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定向运动课程目标设置研究
2019-11-25龚德明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
龚德明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
一、引言
定向运动这个体育项目最早起源于欧洲国家瑞典,由于地形的缘故,北欧国家多为山地地形,当地居住者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与自然环境进行融合,创造性地发明了定向运动这一运动项目。定向运动课程开设最开始的时候,并不受国人的喜爱,尤其是在1983年引入中国之初的前些年中,定向运动的发展历程极其坎坷,很多的学校只是名义上进行开设,其运行的效果极差,但是人们愿意参与冒险的体育精神和亲近大自然的好奇心使定向运动重新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在定向运动的开展过程中,参与者体力和智力的完美契合是这项运动项目最大的特点和受人喜爱的最大原因所在。
二、目前的定向运动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定向运动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最新研究表明,有一半学校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基本了解定向运动课程的基本规则和内容。还有20%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定向运动这个项目了解和体验定向运动内在的深厚文化底蕴并继承文化。有25%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课余锻炼的良好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有30%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处理紧急伤害事件。从以上的教学目标可以看出来,高校在制定定向运动课程教学目标时考虑的不够全面,没有一套清晰合理的供全国开设定向运动课程高校使用的教学目标。
(二)教师对定向运动课程目标的认识和期望
传统体育教学理念中,他们主要是被动承受知识的灌输,所以久而久之他们的自主实践能力就逐步下降。美国教育学家罗杰斯针对教师主体这一现象提出了“非指向性”的教学方式,其目的有意识的将教育教学活动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上。旨在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指引下,完全可以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求,来设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能够最大化的实现,这是大多数的高校教师所期望的。健身性作为体育项目首要的教学目标。相关的资料也表明,健身性的教学目标是首要目标。在调查的100名河南省高校定向运动教师中,认为健身性教学目标占据主要位置的占到18%。其次,认为使学生能够了解定向运动的基本运动规则的教学目标有13%。认为掌握运动技能和学习比赛方法的教学目标分别为18%和5%,体育项目的魅力所在就是通过运用实践锻炼的能力去体验运动的快乐,在调查的教师当中,有25%的教师认为体验运动快乐教学目标是最重要的,有11%的教师认为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重要的。以上的调查结果显示定向运动教师所认为的各类教学目标因人而异,各个高校的教学目标制定大多都是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场地规模来制定的,没有完全按照国家教育部文件精神制定,由于没有依据文件来进行编写,所以教学大纲会相对落后一些,出现了教学大纲和学生学习需求、教师教学分离的现象。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当前教育部关于定向运动的课程目标设置不统一,没有权威的文件通知,即使通知到各个省市的高校,也没有具体的落实学生学习目标这一环节。由于定向运动这门课程较为新颖,很多学校对于其开展不是很重视,先进的教学理念没有引入到中国高校,在学生问卷中定向运动文化特色和传承定向运动文化排在后面,分别达到16.47%和6.27%,而作为主办过北京奥运会的我们一直在高喊,“绿色奥运,文化奥运,人文奥运”,但是这两项教学目标在学生问卷中只有22.74%的体现,说明对于学生这个庞大群体来说,精神层面的传承还是重视的不太够。体育不仅仅是具备健身性和娱乐性,其教育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属性,通过体育实践,对人进行文化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的调查表明,对于定向运动课程抱有很大兴趣的学生,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是一定要去重视的。有一个奇观,就是教育大纲中不太重视教学目标中的娱乐性实现,但是在多数任课教师教学的过程中,他们对于定向运动课程娱乐性的贯彻很到位。所以,对定向运动课程的开展不太具备信心的老师应该有信心,努力为制定定向课程目标而努力,同时为定向运动课程的教学贡献力量。
三、结语
定向运动课程的设置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制定的,同时描述性的课程目标也要提前明确,而不是模棱两可。目标的设置更要具体,符合学校的实际特点和实际需求,还有符合教师的教学需求,以便于能够更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传授。定向运动课程的设置要能够与时代进行接轨,与高校的新课程改革精神接轨,与欧美定向运动开展好的国家进行交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应当结合目标设置理论和学生实际能力,有的放矢的建立切实可行的目标体系,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