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新趋势
——基于我国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之比较

2019-11-25弯渊媛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9期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竞技

弯渊媛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1 研究背景

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体育比赛,同时也是通过竞技体育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奥林匹克知识、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与理念的重要方式。奥林匹克教育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顾拜旦,他期望通过体育这样的一种特殊形式,激励青年从普法战后创伤中走出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奥林匹克教育计划自20世纪80年代就被国际奥委会所提出,国际奥委会希望在每个奥林匹克举办国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到20世纪90年代,每一个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国和主办城市都要在学校准备和实施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并且要求编制学校教材。

2 我国的奥林匹克教育计划

2005年,北京奥组委和教育部共同颁布了《“北京2008”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拉开了我国政府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序幕。在此之前,我国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主要依靠民间团队来组织。这次奥林匹克教育活动是首次在东方文化传统背景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同时教育活动的参与人数也达到了奥林匹克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此外,还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北京模式”,留下了丰富的奥林匹克教育遗产,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我国冬季项目起步较晚,人们对于冬季运动的知识和认知较少,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于冬季运动的熟悉程度远不及夏季运动。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国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十分必要,借助北京2022年冬奥会这一平台和契机,向广大中小学生普及冬季奥林匹克知识和理念,可使中小学生真正了解冬季运动项目和冰雪文化,养成冬季参与冰雪运动的习惯。2018年2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冬奥组委印发《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冬季奥林匹克教育也正式开展了起来。

3 北京奥运会与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比较

3.1 办赛理念的差异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看法和观点也在不断地改变,也因此导致了赛事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变化。2008年北京首次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办赛理念,2008年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设计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办赛理念产生的。然而2022年北京再次举办奥运会,在2008年奥运会基础之上提出了“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理念。2022年北京冬奥会理念更注重以人为中心,重视民众共同参与以及成本的控制。2022年冬奥会在四大办奥理念基础之上,提出的首要任务便是要让奥林匹克点亮青年梦想,办赛理念的丰富与转变,也影响着人们对于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认知和理解。

3.2 目标的差异

2022年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相对于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在目标方面有了明显的差异。(1)2022年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目标重视大众参与,是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之下,整个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紧紧围绕着3亿人上冰雪的总目标,尤其关注中小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这不仅有利于青少年自身学习和掌握冬季运动技能、理解冬奥会精神,而且有利于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推动了体育强国的建设。(2)2022年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目标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在当今社会,中小学生体质逐渐下降,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在中小学生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参与体育活动的中小学生比例不断下降。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实施,是提高中小学生体育兴趣、参与体育运动最好的平台和契机。中小学生在参与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养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这对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十分有利,这也是奥林匹教育计划的最本质和最重要目标。(3)2022年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目标重视奥林匹克教育遗产。随着国际奥委会的不断改革,尤其《国际奥委会2020议程》的提出,国际奥委会对于奥运遗产和奥运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视。因此,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中,也把形成丰富的奥林匹克教育遗产作为其重要任务之一,将奥林匹克教育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常态化内容,避免奥林匹克教育只在奥运会举办期间开展、在奥运结束之后停滞的现象,

3.3 实施范围的差异

冬季运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国冬季运动开展主要在北方地区,冬季运动对于自然环境要求较高,尤其是雪上项目,具有区域性,因此我国冬季运动实施范围其实是受到一定限制的,但如何在没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的推广活动,也是各个国家和城市举办冬奥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同2008年的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相比较,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中实施范围覆盖面更广,受益对象更多,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也不局限于主办和协办城市之间。2008年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实施范围主要是在奥林匹克主办城市和协办城市的中小学生中,而2022年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不仅在主办城市周边,并鼓励南方地区积极开展冬季运动,使更多的中小学生可以感受冬季运动的魅力,在参与体育运动中感受奥林匹克的价值和理念。同时,为了让南方地区的中小学生也能体验冬季项目的乐趣,设计开展了一些陆上冰壶、旱地冰球等形式各样的活动,鼓励各地区根据其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也扩大奥林匹克教育的实施范围和数量。

3.4 组织和实施机构的差异

2008年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组织机构为奥组委和教育部,2022年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组织机构方面增加了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总局的加入,意味着奥林匹克教育将不仅仅涉及教育这一领域,而在于通过体育运动的形式,发挥出奥林匹克的教育功能。这一变化是国家对奥林匹克教育认知的重要变化,也在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可以明显看出。计划中鼓励举办运动竞赛,鼓励中小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术,从而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3.5 教育文化活动内容的差异

奥林匹克教育文化活动是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主体内容,我国2次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在教育文化活动有许多共性之处,可以说2022年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继承和发展了2008年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内容,2次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也有各自的独特性,存在许多差异。

