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健康第一”理念

2019-11-25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3期
关键词:健康第一体育运动体质

王 领

(安徽省淮北市东山路学校,安徽 淮北 235000)

1 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体育课程是中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体育课程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出台了多项政策用来指导中学体育教学工作。经过近70年的风雨兼程,我国中学体育教学取得了蓬勃的发展,这是我们值得肯定的。然而,我们也看到,近年来我国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并不乐观。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既有学校的原因,又有学生自身的原因,还有学生家长的原因及其他外部原因,但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其结果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在中学教学体系中,体育课可以说是唯一一门能够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课程。作为中学体育教育者,应当具备强烈的健康意识,将“健康第一”作为体育教学首要贯彻的理念,对目前实施的体育教学内容、方法、模式与评价等进行探索创新。

2 体育运动对中学生健康的影响

体育运动对中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从身体健康方面来看,中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改善自身的身体形态,如身高、体重,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等体能素质,能够增强中学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运动系统的机能等。从心理健康方面来看,中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能够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能够形成坚强的毅力,纠正懒散、拖延的毛病;能够培养果敢、自信的心态;能够发展同情心、同理心、诚心与爱心;能够提高思维能力、反应能力、记忆能力等。从社会健康方面来看,中学会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能够培养中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培养他们尊重规则、尊重队友、尊重对手的良好品质;能够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能够培养培养他们的角色意识,从体育道德层面拓展到其他职业道德等。 综合而言,体育运动对中学生健康具有很大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中学体育教育者需要在体育教学中积极贯彻“健康第一”理念,并将“健康第一”作为一切体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中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储备力量,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民族的振兴与国家的繁荣富强。中学体育教学贯彻“健康第一”理念,是新时代中学体育教学理念改革的重要要求。

3 “健康第一”理念指导下的中学体育教学

3.1 注重体育教材中关于“健康”的知识解读

在以往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偏重对学生讲解教材中的体育运动理论与各项运动项目技能。原因是因为长期以来中学体育考试与测验都是以学生的体育运动成绩为主要考核标准。固然,这能显著提高中学生的运动能力,但这也极易造成体育教师盲目追求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提高而忽视学生的健康,给学生带来疾病或损伤。基于此,体育教师应转换观念,向学生详细解读体育教材中的健康知识,包括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作用、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体育运动对社会健康的作用等。体育教师要善于结合运动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等学科知识向学生多方位地讲解体育运动对健康的影响。这样,学生就能进一步理解体育运动的价值,从而提高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对体育教师而言,无疑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2 根据中学生特点,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中学生年龄大多为13~18岁,他们活泼好动、喜欢自由、刺激与新鲜事物,希望表现自己、证明自己。然而,很多中学生由于身体状况、成绩等有自卑、胆怯、焦虑等心理。另外,由于缺少磨炼,面对困难与挫折时经常选择逃避。这些特点有些会对中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体育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特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证明,游戏法、竞赛法、案例法、对比法都能够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并能有效促进学生健康。例如,游戏法是用游戏的形式组织教学的一种方法。相比传统体育教学,游戏法能够营造一种轻松、自由、愉悦的教学氛围,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与教师的沟通多了,体育教师的教学就更加高效,学生的健康水平提升就更为快速。

3.3 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以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推动学生健康发展

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大大拓展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具有相同体育爱好的学生在俱乐部中学习,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实现共同提高。相比传统体育课堂教学,在体育俱乐部中,体育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而非“主导者”。在俱乐部运作中,体育教师应鼓励俱乐部成员积极开展关于“体育运动与健康”的研究,并鼓励他们在日常训练、体育表演与体育竞赛中总结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中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娱乐时间较少,体育俱乐部的设立能够有效释放他们的学习压力,在提高他们运动技能的同时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

3.4 加强体育运动卫生保健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加强体育运动卫生保健教育,这是保障学生顺畅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工作。长久以来,国际重大体育赛事中出现的比赛项目都是竞技体育项目,如田径运动、各种球类运动、游泳运动与冰雪运动等。受体育大赛影响,我国绝大多数中学也以竞技体育教学为主。既然是竞技,就有很强的对抗性,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身体发育还未成熟,在学练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如骨折、扭伤、擦伤等,这些损伤都对学生的健康带来危害。基于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体育运动卫生保健教育,让学生了解产生体育运动损伤的原因,了解各类运动损伤的特点与处理措施,了解体育运动损伤的预防对策等。另外,体育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运动营养学知识,让他们了解各类营养素的概念与特点,了解各类体育运动训练所需的营养,了解什么是健康饮食,了解肥胖的形成及如何通过体育运动科学减肥等。

3.5 做好体质健康状况测试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学校应根据教育部和体育总局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学校领导要科学制订测试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目的测试工作。体质健康测试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坐位体前屈、50 m跑、立定跳远、肺活量体重指数、1000 m跑(男)、800 m跑(女)、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等项目。体育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然后在“健康第一”理念的指导下,有的放矢地制订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为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另外,学校要科学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为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干预、研究与决策的依据。

3.6 注重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在学校,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提高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健康促进作用,学校应通过“家校合作”的形式,实现学校体育教学与家庭体育教学的协同发展。学校应定期邀请学生家长到校进行沟通交流,询问学生放学回家后是否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经常参与哪些体育运动?在体育运动遇到了哪些问题?等等。另外,为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还应向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饮食状况。体育教师要向学生家长真实汇报学生在校内的体育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与学习成绩等。总之,体育教师要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运动能力提高与健康发展。

4 结 语

体育教学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应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理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注重体育教材中关于“健康”的知识解读;根据中学生特点,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以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推动学生健康发展;加强体育运动卫生保健教育;注重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健康第一体育运动体质
体育运动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让体育课堂唤醒学生的生命本色
呆呆和朵朵(13)
我的“健康第一”体育教学观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体育教师角色的思考
论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