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文化研究中“武术”一词定义的变迁
2019-11-25王晨
王 晨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定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武术定义是理性思维的结晶,是对武术本质的抽象概括。[1]了解武术定义的变迁历程,对武术定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阐释,这对武术的未来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
1 “武术”一词的由来
“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南朝刘宋颜延之的《皇太子释奠会作》:“偃闭武术,阐扬文令。”[2]该句意为停止军事活动,提倡文事。这里的“武术”指代军事武力,与现如今的武术却大不相同。
清末民初,在 “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救国口号下,催生了武术救国的 “尚武精神”。在这一时期 “武术”作为自卫强身之术专有的名词,开始使用。到了民国时期,“武术”一词出现了两个称谓:“武术”与 “国术”,其原因是当时国术馆馆长张之江等人向政府提交改 “武术”为 “国术”的申请,形成两 “术”并用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武术”一词进行规范,并正式正名为“武术”,一直沿用至今。
2 不同时期武术文化研究中“武术”定义的论述
2.1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武术”定义论述
对“武术”一词定义最早的是在1932年颁布的《国民体育实施方案》:“国术,原我国民族固有之身体活动方法,一方面可以供给自卫功能,一方面可作锻炼体格之工具”。[3]50年代,《关于武术性质问题的讨论》中对武术的定义是:“武术是民族形式体育的内容之一。具有健身、技击、艺术的成分。它是锻炼身体,发展身体素质,培养思想品德,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运动工具”。[4]
综上所述,强调武术的自卫性及健身性是这一时期武术定义的着重点。不足之处在于,只看到了武术的外延特征,即武术的自卫性及健身性,而未揭示其内涵特征。同时,这一时期的定义存在认识混乱的现象,未能清晰的认识武术的定义及概念,将两者混为一谈。
2.2 20世纪60至80年代“武术”定义的论述
20时期60至80年代,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关于武术定义的论述。1961年首次出版的体育院系武术教材对武术的定义是:“武术是以拳术、器械套路和有关的锻炼方法所组成的(民族)形式体育”。[5]
1978年在第二版本的武术教材中对武术的定义界定是:“武术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动静急徐、攻守进退、刚柔虚实等矛盾相互转换的规律进行格斗或编排的徒手与器械套路的演练”。[6]
1988年全国武术专题论文研究会上对武术的文字定义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7]
综上所述,这一时期关于武术的定义开始强调其本质特征,即武术的技击性,同时对武术的运动形式也有了清晰的界定。武术定义逐渐走向成熟,其传统性、文化性被显现出来,武术成为了传播中华文化的载体。但不足之处在于,有关武术的功法却并未在这一时期显示出来。
2.3 20世纪90年代至今“武术”定义的论述
2005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武术》中指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8]
2008年《武术》一书中指出“武术是以传统理论为基础,以攻防技术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功法运动、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9]
2009年7月,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在河南登封召开武术定义和武术礼仪研讨会, 会上对武术定义予以重新修订。修订后的定义为:“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 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 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10]
2010年周伟良在《武术概念新论》中指出“武术是以套路、格斗及功法为内容,并体现中华民族技击之道的传统体育活动”。[11]
综上所述,这一时期的武术定义突出了武术的理论基础,从文化学角度来定义武术,但这一理论基础却显得有些狭隘。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并非只吸收了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借鉴融合了西方优秀文化,所以,以此作为武术的理论基础,显得有些狭隘。
3 影响“武术”定义变迁的因素
科学的武术定义需要有科学的武术理论来指导,武术的文化研究为武术定义的界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伴随社武术文化研究的发展变化,武术一词的定义也随之而改变。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其定义变迁历程中,主要受社会变迁、社会需求以及武术价值观念转变的影响。
马克思指出:“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2]武术定义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产物,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一定的社会条件,继承了过去武术定义的某些特质,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武术的新定义。
20世纪30至50年代,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防身自卫,保家卫国是这一时期的首要任务。武术作为一种固有的身体活动方式,人们需要武术来防身自卫,强身健体。武术的自卫性及健身性则成了武术定义的关键。就武术价值观念来说,在这一时期,武术只是一种工具,用来防身,用来保家,用来健体。人们更多地看到的是武术的外延功能,未能清晰地认识武术的本质特征。
20世纪60至80年代,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西文化的交流让西方竞技文化传入中国,武术的技击性被显现出来。为了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人们需要武术成为与外界文化交流传播的载体。就其价值观念来说,武术在这一时期由健身工具转变成了传播载体,武术的技击性、传统性及文化性,被显现出来。武术的本质功能也被挖掘出来,其技击性的内涵在定义中得到了体现。武术的定义在这一时期逐渐走向了成熟。
