阳,向老子求学的场景,画像石当中还有春秋时代闻名的神童项橐(tuó),他手里就扶着“滑轮车”。据嵇康《高士传》记载,这种“滑轮车”被称为“蒲车”,是东汉时代流行的玩具。究竟是谁发明的?已经很难查证。还有一种说辞,“滑轮车”是20世纪90年代外国发明的,当时是上班族的代步工具,后来传入中国成为一种儿童玩具。

20世纪60年代末,京城和通县县城的孩子们玩的这种轴承滑车,也应该属于早期的滑轮车,虽说做工粗糙点,可都是他们自己琢磨出来的,是不是也有咱老祖宗的遗传基因呢?

学步从滑轮车开始

小的时候,我无法直立行走,要蹲在地上,用双手交替着移动双脚走路,有的时候还爬行。稍大点以后,从大舅那里得知,在我4岁的时候,是姥姥把我从北京抱到了邯郸永年。那年,村西头一个过道里有三个小孩发高烧,得了儿麻,腿脚都落下了残疾,那两个孩子都是单腿,我却是双腿。

那天,我正在院里玩耍,只见姥姥端着一碗鸡蛋出去了。那时候,姥姥养着一只母鸡,一天下一个鸡蛋。姥姥把鸡蛋都存在了一个小缸里,自己一直舍不得吃。

不大会儿工夫,姥姥回来了,手里提着一个木制小推车给我练习走路。小推车的底边是三角形的,每个角都安着小木轱辘,立边是长方形,用来推着小车走,斜边有木条相连接。姥姥告诉我,这是找对门的老舅做的。

姥姥搀扶着我站立起来,我稀罕地推起小推车踉踉跄跄往前走,还没走几步,就摔倒了。姥姥赶紧把我扶起来,拍拍我身上的土,让我继续练习。她迈着小脚,在我的身后扶着小推车,寸步不离地陪我往前走。每次练习前,姥姥都要把院子里的小土块打扫干净,生怕我被什么绊倒。

那时,我还不懂得走路的重要,每当姥姥不在的时候,总是偷懒,还是蹲着走或爬行。姥姥碰到后,没有责怪我,反而鼓励我说:“你能走路了,就让你上小学去。”上学的愿望占据了我的脑子,我还真不怕摔了,直到我能推着小推车熟练行走了。

我8岁那年,姥姥又找老舅给我做了一双拐杖,让我告别了学步用的小推车。几十年来,我始终深情地眷恋着邯郸,从内心感激姥姥教我学会了走路。

记得爷爷家的胡同里有不少小伙伴也用过这种车,三个小轱辘有的是木头的,有的是轴承的。他们小时候用于学步,大点了就当滑轮车玩儿。

平板轴承滑车的多种玩法

过去,北京大杂院的很多孩子都是在小竹车里长大的。也许是这个原因,他们长大后喜欢玩小车。20世纪60年代末,我的几个发小儿商量着做轴承车玩儿。我们先跑到东关旧货市场挑选滚珠轴承,挑选的时候把手指套进内圈,再转动外圈,看看转速快不快,听听有没有杂音,转得快还没杂音的轴承就是比较好的,我们每人买了4个轴承。

回到家里,我找来木板和正方形木条,用锯锯成需要的尺寸,再用刨子把木头表面刨平,用钉子和木板做成长方形的车板,再用两根正方形木条当车轴。往车轴上安装轴承前,先要用木锉把木轴两端锉成圆柱形,粗细和轴承内圈差不多,还要在适当位置用木钻钻出钉子粗细的孔,最后把两根车轴用钉子牢牢固定在车板下,用小锤子把轴承分别安装到车轴上,还要往车轴孔插入钉子,防止轴承转动时脱离车轴。

