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机构少儿围棋培训难点与对策研究

2019-11-25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3期
关键词:棋院对局机构

陈 宇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325)

1 少儿围棋培训现状

1.1 环境良好,市场规模庞大

围棋作为中华国粹之一,千百年来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群众基础。近几年,媒体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报道围棋赛事,“古李十番棋”“人机大战”纷纷走进人们的视野。从2013年开始,中国棋院携手中央电视台,每年举办“贺岁杯围棋赛”,参赛棋手均为中、日、韩顶尖高手,凭借央视的影响力,在国内迅速培育出众多的棋迷。2017年,围棋作为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的群众比赛项目之一,通过电视及网络转播,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我国围棋市场也处于上升期。2009年时,《中国围棋年鉴》中估算中国围棋人口约为2500万人,而到了2014年6月,已经增长至3000万人左右。少儿围棋培训越来越被学生家长重视,参与各地业余围棋比赛的人数不断增加,2015年中国棋院发放的段位证书达近20万张,且发放数量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可以说,目前少儿围棋培训需求较大,围棋培训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1.2 竞争激烈,中小机构繁多

随着围棋培训受到家长的关注,很多培训机构开设了围棋课程,目前全国围棋培训机构已经超过2万家,这其中有一些机构原本就处于小学、幼儿园周边,地理位置优越,因此得以吸引很多家长前来问询,报名的学员中有很大一部分目前正在该机构学习其他课程。而另外一些则是看好围棋市场的前景,在学校、幼儿园周边新成立的围棋培训学校,通过打造优质的内部环境吸引潜在的新学员。无论是综合培训机构增设围棋课程,还是新近成立的培训学校,二者与实力、条件雄厚的围棋棋院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很多机构都将上课地点设立在主流棋院尚未覆盖的学校附近,这也加剧了中小机构对围棋培训市场的竞争程度。在此情况下,很多机构为了尽可能扩大其围棋课程的影响力,不得不与其他竞争对手打起了“价格战”,甚至不惜亏本也要把学员争抢过来,导致很多机构无法坚持下去,这种恶性竞争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围棋培训之火热、机构竞争之惨烈。

2 中小机构开展少儿围棋培训的难点

2.1 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性不强

师资力量的强弱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水平的高低,而随着围棋培训的深入,不同类型的培训机构均感受到围棋教师资源的匮乏是一大难题。发展初期的围棋棋院(或围棋学校),其创始人大都具备围棋领域专业资格证书且围棋水平较高,可是一旦准备扩大规模,班级的增加不可避免,这时一两人的时间、精力显然无法完全满足所有的班级,教师团队也需要补充。目前社会普遍缺乏围棋教师,围棋教师数量难以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很多机构的教师年龄结构普遍偏高,中年围棋教师虽然经验丰富,不过毕竟精力有限,所以年轻教师是更好的选择。可是,目前年轻围棋教师的缺口更大,即使有热爱围棋的年轻人加入教学领域,但由于没有在围棋方面经过系统学习,在教学方面难免会出现偏差,最终也会影响教学质量。而增设了围棋课程的中小文化(艺术)培训机构,其师资力量更为缺乏,而且部分围棋教师仅仅会下棋,没有参加过正规学习,也没有教学经验,更有甚者教棋只是为了娱乐,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导致教学进度缓慢或陷入停滞状态。有些围棋教师兢兢业业,奔忙于数个中小机构,经验丰富,但其在很多方面的确存在专业性不足的问题。以上现象凸显了当下围棋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中小机构往往很难找到有专业资质且较为年轻的围棋教师,为了保证盈利只能无奈选择一些围棋爱好者作为教师,这样情况下更换教师比较频繁,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也因此逐步降低。

2.2 教学模式僵化,实战能力不足

在少儿围棋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围棋技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环境下,大多数中小机构教学模式并不成熟,其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方法,即教师在教学棋盘上讲解,使学生理解具体招法并让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对弈。这种方法并不是一无是处,在启蒙阶段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下棋技巧,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部分学生会觉得围棋枯燥无味,产生厌学情绪,最终导致其围棋水平无法提高。这一点充分反映在各地举办的少儿围棋级位赛、段位赛中,表现不佳的棋手往往是因为其应变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来的结果。

