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类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11-25任静马嘉旭北京师范大学

灌篮 2019年9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身体素质体育教师

任静 马嘉旭 北京师范大学

体育课程是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我国中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得到体能锻炼的同时,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并在此过程中能够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但是从当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存在很多的问题,并不符合现代中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需求。采取分类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体化差异,是当代中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

一、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重点错误

在中学阶段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进行体能锻炼,使学生通过体育课堂的学习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是在现阶段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更多注重的是体育技能和知识的传输,这种教学手段虽然能够完成短期内体育的教学目标,却忽视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长期锻炼。最终达不到真正的中学体育教学目标。

(二)重视程度不足

中学阶段与小学阶段相比,文化知识学习任务较重,面临较多的考试和升学压力,这就导致中学的体育课堂在很多时候成为一种摆设。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体育课堂不够重视,更甚至中学的体育课堂被其他学科占用,完全忽略了体育教学的作用。由于对体育课程的不够重视,也导致中学体育教学困难重重。

(三)考核评分方式不合理

每个学生在生长过程中,身体素质存在个体差异。在体育课堂中,可能有的学生对这个体育项目感兴趣,有的学生对那个体育项目感兴趣;有的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特长和优势,有的学生在那个方面表现出特长和优势。但是就目前我国中学体育的考核评分来看,并没有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不同的考核,而是采取统一的考核标准。体育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这种一刀切的考核评分方式,只是单纯地完成了体育教师的教学目标,而失去了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

二、分类教学及其对中学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性

(一)分类教学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中学体育教学一般是按照,教师设定一定的体育项目,学生针对教师设定的项目进行训练或者考核。但是由于不同学生先天身体素质和后天生长环境的影响,产生个体差异。他们在体育方面的特长和优势,以及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均不相同。针对这一情况,为了充分尊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及适应现代教学环境的要求,采取分类教学是现代中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学体育教学采取分类教学,是体育教师以国家规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为指导的前提下,根据所在班级学生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训练。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分类教学,才能真正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体育教师合理的指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同时分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分类教学对中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作用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目的是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采取分类教学模式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合理的体育锻炼。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体育课堂相比较文化课堂来讲,会消耗更多的体力,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

由于在中学教学中,体育不属于升学的必考科目。因此一直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再加上体育考核评分采取一刀切的模式,让很多学生对体育课堂失去了兴趣。中学体育教学采取分类教学模式,就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进度和考核标准。但是教学内容必须从学生的真正需求和兴趣出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锻炼的兴趣。

三、分类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科学合理分组

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类教学的重要基础,就是根据学生在身体素质上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分类教学应用的最初阶段,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实际情况,把水平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由于水平接近,各个同学之间更有共同语言,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可以把水平差别较大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主要是通过与不同水平学生的交流,较快的提高体育水平。比如说在进行乒乓球课堂教学时,体育教师通过观察学生乒乓球练习时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水平进行评估,比如说动作的规范性和协调性,然后把水平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进行练习,水平相当的学生可以相互探讨打乒乓球时动作的要领和规范,交流起来更有共同感,有利于水平的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把水平相差较大的学生分在一组,目的是为了通过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提高学生的乒乓球技能和同学间的合作能力。

(二)适当增设体育项目

在中学体育分类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以外,适当的增设体育项目也是必须的。因为不同学生,先天的身体素质以及后天生长环境的不同,导致他们感兴趣和优势所在的体育项目也不同,如果体育课堂的项目太单一,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学生,无法在体育课堂得到应有的锻炼。所以,这就要求中学体育教师,在完成国家规定的体育教学项目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开设一些其他的体育项目,当然这些项目要建立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之下。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兴趣,而且能为学生创造更多锻炼的机会。比如说,网球是中学生普遍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但是网球并不是国家规定的中学体育教学项目,体育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体育教学安排,适当的增设网球课程,为学生提供练习网球的机会,增强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三)分层教学

中学生由于自身身体素质,后天生长环境等,造成不同学生之间存在身体素质、接受能力、心理素质等有一定的差异,这也会给中学的体育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分类法教学中采取对学生的分层教学,就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说在进行100米短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初步测试得之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科学的分组,对不同组别的学生,进行采取较为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100米短跑情况较好的学生,教师指导学生在跑步过程中学会利用三步呼吸方法,进行呼吸调节。而对于水平稍低的学生,则采用难度稍低的二步呼吸方法,进行呼吸调节。这样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在这种分层教学法中,可以有效地提高班级的整体教学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中学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整体体育教学水平滞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对中学体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分类教学是中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科学合理分组、适当增设体育项目、分层教学,最终达到分类教学的目的。希望通过分层教学的应用,最终能够提高中学体育的整体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身体素质体育教师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