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品牌发展分析

2019-11-25唐渊四川美术学院

灌篮 2019年14期
关键词:文化圈体育项目科目

唐渊 四川美术学院

在传统高校教育思想上,数、理、化以及语文使最为主要的教学科目,而体育只是附属科目,因此在以往教学当中,经常会出现主要科目课堂随意替换体育教学课堂的现象,同时因为传统教学思想流传已久,学生也逐渐不重视体育,由此说明体育科目在现代教学领域中的地位较低。而在新时期下,信息传播速度、范围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很多新的文化圈,且均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因为现代各类体育赛事受人推崇,只是尚未普及在校园内,所以借鉴新时期文化圈形成原理,同样可以在校园内实现体育文化品牌发展模式,有利于体育科目地位提升。

一、发展方向

要实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品牌发展策略,首要目标是找准方向,依照方向来进行策略框架设计,因此下文将提出相关发展方向,即文化圈形成、信息传播模式、扭转观念。

(一)文化圈形成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品牌发展策略中,文化圈是主要核心。文化圈的形成首先要以某种文化为中心,其次不断向外发散周边产品,由此吸引人群进入圈内,在这一基础上,介于体育科目教学特性,可以以某体育项目为核心,再不断开展多样化的赛事,渲染该体育项目内涵文化、精神,此时即可吸引人群关注,促进文化圈形成[1]。

(二)信息传播模式

结合文化圈形成原理,在选定文化中心之后,就要着手发展周边产品,就这一点新时期网络信息技术十分发达,借助该项技术的普及性,体育文化品牌发展可以形成信息传播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信息传播存在有效性的要求,即人群是否能够看懂信息内涵,是其判断信息价值的关键,如果没有价值则代表信息为无效信息,相反则为有效信息,因此在体育文化品牌信息传播模式建设中,当注意学生需求,以此为方向来编制信息内容,同时在传播方式上要避免引起学生反感。

(三)扭转观念

任何体育文化要实现高速、大面积传播,都必须解决一个难题,即当前学生对体育科目的观念。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现代学生对于体育科目并不重视,在校园内开展体育活动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任何与体育相关的文化在校园内都很难传播,使得策略落实险阻重重。此外,在扭转学生观念过程当中,建议采用引导方式来实现目的,此举同样是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反感。

二、策略框架

(一)文化圈

依照上述文化圈形成原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品牌发展首先需要选择某种体育相位,但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兴趣取向,不能以单种类体育项目作为文化核心,所有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都应当被纳入其中,在这一基础上本文建议采用综合性框架来设立校园体育文化圈,即以“体育”作为最外框架,在其内部的每个体育项目都形成独立文化圈,由此学生在进入“体育”文化圈之后,可以依照自身喜好来选择独立文化圈,同时虽然任意独立文化圈之间存在间隔,但依旧要保持交流,这是维持文化圈运作的重要措施[2]。

(二)信息平台建设

在文化圈形成之后,就需要着手于文化传播工作,因此结合上述信息传播模式,应当建设对应信息平台。信息平台建设在新时期下有很多便捷的方法,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贴吧等”,以这些信息平台为门户,可以起到接纳学生、传播体育文化信息的作用。另外,结合上述信息传播模式当中,针对信息内容编制的要求,待平台建设完毕要严格依照要求来编制内容,即借助信息平台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沟通中字里行间会透露出学生的兴趣取向、实际需求等,围绕这一点来进行信息编制可以保障内容贴合学生内心,使信息成为有效信息,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吸引力。

(三)举办竞技赛事

体育文化的内核在于不断拼搏以及顽强意志力,这两点在竞技赛事当中有良好体现,也是所有体育爱好者喜欢的交流方式,针对这一点在校园体育文化品牌发展上,要扭转学生对体育科目的看法,可以通过举办竞技赛事的方式来实现。竞技赛事的举办可以作为不同院校之间的交流方式来开展,过程中主要侧重两点,即赛制与文化渲染,其中赛制可以采用“淘汰”赛制来举办,由此可使竞赛人员更加积极、专注的投入与竞赛当中;文化渲染可以采用现场解说的方式来实现,通过解说可以将赛场上竞赛人员的精神、技巧传达给观众,由此形成文化渲染效应。此外,赛事举办会激发竞赛人员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视与热情,同时高名次人员会成为文化圈代表形象,由此起到品牌效应。

三、落实方法

(一)促进交流

在文化圈形成基础上,要维持文化圈运作需要重视交流,但现代学生与学生之间普遍存在交流困难问题,即受现代优质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与外界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交流能力相对较弱。这一表现不利于文化圈内部交流,因此在策略落实过程当中,建议时常举办内部体育项目比赛,同时在体育科目上针对比赛来开展训练,由此借助比赛氛围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让学生相互之间更加熟悉,起到促进交流的作用,另外比赛中学生会对自身竞技水平有一定了解,出于竞赛目的会为了提高自身水平更加重视体育训练教学内容。

(二)成立文化宣传小组

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主要给体育品牌威化宣传提供了基础,但还缺乏管理者,针对这一点建议成立文化宣传小组,专门针对信息化平台的信息编制、信息发布、信息沟通等运维工作负责,真正意义上的将信息化平台融入到体育品牌文化传播当中。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宣传小组在日常工作当中要注意搜集学生信息,并将所有信息分类整理后保存,定期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学生的兴趣发展趋势,这是确保信息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三)院校合作

介于竞技赛事与体育文化渲染之间的直接关系,校园内体育文化的渲染程度与赛事规模有很大关系,在这一点上为了实现体育文化品牌,赛事规模不能局限于院校内,应当与其他院校进行合作联合举办大型赛事。围绕上述提到的“淘汰赛制”,要紧紧贴合赛事规模来进行调整,基本框架应当分为两个部分,即校内选拔竞赛、校外正式淘汰赛,此举可以是学生获得荣誉感,提升其内心对体育科目的评估价值。

(四)注意事项

在整个策略落实过程当中,竞技赛事是存在很多不可预知问题的阶段,即体育训练或选拔赛事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存在身体上的对抗,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受伤,影响其后续赛程发挥,或者直接导致其推出本次赛事,就这一点在体育训练或选拔赛事中,应当提醒学生保护自身,同时做好应急医疗准备工作。这一点符合新时期教学理念中“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可以使体育文化品牌的内涵更加丰富。

四、结语

本文主要对新时期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品牌发展进行了分析,分析首先阐述了发展基本方向,避免了后续工作的盲目性。其次围绕方向提出了发展策略框架,且分析了各框架内容与作用。最终针对策略的落实方法进行了分析,且提出了应当注意的事项。通过分析可以使体育文化在校园内形成品牌化发展模式,不断向学生传播该文化的精神,提高体育项目重视度,且丰富该文化的内涵结构。

猜你喜欢

文化圈体育项目科目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圈里事儿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铜鼓文化圈的演变过程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
关于创建派出所文化圈的几点思考
秦皇岛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文化圈”的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