2.3 各类兴趣班繁杂,围棋面临竞争

不仅是围棋,近年来整个少儿培训市场都呈现出火热的态势。在这样的现状下,很多家长为了寻找孩子的兴趣点,会让他们参加不同种类的兴趣班,围棋培训不可避免地要被拿来和其他少儿培训课程作对比。很多艺术培训课程,学生可以通过短期内高强度的重复练习,展现出阶段学习的成果。而围棋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仅需要教师耐心的教导,而且学生的自我思考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启蒙阶段看不到明显的进步是很正常的现象。可是,很多家长没有充足的耐心,认为围棋培训也能“走捷径”,在看不到孩子的进步后,家长就中断了他们的课程,转而把精力投入到其他兴趣班。这样一来,学生学到的围棋知识就会慢慢遗忘,围棋培训的目的也就无法达成。这也间接导致围棋培训机构流失率偏高,严重影响了后续的教学进度和分班情况,经济效益损失明显。

3 中小机构围棋培训的发展对策

3.1 加大招聘力度,积极组织参加资质培训

鉴于围棋教师数量不足的现状,各围棋培训结构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发布招聘信息。由于中小机构竞争力不强,对专业人才吸引力有限,各机构可以欢迎更多不同行业(如幼教)的年轻人进入围棋教学的领域。可以预见,未来围棋培训市场将会持续火热,而年轻教师形象更好、更具亲和力,因此培训机构也应积极改变年龄结构,加速教师团队的年轻化进程。

围棋教师的质量是困扰培训机构的核心问题,由于很多教师并非从小接受围棋教育,所以培训机构可以要求围棋教师达到一定的棋力,并且具备一套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人打着围棋高手名号捞金的情况。如果是专业背景的棋手创立的棋院,则可以为年轻教师提供学习机会,提升其围棋水平,这样在教学中整个棋院的教学风格、教学用语在无形中都会得到统一,学生也能受益。

3.2 围棋教学与多媒体结合,加强对局练习

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围棋的兴趣,目前很多培训机构都购买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没有运用到围棋教学中。实际上围棋教学也可以与多媒体紧密相融,使用笔记本电脑,通过投影仪教学,可以在电脑上练习题目。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也可以更好地传授技巧,使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围棋练习题目的选择也应具有梯度性,难易结合,教师讲解的语言也要通俗易懂、富有趣味,这样学生才能学懂解题原理。

多媒体不仅能运用于教学,在对局练习方面也有着很大的作用。对需要提升棋力的学生来说,直接和对手面对面下棋是最好的方法,但是中小机构往往受限于规模,围棋学员水平不能形成梯度,所以有时同班学生之间对弈没有锻炼的价值。而现在很多公司都在手机、电脑端开发出了围棋对局软件,实际上是提供了更多和同年龄段、同水平层次的棋手对局的机会,在这些平台对局的锻炼价值极高。首先,多媒体对局可以强化启蒙阶段学生对规则的了解,如禁入点、打劫的走法,这些在棋盘上对弈时很容易出错的问题,因为围棋软件的程序设计,所以无法落子,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而然就能理解正确的走法。其次,在收官阶段,尽管教师反复强调,但对部分学生来说很多细小的官子仍不能完成,而在网络对局中,对局中的对手很可能就会因此得利,这会迫使学生主动思考,寻找棋局中未完成的部分,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最后,对局软件可以培养学生的大局观,目光放得更长远,对“目”也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3.3 完善招生模式,增强服务意识

面对层出不穷的培训班,围棋培训机构只有完善自身才能立足。在招生方面,各培训机构应建立一套完整的价格体系,根据学生的棋力水平,将他们分至不同的班级,不同阶段的班级收费标准也应不同。根据实际情况,各培训机构也可以实行一定的优惠活动,以此提升在社区的影响力。学生在级位、段位赛中取得过优异成绩的,可以在招生活动中反复宣传,以此吸引更多的学生报名。

除此之外,中小培训机构还应增强相应的服务意识,如对家长没有时间接送的学生在课后进行托管、传统节日来临时灵活调整上课时间、定期组织报名参加当地少儿围棋比赛等。服务的质量尽管和学生围棋水平的提升没有直接联系,但是一个充满欢乐、安心舒适的环境更容易让学生对培训机构产生亲近感,这对接下来的续费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4 结 语

少儿围棋培训正经历一个黄金时代,但是在规模庞大的市场下,围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仍存在很大不足。作为中小围棋培训机构,应把师资力量的构建作为首要任务,定期组织参加围棋领域相关的专业培训,同时更新教学方法、提升服务水平,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并发展。最后,培训机构不应在围棋项目上打恶性价格战,围棋归根结底是一个体育项目,培训机构应把围棋的教学放在重要位置,这样围棋项目才能真正在少年儿童中普及发展。

猜你喜欢

棋院对局机构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第29届欧洲象棋锦标赛对局选评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赵国荣先胜吕钦
六月概述
何去何从
昭和围棋风云录
棋王赛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