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实践中的性别议题研究*
2019-11-25何康
何 康
学校体育实践中的性别议题研究*
何 康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 南京 210017)
对学校体育实践中的性别议题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主要包括性别忽视、性别认同、性别分化和性别话语权等不平等议题,而造成这一系列现象的本源则是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女性政治地位的缺失、经济投入的偏颇以及相关利益主体的限制。基于此提出学校体育实践改革的建议:构建先进性别文化,增强性别意识;优化性别教育方式,消除性别忽视;完善学校体育政策,保障性别平等;唤醒利益主体意识,重塑性别认同。
学校体育实践;性别议题;性别平等
性别议题是当下学校教育不可回避的一个社会现实,相关研究表明男女生在智力上的差距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缩小,而由生理、心理引起的差异则逐渐加大,所以性别议题更是学校体育在追求性别平等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教育的主体是人,作为教育主体的人,不仅是普遍的人或抽象的人,而且还是具体的人。男女平等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学校体育的实施和摸索中逐步形成了绝大部分的性别中立和少部分的性别差异化教育,但仅靠这两种教育模式很难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性别平等,该如何走出性别议题的困惑,急需我们探索其本源,达成学校体育中的性别平等,促进学校体育场域中的男女,成为具有人性平等且有差异的完整人。
1 学校体育实践中的性别议题
1.1 性别忽视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项基本国策,男女平等一直是教育系统一贯指引方针,学校体育也不例外。在我国大多数学校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时都采取了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内容的性别中立教育,一般多是采用男女混合分班的教学模式。这样看似公平的“一刀切”教育,实际上在男女生生理和心理不平等的情况下,很难照顾到性别差异。现实的学校体育实践中,在篮球、排球、足球以及田径等项目上男生绝对是体育场上的主导,女士则多作为看客;在瑜伽、健美操、羽毛球等女生愿意参加的项目上,却资源有限,男生又占据一部分。女孩即使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但并不保证她们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被平等对待[1]。当下这种看似平等的教育过程实则忽视了学生的生理差异,更忽视了性别差异,人为地造成了两性的不平等。
1.2 性别认同
在对一些高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中发现,现实中他们对男女生参与体育的认知有着非常严重的性别认同。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男生肯吃苦、有责任感、喜好竞争、不服输,而对女生的认识则是相反,怕吃苦、怕竞争、怕脏、怕批评等。在这样的认知下,体育教师对男生的体育参与有更多的期待,而对女生则放之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在语言和行动上更多的支持男生。学校体育上的性别认同也势必造成男女生在学校体育实践中参与度的差距加大,其在课堂和课外延续到具体行为,女生充当看客或啦啦队员,其兴趣在于观看与欣赏而非运动本身。这些看似在情理之中的现象,却在不知不觉中用一定社会意义的符号语言不断地强化着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使得受教育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规范自己的性别认同,以符合社会需要[2]。
1.3 性别分化
两性在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参与度是研究性别议题重要指标。在学校体育的开展过程中,体育教师、校学生会干部男性居多,体育部长、体育委员几乎是男生,尽管各个学校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上有一系列的条例规定,但具体的操作没有强制性,多以学生自发为主,所以开展什么、如何开展活动的决定权大部分掌握在学生(男生)手里,而女生即使参与也是一般性的参与,其很难有决定权。在这样一个人为的管理性别失衡的框架下,女生在运动场上的身影必然是渐行渐远,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中性别分化问题也就成了常态性问题。
1.4 性别话语权
话语是在互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具有社会性,社会性的话语具有行动性、历史性,并且是权力关系的表演场。在我国的学校体育中,尤其体育场上,在男性主导的比如对抗性强、对身体素质要求高的项目上男生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女生则处于失语状态,即使在男女混搭同场竞技的项目上,男生同样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2 学校体育实践中性别议题的本源
2.1 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
性别关系是人类最基本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性别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所以两性关系、性别文化是衡量个人及社会文化水准的重要因素[3]。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因为两性的自然差别,在农业社会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男性成为了主力军,男权文化由此产生。长期传统的性别文化一直推崇男尊女卑的观念,“重男轻女”“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根深蒂固,这些思想不仅束缚着人们对女子参与体育的认同感,也阻碍着男女平等观念的形成。
