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训练方法探究
2019-11-25刘枫天津市南开区全国重点乒乓球单项运动学校
刘枫 天津市南开区全国重点乒乓球单项运动学校
自从20世纪60年代我国发展乒乓球项目以来,乒乓球一直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其球体小,球速快,变化多,技巧性极强,考验运动员的体能以及对战术、技术的综合运用。相关数据显示,职业比赛中乒乓球球速可达到10-15米/秒,超高的球速对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击球技巧等各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更好的应对比赛,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训练的原则
乒乓球项目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具有对抗性强、运动节奏快、速度耐力要求高、反应机敏灵活等特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训练必须要将其同其生长发育规律相结合,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安排训练内容。这是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
二、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训练计划不够规范
制订训练计划是教练员工作中的关键一环。但是,大多数教练在制订训练计划时,仅从当前的情况出发,制订短期计划。这样虽然能保证训练贴合实际情况,但却缺乏大局观、长远意识。此外,部分教练在制定训练计划后却并不严格实施计划,盲目训练,缺乏章法。这样不仅会降低运动员训练的效率,而且会影响运动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缺乏训练后运动员的恢复措施
笔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很多乒乓球教练在制定训练计划时,非常注重运动员训练负荷的安排和训练方法的使用,但却往往忽视相应的回复措施。这样无法及时缓解运动员的心理疲劳与生理疲劳,极易导致伤病的出现,影响运动员的职业生涯。
(三)赛前短期集训未引起重视
所谓赛前集训,指的是运动员在临近比赛之前的一段时间,针对即将面对的对手以及自身的短板、不足之处进行的针对性训练。这一训练方式能够帮助运动员提前进入比赛状态,确保运动员的良好发挥。因此,赛前集训的训练方式得到了职业体育的青睐与认可。但这一训练方法却并没有在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训练中推广,这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三、如何做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训练
(一)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良好的训练计划能够帮助青少年运动员迈出坚实的第一步。首先,训练计划要清晰明确。训练计划的制定要从全局着手,制订大周期、年度训练计划,然后再根据教学的需要制订相应的周计划与短期计划。这样既保证了训练计划的长期性和全局性,也兼顾了计划的实施情况。其次,注意修订完善训练计划。训练计划通常反映的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很可能存在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教练员以运动员的实际训练状况为依据,不断修改完善训练计划,以确保训练效果。最后,重视赛前集训的作用。在比赛开始前的一个月内,根据比赛进行针对性练习,保证运动员良好的比赛状态。
(二)身体素质训练与技术训练相结合
对于一名出色的运动员来说,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湛的技术缺一不可。因此,针对这两项的训练就显得格外重要。首先,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一切技战术的基础。而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核心力量、反应速度与体能。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次,乒乓球是一项侧重于技术的运动,技术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针对运动员技术训练最为使用的一种方法叫做多球训练法。所谓多球训练法,指的是通过人力或机器的辅助,在一段时间内进行高密度的击球练习。这一方式不仅能够提升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还能对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进行训练,可谓一举两得。
(三)注重运动员战术与心理素质的训练
乒乓球比赛实际上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战术对于运动员来说同样重要。在乒乓球比赛中,常用的战术有强攻战术、控制战术、反攻战术偷袭战术等。运动员必须熟练掌握这些战术,才能在比赛中轻松得分并赢得比赛。
此外,这一年龄段的运动员大多处于青春期,心理素质不够高,极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发挥失常,最终影响比赛成绩。因此,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做好伤病预防工作
伤病可谓是运动员最大的敌人,其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的影响尤为严重。一次严重的伤病不仅会摧毁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更有可能对其日后的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做好伤病防护工作也是运动员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防范伤病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做好训练的后的恢复工作,确保劳逸结合,避免运动员超负荷训练;其次,对运动员的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其身体隐患,尽快解决,避免隐患恶化。
四、结语
孙中山先生曾说:“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人才的培养永远都是最重要、最艰难的任务。这句话对于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培养同样重适用。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训练工作的完善并非一日之功。这就需要我们全体从业者保持信心,共同努力,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