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声”常谈

2019-11-25郎永

北京纪事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京味什刹海文化圈

康龄轩关了。

现如今北京唯一的书茶馆,在2018年的头一天并没有如老话儿所说的那样“新年新气象”。因为经营场所问题,虽然从后海辗转到了马连道,甚至于某文化协会的办公室,但到了儿,这家伴随着京城评书爱好者一路走来的特殊园地,还是没有躲过关门歇业的结果。

康龄轩这么一关,经营者李芹的生活却比原来还忙:除了每天要接从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评书书友打来的询问电话,还要为了自己的嚼裹儿忙活着;除了忙于老年公益事业,还得四处奔走,期望将康龄轩的招牌再立起来,再将老北京书茶馆的记忆找回来。

康龄轩的歇业还让一个人心里与书友一样顿时空落落的——京味评书名家、评书非遗传承人马岐先生已经伴随着书馆与书友们分享了1377场“醒木一拍道不尽金戈铁马,嬉笑怒骂说不完人生百态”的精彩夜晚。虽然早已到了在家赋闲的年龄,但马岐仍旧惦念着北京书茶馆的记忆留存、惦念着书友们日后还有没有机会品着茗香心随铁马金戈的酣畅、惦念着有朝一日重新出现在康龄轩那方寸小桌后,展现着由古至今的京味评书魅力……

书茶馆,与记忆有关的故事

13岁那年,马岐来到了北京。据他回忆,从北京味道角度讲,那时候是京味儿最浓的时候。“烤肉季并非现如今的位置,烟袋斜街把口还真有俩巨大的木头烟袋,而书茶馆并非现如今人们脑海中的那般,多了不少生活的故事……”

没错,书茶馆并非现如今台上正襟危坐,台下品茶看表演那般枯燥,老北京书茶馆更可以说是北京生活的载体与平台。这种茶馆,融茶与说书于一体,而茶钱并没有如今这么昂贵与复杂,只分高低的茶叶,再加三两种茶食便可成为人们一天的娱乐内容。正因为平民化的价格,又囊括“餐饮娱乐”为一体,所以深得平民大众的喜爱。

您可别以为在这书茶馆里只能找到美味与精彩的评书,光顾的人多了,书茶馆便有了全新的意义。例如您想买卖个房子,现在有房产中介,其实过去也有,只不过要想找此类人就得奔茶馆,也就是过去的掮客,买与卖之间便有了信息的沟通。再如卖苦力的力呗儿,打短工的工人,因为进出茶馆的人多,所以机会也多。此类人员或是在茶馆里随时找营生,或就是委在茶馆窗户根的太阳地,静待主顾询价……您看看,茶馆因这人气儿而有了新的意义,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这茶馆留下了不少生活印记。而在书茶馆中,还有更多的人受益于书,得益于书。

据马岐老师介绍,对于过去的北京人来说,上学受教育还是件奢侈的事情,但在北京这地界生于斯长于斯的老少爷们儿并不显得粗野,反而更博学,这其实有一部分功劳源于书茶馆。人们在平民化的书茶馆中,听书的同时,其实也在从各种故事中接受教育、学到历史、看到政治、悟出伦理。而正因为北京的特殊地位,光顾书茶馆的主顾不单只有平民,八旗贵胄、社会名流、文人雅士也多出现于此,所以对于说书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久而久之,北京书茶馆与北京评书自成一派,拥有了自身独特的风格。要不怎么说,过去只有医生、账房、说书人与教师四种职业能够以“先生”称呼呢。

伴随着这座城市的日升日落,娱乐与信息的平台都在发生着变化,北京书茶馆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与视野,马岐也与他的评书生涯从老北京走入了新北京。

康龄轩,老声新意牵人心

提起评书,很多“70后”“80后”或许大多是从话匣子里与电视里的《杨家将》开始逐步认识这门艺术的。甭说在书茶馆里听评书,就是连剧场里接触评书表演的机会都少得可怜,这在马岐心中一直是个过不去的坎儿。他深深知道,只有在书茶馆里,人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评书演员的魅力,与互动之间的乐趣。