2.2 政治地位的缺失
历史长期沉淀下来的体现两性不平等性别政治关系的非正式制度已经深深地禁锢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在社会政治的实际层面,女性的政治地位要远远低于男性,大到国家的领导层,小至单位企业的管理层,女性的实际地位多处于弱势。女性不仅缺少足够数量的代言人,在决策过程中声音微弱,而且在决策时往往由于缺少女性视角而易犯损害女性利益的错误。学校体育实践中,因为参与决策的性别失衡,直接导致男生对体育资源的过度占有,在男女混合教学的课堂上,更多强调勇敢的男子气概教育,对女生的体育利益也造成了一定伤害。
2.3 经济投入的偏颇
2014-201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续五年超过4%,这个数字是衡量世界教育水准的基础线,这充分体现了中央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但由于人口基数以及在学校教育经费分配等问题的影响下,获得的实际体育经费处于劣势,具体的表现是主要学科优先考虑,体育学科处于边缘。在场馆的建设方面则优先建设面子上的工程:比如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而这些场地恰好是男生更喜欢参与的运动项目,反观女生喜欢的瑜伽、健美操、现代舞等场馆设施则其次考虑,碰到经费不足时,甚至取消,严重影响了女生参与运动的动机,人为地造成了男女不平等。
2.4 利益主体的限制
在我国虽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但应试还是深深地影响着学校教育管理者的决策倾向,尤其是中小学,与考试升学有关的语文、数学等科目较受关注,体育则被冷落,即便在“体育中考”不断增加分数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也仍然没有得到扭转。基于此情,教育管理者即无学校体育中性别不平等之敏感,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实践中缺乏动力,更是无暇顾及学生之性别问题。
3 基于学生性别议题的学校体育实践改革
3.1 构建先进性别文化,增强性别意识
要从法律政策、社会生活以及女性自身层面来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即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男女平等、两性和谐的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5]。正确把握性别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营造两性和谐的家庭与社会关系的文化氛围,使两性能正确处理主体意识和性别角色的关系。在学校体育实践中要增加性别意识教育,使两性能成为共性和差异的共同体。
3.2 优化性别教育方式,消除性别忽视
在我国传统的学校体育教育模式下,首先关注两性的差异和共性,优化体育教材和教学内容,实施时要充分考虑到两性的体育认知与行为差距;其次要注重对体育教师职前职后的性别意识再教育,提升体育教师公平的性别意识观,避免因教师方面的因素引起女生体育参与度的偏离;最后在学校体育实践中还要加强共生性理念教育,体育正因为有了女性的参与才更精彩,要能接受两性的差距,摒弃性别偏见。
3.3 完善学校体育政策,保障性别平等
学校相关体育政策要能体现出性别平等,首先政策制定前要有性别评估,主要包括性别的统计,预算和审计,优化女生体育参与的途径,协调保障激励机制,以保证体育资源合理有效的分配;其次政府和学校要承担性别平等政策的主体责任,使其工作、督查、讨论、研讨常态化,建立学校体育性别平等委员会。
3.4 唤醒利益主体意识,重塑性别认同
在学校体育实践中真正做到男女平等,必须要唤醒相关利益主体的性别意识。首先通过宣传培训使管理者形成正确的性别意识观,从上层来改变目前的窘境;其次体育教师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主体,要树立正确的两性观,从而为男女生创造公平的体育实践环境;最后要加强两性自身的正确性别观教育,尤其要加强女生“自信、自尊、自强”的教育,鼓励她们摆脱传统的性别观,勇敢地投身学校体育实践。
[1]周小李.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教育传统及其超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
[2]汪全先,王健.我国学校体育性别问题的根源及其消解[J].体育学刊,2017,24(2):85-90.
[3]胡晓红.教育公平视野下对“男孩危机”的性别解读[C].性与性别研究(第4辑),2011:118-127.
[4]熊明生.体育运动影响性别角色的调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6(4):47-57.
[5]汪改英.陕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4.
[6]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7.
[7]陈至立.深入开展先进性别文化研究,为社会主义文化法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J].妇女研究论丛,2012( 6):5-7.
[8]李晓广.论传统中国性别政治关系的制度演进——一项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1):91-98.
[9]梁恒.关于侵害中学生体育权利行为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
[10]杨霞.性别公正:先进性别文化的价值诉求[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2) :14-18.
Research on Gender Issues in the Practice of School PE
HE Kang
(Jiangsu Open University, Nanjing 210017, Jiangsu, China)
2017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名称:身体社会学视野下的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0584。
何康(1978—),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