从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来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增加了冬奥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以及发挥竞赛的带动作用,活动形式也较为丰富多样。我国对于冬奥会的了解远不及夏季奥运会,对于冬奥会的理念、精神,冬奥项目和项目规则等的认知较少,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冬奥会的举办,是中小学生了解冬奥知识、理念,感受冬奥会精神的重要契机,通过相关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可使广大中小学生了解冬奥会、感受冬季项目的魅力,从而爱上冬季运动。同时,大量开展冬季运动项目赛事系列活动,鼓励中小学开设冬季运动课程,组建冬季项目的参赛队伍,可吸引更多的中小学生参与到冬季运动中来,达到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项冬季运动项目的技巧和技术。在2022年计划中,还专门强调了奥林匹克青年营的重要价值。从国外经验来看,奥林匹克青年营是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然而在2008年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中,缺少对奥林匹克青年营的规划。2022年计划中奥林匹克青年营主要以初中生作为实施主体。

国际交流也是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部分。奥林匹克运动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世界公民。奥林匹克运动是最具包容性的文化活动,在奥运会的赛场上,种族、性别、年龄、肤色、背景等不同的人同场竞技、公平竞争。正是由于奥林匹克运动这样教育性和包容性的特点,奥林匹克教育格外看重合作与交流。在2022年计划中,不仅认识到了国际交流开展的重要性,继续坚持“同心结”主题活动,更值得称赞的是认识到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流同样重要,积极开展城际中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2022年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更为重视全社会的参与,期待通过举办冬奥会,发挥社会力量在奥林匹克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要将冬奥会的成果都作用在青少年的身上。社会参与是解决在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场馆不足、经费不够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4 我国奥林匹克教育新趋势

4.1 与竞技运动融合的趋势

奥林匹克教育价值在中小学生得到广泛传播,必须重视竞技运动,与竞技运动相融合。同2008年相比较,如今的奥林匹克教育计划认识到了竞技运动在奥林匹克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和价值,在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中也始终强调通过组织竞技比赛,让青少年选择自己喜爱、感兴趣的冬季运动项目,并熟练掌握一两门冬季运动项目的技术、技巧,完善人格和气质,培养意志品质,感受冰雪文化,理解冬奥精神。奥林匹克教育与竞技运动相融合这一新趋势,不仅仅是奥林匹克教育回归本质,符合奥林匹运动设立之初的内涵,而且也符合了国际体育发展大潮流和大趋势。许多奥林匹克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就是深刻认识到了竞技运动的重要性,如英国就有通过竞技体育来完善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的传统和理念。因此,奥林匹克教育通过与竞技体育的融合,可鼓励青少年参与到冬季运动竞赛,提高运动水平,也能促进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理念和价值观。

4.2 奥林匹克教育可持续的趋势

奥林匹克教育是每个主办城市和国家必须开展的教育文化活动,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部分。然而奥林匹克教育不应只是在奥运会筹办和组织期间开展的活动,如何在奥运会举办之后形成一个常态化的教育模式,是每个主办城市和主办国家都关注的重要议题。我国2008年奥林匹克教育计划虽然提出了要将奥林匹克教育纳入学校体育常规教育之中,但其仍然缺乏持续性和长久性,不少学校在奥运会期间积极开展各种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奥运会之后就戛然而止。因此,在2022年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中也着重强调了要形成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的目标,将奥林匹克教育取得的丰富成果形成固定模式,真正让奥林匹克教育成为学校体育的常态教育内容。

4.3 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趋势

全社会共同参与是目前奥林匹克教育体现出的新趋势。2022年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从理念到目标再到具体教育文化活动内容,都体现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趋势。在共享奥运理念的指导之下,举办奥运会已经不再是政府一家之事,而关系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要将举办奥运会取得的成果真正普及到人民的身上,真正调动起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对于奥林匹克教育更是如此,要调动体育社会组织、体育企业等参与到奥林匹克教育的活动中的积极性,为奥林匹克教育活动提供良好的资金、场地、器材等支持,同时也要使得广大青少年真正地参与奥运会的筹办和组织,如参与奥运会志愿活动,参与吉祥物的征集等。从2022年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来看,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5 结 语

竞技运动在教育中的独特价值被重视,奥林匹克教育的可持续性也被提上日程,同时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到冬奥会的筹办和组织中来。奥林匹克教育展现出的新趋势,一方面符合了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方向。因此,2022年我国奥林匹克教育需要切实落实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内容,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形成丰富的奥运遗产。

猜你喜欢

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竞技
我国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挑战及应对
竞技精神
我国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的热点与发展特征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花与竞技少女
竞技体育
“变现”奥林匹克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