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挖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文化韵味的良好途径

2019-11-24郑日海

教育界·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重要意义古诗词教学初中语文

郑日海

【摘要】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其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是不可比拟的。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一直都是重点教学领域。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度挖掘古诗词教学中所蕴含的文化韵味,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提高人文修养,陶冶情操,提升综合素质及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文化韵味;重要意义;良好途径

读诗使人聪慧,读史使人明智。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中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特色文化之一。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精选的古诗词,这些典型的古诗词通过精炼的文字展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古诗词教学中的文化韵味,能够引导与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古诗词文化的魅力,更好地了解传统社会中的文化习俗以及古代的社会环境,在激发学生更高学习热情与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为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普及提供有效的帮助。

一、挖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文化韵味的重要意义

第一,挖掘古诗词教学文化韵味符合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要求。新课改强调要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地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要发挥语文课程的优势,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更多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与美好健康的情感,更加热爱中华文明和祖国。因此,从课程目标来看,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与赏析古诗词的过程中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更大的程度上提高人文素养以及道德情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真正地发挥出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第二,挖掘古诗词教学文化韵味是社会现实的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电子书、手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学生的现代观念和知识日益丰富,但遗憾的是他们的传统文化知识日益贫乏,对民族文化了解甚少,盲目追星现象严重,崇洋媚外观念深重,理想信念缺失。怎样改变这种局面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在古诗词教学中注重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在经典的古诗词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教会学生最为传统与基本的为人处世的道理,重新唤起学生对国家、家乡、生活和家人等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教育,减少社会现实中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挖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文化韵味的良好途径

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入选语文教材的古诗词肯定都是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这些独具魅力的古诗词中所蕴含的韵律美、语言美等都能够让学生从中获得巨大的提升。为了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创设情境,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杜甫的《登岳阳楼》时,教师在带领学生诵读之后,利用多媒体播放诗句中所描绘的岳阳楼与洞庭湖的壮阔景色,搭配适当的音乐进行渲染,再通过屏幕文字的闪现,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作者当时“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孤独感以及壮志难酬的沉郁之情,让学生在仿若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更能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从而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教师在教授学生古诗词时,可以先有感情地带学生一起朗读,让学生体会古诗词中的感情基调,感受古诗词中所蕴含的韵律美,通过正确地把握好节奏、重音、语调、速度等朗读技巧,让学生在良好的朗读情境中感受诗人的精神境界。比如在教学李白的《将进酒》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让学生在豪迈、高亢的语调中感受作者的豪迈之情,体会诗句的大气磅礴。这样不仅让学生在朗读中不知不觉进入到教学情境中,而且提升了教学品质,让文化韵味在古诗词教学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推动了学生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

第二,尝试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古诗词中的文化韵味。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体验与感受文化韵味。传统文化是厚重的,有些诗词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显得更加深奥,学生很难理解。对此,教师就可以运用情境解读法。比如在学习陶渊明《归园田居》这首诗之前,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有关陶渊明的一些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仿若置身在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中。然后教师适时地将诗句内容穿插进去并进行释义。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句中的文化韵味,而且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积极性、主动性。教师也可以运用诵读积累法。诗词吟诵是诗词飞遍华夏大地的神翼。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十分注重让学生反复诵读,并且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搭配舒缓或者激荡的音乐,让学生体会诗词中的文化与唯美情境,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挖掘出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文化韵味。

第三,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文化价值。古诗词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人对情感的不同表达方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展现与传递。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深入挖掘古诗词中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对学生开展更切实的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韵味。其一,教师要充分挖掘古诗词中蕴含的深厚民族精神。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让学生通过诵读与学习了解到,杜甫即使身处寒境,心系的仍然是天下的百姓,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忧国忧民的精神在古诗词中清晰可见。教师在讲解时,就可以着重表述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民族精神更加深刻地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其二,初中古诗词中蕴含着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和高贵的品德,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一起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比如在《论语》的教学中,教师在教授了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后,可以侧重引导与帮助学生了解经典的儒家思想。如学生可以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知晓做人要实事求是、诚信大过天的道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其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外主动诵读一篇古诗词,并且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先对古诗词有一定的理解,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分享给大家,不管学生理解得对错与否,教师都要进行适当的表扬。这不仅是一种文化教育,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更具文化韵味。

三、结束语

学习古诗词不仅是学习古诗词的内容与著作手法,更重要的是深入探究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并将这种文化传承延续下去。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的古诗词教学之余,要积极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与方式,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傳统文化教育,挖掘出古诗词中的文化韵味,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为教学的完善和素质教育的普及提供更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毛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分析[J].学周刊,2017(07):39-40.

[2]马丽丽.探究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学周刊,2016,10(10):138-139.

[3]吴敬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1):46-48.

猜你喜欢

重要意义古诗词教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养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