2007年,说书的马岐与开茶馆的李芹一拍即合,“来康龄轩听北京评书”,成为当时北京文化圈的一个重大喜讯。李芹回忆,书茶馆刚刚开办之初,还真有点担心客源的问题。但有了乐观开朗的马岐坐镇,心中的压力也轻了很多。伴随着媒体的关注与京城书友的纷至沓来,两个人的信心越来越足。而马岐在舞台之上酣畅淋漓的表演,不但找回了他的艺术青春,更赢得了越来越多粉丝的喜爱。

马岐老师的评书有一个特点,议古论今,并不拘泥于故事的铺陈,而是结合听众的生活与时代,夹叙夹议,还渗透了不少人生感悟与哲理。这样的形式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的脚步。什刹海畔的康龄轩不但成了北京评书圈子里的一个重要话题,更成了外地朋友来北京感受北京文化的重要场所。

李芹回忆,书茶馆经营十年,除了对马老爷子有一份感恩,更感动于茶馆与评书、与书友之间的感情。

这种情感存在于书友与茶馆间,经营过程中,马岐老师的演出出现过调整日期的情况,简单的日期调整其实并不算什么,然而很多书友卻说,平时听书的日子没有评书听,心里面突然有种没着没落的感觉,不知道该做点什么。这种情感更出现于书友与书友之间,十年间,从茶馆因为听书结缘,直至结成连理的就有好几对儿。

可以说茶馆在发展、在成长,书友们也通过茶馆与马岐老师的京味评书感受到了成长。曾经有一位住在后海附近的韩国人,因为评书与书馆结缘,在他的书中留下了康龄轩的印记。还有一位法国记者,为了记录北京人文生活来到这里,一待就是三个月,最终康龄轩也成了他笔下北京的一个特殊符号。在书友中更有不少学生,他们或是将论文的取材设置为书茶馆与评书,或是将康龄轩的故事作为自己毕业作品的核心内容……

一个书馆、一位说书人、一群书友,康龄轩的故事并未因其歇业而停止,在李芹与马岐心中,他们的梦还很远大。

北京梦,让城市之声有活力

“书茶馆是中国的财富,不是我们几个人的!”马岐认为,作为北京文化的重要符号,北京书茶馆承载了北京人的生活记忆,更承载了曲艺、文化的传承。如今虽然北京评书得到了非遗项目的保护,但北京书茶馆这一多种文化的载体,并没有得到重视。未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书茶馆重新回到这座城市,让书茶馆成为展现北京历史、北京文化、北京记忆的标志。另外,书茶馆的评书其实在如今的社会也有着现实意义。如马岐的一位徒弟将红色教育等内容改编成新的评书,面对青少年观众,同样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伴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理念的推广,在书茶馆里听评书,感受时代、感受城市,绝对是个绝佳的选择,我们应该为其注入新鲜的活力。

聊到这些,马岐认为,北京文化的核心正是北京的生活,而书茶馆是最能够展现与感受北京生活之地。未来如果康龄轩能够有机会重回什刹海,他希望一方面在加深京味评书研究的同时,让书茶馆更具包容性。日后在这里不单只有京味评书,更会有不同流派、不同曲艺形式的展示出现,给予和自己一样,对北京、对文化满怀希望的艺人一片展示的舞台。

对于未来什刹海地区的发展与建设,马岐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我们应该从北京历史的角度,对什刹海文化圈作一个新的定义,从鼓楼前后到锣鼓巷,从烟袋斜街到什刹海及荷花市场,这一区域都应该被称之为“什刹海文化圈”。从历史角度看,杂耍类的多聚集在天桥一代,而如鼓书、评书等发展的重要阵地,正是在这样的什刹海文化圈内。希望未来这样的什刹海文化圈,能够恢复几家如康龄轩这样的书茶馆,使之成为展示北京区域文化、感受北京生活韵味的重要阵地。在此基础上,引入北京特色小吃、手工艺制作、非遗传承等项目,使这些文化符号得以编织出具有什刹海特色、北京特色的文化圈,为北京打造出新的名片。

(编辑·郎永)

猜你喜欢

京味什刹海文化圈
许恬宁:My Travel Plan
圈里事儿
最美什刹海
什刹海小记
铜鼓文化圈的演变过程
从电影《顽主》看京味喜剧片的低俗现象
关于创建派出所文化圈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