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推动政治风气好转的探索与实践
2019-11-24郑建
郑建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9-077-01
摘 要 建设一流企业需要一流的政治生态作为保障。某企业聚焦世界一流目标,结合企业风气不正、纪检监察人员较少等实际情况,深入思考剖析影响风气好转成因,积极学习借鉴推动政治风气好转办法,探索出“责任落实、日常监督、信访处置”的“三大工作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有力推动了企业风气不断好转,进而实现根本好转,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了坚强保障。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监督 机制
一、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做出重大部署,明确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要有一流的竞争力,而一流竞争力的形成,离不开一流政治生态作保障;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挑战性和艰巨性,对打造一流政治生态提出了更高更严更紧迫的要求。从企业实际看,还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信访件多、风气不正等,制约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二、探索
(一)“明责、督责、考责、问责”机制
签订责任书明责。制定党委委员、党组织书记两个层次责任书,每年组织签订,明确责任,构建责任清晰、分解到岗、明确到人的责任链条。
通过述职和检查督责。召开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述职会,推动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公司纪委通过监督、调研、检查等途径,督促推动责任传递至神经末梢。
借助考评载体考责、问责。将月度一报、季度一查、半年一总结、年度一分类定级考核载体与日常监督相结合,更加侧重“抓在日常、严在经常,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对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开展考核,对不认真履职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严肃问责。
(二)“监督、服务、治理、防控”机制
把监督挺在前面。通过日常监督、网上巡视、大监督等手段,盯住“三类人”,紧盯信访反映突出问题、重点领域、基层微腐败、以权谋私、违反财经纪律等五个方面,当好“啄木鸟”,把控好“好干部”到“阶下囚”的中间地带。近年来,网上巡视发现疑似问题持续下降,2019年同比下降70.97%,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把服务贯穿始终。针对监督发现的部门墙、推诿扯皮等问题,通过话家常消除戒备、讲风险增强敬畏、谈合作强化共识,增进沟通、消除分歧,齐心协力维护企业利益。2018年开展谈话5人次,2019年14人次。通过谈话,相关人员思想、行为、作风发生较大变化,合作意识显著增强、沟通更加顺畅、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把治理作为重点。抓好“思想政治引领、责任分解落实、日常监督提醒、基层减负专项调研、持续深入整治”等五个抓手,建立集中整治闭环管理机制,推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集中整治安全环保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查思想、查管理、查技术,发现问题、制定措施、推动整改,完成率达 73.04%。推动主题教育专项治理,坚持把改字贯穿始终,精准发现并积极推进问题整改,完成率达78.70%。
把防控推向深入。以工程建設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岗位廉洁风险防控为目的、加强制度建设为关键、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展廉洁风险防控,梳理业务流程144项,廉洁风险点257个,制定防控措施453条,建立了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预警及时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震慑、鞭策、保护、鼓励、警示”机制
用查处案件震慑干部。对长期重复举报、具有可查性的进行核查,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形成了震慑,促使举报者不用再举报。
用谈话提醒鞭策干部。对群众反映集中、核查困难的问题线索,采取谈话函询的方式处置,让被举报者审视自己的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审慎用权,引起重视,促使举报者不必再举报。
用澄清正名保护干部。对无事生非、歪曲事实、造谣诬告或恶意诽谤的,一经查实,即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澄清,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迫使举报者不敢再诬告。
用日常监督激励干部。通过日常监督,对责任心不强、不认真执行制度规定、存在苗头性问题的,及时开展日常性谈话指出问题,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提出努力方向激励干部查缺补漏、及时改正,促使举报者不能再举报。
用廉洁教育警示干部。通过开展警示教育大会、反腐倡廉教育月、“一对一”廉洁谈话、新任职领导人员集中廉洁谈话会等多种形式,强化以案促教、以案明纪、以案促改效果,厚植不想腐的根基,不断提升广大干部员工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
三、成效
(一)企业风气越来越好
2018年企业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同比下降43%,2019年以来未收到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减存量遏增量效果显著,企业风气得到明显好转,企业政治生态保持良好态势。
(二)纪检监察品牌越来越亮
利剑作用充分彰显,堵塞管理漏洞、防控廉洁风险;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作用充分彰显,提醒各部门改正问题、改进管理、改善作风;严管就是厚爱作用充分彰显,全员纪律规矩意识、廉洁风险意识不断增强,把纪检监察干部作为“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