20世纪90年代后,武术不再仅仅是一种传播载体,而转变成了一种文化符号,象征着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角色的转变,赋予了武术以新的价值功能,其内涵也得到了丰富。在对武术的定义中,更加突出了武术的文化性与传统性,将其文化特性作为理论基础,使其更具有民族内涵。
4 对“武术”定义变迁的思考
4.1 “武术”定义存在的不足
(1)武术定义与概念相混淆。1979年出版的《辞海》一书中指出“定义是指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即指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概念是指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13]武术定义与武术概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在对武术定义的论述过程中,不少学者将武术概念与武术定义相混淆。所谓的武术定义是对武术这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阐释,是对武术概念所下的定义。研究发现,多数学者在表达武术定义时容易张冠李戴,将武术概念视为武术一词的定义,未能清晰的分辨两者间的关系。
(2)武术定义侧重于“内容—形式”说[14],对其内涵认识不足。从1932年颁布的《国民体育实施方案》中,第一次对“武术”这一概念下了定义,武术定义的变迁,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对武术定义的界定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在20世纪30至50年代中,人们侧重于武术的外延功能,即自卫性与健身性;20世纪60至80年代,人们虽认识到了武术技击性这一本质特性,看到了武术的文化性及传统性,但对武术定义的界定中,更多的是对武术外部表现形式的陈述,在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人们在对武术定义的论述中,虽添加了武术的理论基础,但仍侧重于武术的外部表现形式。研究分析这三个时期武术定义的变迁,可发现,在对武术定义的论述中,侧重于“内容—形式”说,而对武术本质的特征,却未有清晰明确的说明。
(3)武术定义越来越向现代化接轨,偏离了其本质的特性。受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观,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使武术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从而更好的走出国门,在处理武术继承与发展关系时,正如温力在《武术与武术文化》一文中指出:“由于武术基本理论研究的停滞,在武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上,过分地强调了发展,忽视了继承,特别是对武术技击特点的继承”。[15]武术的技击特点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在此基础上,有些人丢掉了武术原有的竞技系统,将套路演练说成竞技,使得武术失去了本该具有的特质,偏离了其应该发展的轨道。理论来源于实践,武术技击特点的改变,对武术的理论研究也会造成影响,武术的定义也随之而发生了改变。武术的竞技特点偏离了本该发展的轨道,与现代竞技体育项目相接轨,而其定义也随之偏离了本质特质。
4.2 武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保留武术原有特质的基础上,探索武术发展新形式,促使武术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叶朗先生曾经说过“传统是一个发展的范畴,它具有由过去出发,穿过现在并指向未来的变动性。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传统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变化,它的原生文明因素由于吸收了其他文化的次生文明因素,永无止境地产生着新的组合、渗透和裂变”。[16]武术作为一种优秀传统文化,既牵连着过去,又关乎着未来,随着历史的变迁,其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形式不断得到改变。探寻武术发展新形式,保留武术本质特性,使武术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
在正确的武术价值观念下,使武术朝着商业化方向发展。武术商业化是武术文化大众化的有效途径,通过武术商业化可以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武术中去。然而若对商业武术没有很好的把控,则会导致武术变质,失去其本身的特质。商业武术传播可以说是武术发展的一个分支, 但商业武术的“价值底线”却需要“把关人”坚守。[17]正确的武术价值观念是武术朝着商业化方向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武术的传播者需要保护武术的精神文化,坚守武术的道德底线。
武术定义科学化需要有科学的武术理论作指导。武术的文化研究为武术一词定义的界定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不管是武术的外延特征还是其内涵特征,在武术的文化研究中都得到体现。科学的武术文化研究,为武术定义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使其定义更加科学合理。
5 结语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武术产生于生产力, 经济基础推动着武术的发展, 上层社会的发展走向引导者武术的发展方向。[18]文章以不同时期武术文化研究为向导,分析研究武术定义变迁历程、影响因素、存在不足及发展趋势,具体如下:
武术定义变迁历程从20世纪30至50年代,武术定义侧重于武术健身性及自卫性;20世纪60至80年代,武术定义突显其传统性及技击性;20世纪90年代至今,武术定义突显出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性。
武术一词定义的变迁主要受时代变迁、社会需要以及武术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了武术以不同的价值内涵,扮演了不同的社会角色,由最初的自卫工具转变为传播载体,继而又转变为文化符号,“武术”一词的定义也发生着变化。
从武术文化研究中发现,武术一词的定义存在以下几点不足,即:武术概念与武术定义相混淆、武术定义侧重于“内容—形式”说,在其内涵上认识不足、以及武术定义越来越向现代化接轨,偏离了其本质的特性。
要想使武术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在保留武术原有的特质上,使武术朝着多元化、商业化方向发展,运用科学的武术文化研究理论,对武术定义有一个科学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