平板轴承滑车做好了,我的手指也被锤子砸伤了直流血,好在家里有墨斗鱼骨头,用小刀刮下一些鱼骨粉末撒在伤口上,止血又消炎。

大杂院的发小儿小平做得最好,他在平板轴承滑车前边安装的轴承,是安装在一块可以用右手控制的长条木质滑杆上,玩的时候能控制平板轴承滑车的方向。

我们常去回民胡同的柏油路上玩平板轴承滑车。小平玩的时候,侧卧在小车上,右手握着滑块上的木手柄,右脚不断用力蹬踏地面,平板轴承滑车就向前跑去。还有的左脚站在车上,用右脚不断蹬踏地面让车前行。我的双腿有残疾,就坐在车上,用两根木棍撑着车往前滑行。

我们大杂院的对面是大顺斋糕点厂。那会儿大街上的汽车少,自行车也不多,有的发小儿喜欢到南大街北口玩儿,在轴承滑车上坐稳后,看着两边路上没有车了,就沿着高坡下滑,車在惯性下越过新华大街,一下子就滑到了鱼市口。

记得在永定门外的爷爷家过暑假,有一发小儿的妹妹也想玩平板轴承滑车,他就让妹妹坐在车上,找来绳子拴在车前的钉子上,拉着车往前跑。还有的发小儿弯着腰,用双手按着车往前跑,这种玩法是有些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摔着,有一发小儿的门牙就是这么磕掉了,嘴唇也磕破了,回家被大人好一顿数落。

我在爷爷家住时,经常和发小儿们滑着轴承车去龙潭湖、北京自然博物馆、天桥和天坛,最远到过天安门广场。

从哪吒风火轮到幸福的旱冰鞋

小时候,动画片《大闹天宫》里哪吒脚踩风火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小伙伴们也想脚踩轮子玩儿。

好琢磨的同学小六,还真鼓捣了一双轴承做的旱冰鞋,玩的时候要用带子把脚绑在上面。

这双长方形旱冰鞋做得很精致,有20多厘米长,木质鞋底上部刨得很平整,四个犄角儿都是半圆形,两端上面各有弧形木头挡块,避免玩时脚往前后滑动。上面还固定着书包带子,用来固定脚。旱冰鞋底部两端分别有木轴,木轴两端安装着小轴承。旱冰鞋表面涂着军绿色,还刷着清漆。那会儿,流行军绿,大家想着法儿背着军挎上学,还喜欢戴军帽,穿军绿球鞋。

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民族小学南院的砖地上,小六用带子把双脚分别固定在旱冰鞋上,熟练地滑行,看得出来,他早就玩熟了,看着他玩儿,我们心里痒痒的。他玩了一会儿,把旱冰鞋脱下来,让我们玩儿。我是没那个福分了,其他小伙伴则抢着玩儿。小六帮助其中一个绑好旱冰鞋,扶着他练习,还没滑几步,小伙伴就摔倒了,小六把他扶起来,鼓励他接着练习,还手把手教他滑行技巧。后来,那个小伙伴不光能熟练地滑行,自己也做了一双同样的旱冰鞋。

如今,生命的晴雨表已刻出花甲的读数,过往的滑轮车,也从懵懂不稳的起点滑向成熟的坦途。回过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有曾经摔倒过的羞涩,也有摔倒了又勇敢地爬了起来的坚强,曾经走过的沟沟坎坎都滑过去了,曾经给我和小伙伴儿带来快乐的滑轮车已经滑向历史的深处,取代它们的是各式各样的滑轮车。新时代的滑轮车,不仅深受孩子们喜欢,也深受成年人的青睐。

难忘童年玩过的滑轮车,它们在材质、形状、性能上,虽说和现在的滑轮车不可同日而语,可在那个岁月,小小的滑轮车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寄托了我们的满心欢喜,而且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乐趣,陪伴我们度过了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编辑·刘颖)

猜你喜欢

旱冰鞋小推车滑车
小推车之歌
超声用于腱鞘滑车系统研究进展
滑车大赛
儿童版“速度与激情” 尽在PB1儿童滑车嘉年华
50 0kV王店-嘉善增容改造大转角塔放线施工
比比熊逛超市
旱冰鞋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