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赋文化意蕴特征与价值研究

2019-11-24王宏涛

教育界·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价值研究

王宏涛

【摘要】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汉赋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对汉赋文化意蕴特征与价值进行研究,可以较好地展现出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发展进程当中先期的发展与演变的轨迹。这对于人们深入地认知与了解我国汉代历史文化,以及汉赋对于我国文学艺术的重要贡献,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汉赋;文化意蕴特征;价值;研究

汉赋文化意蕴与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充分体现出了汉代历史文化的一种“文化自信”。其衍生自大汉王朝辉煌的历史大时代当中,同时,也以自身特有的社会认知、文化认同、文学表现形式来建构起一种“汉赋文化”体现,并以其在我国历史文化当中的重要地位而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汉赋所具有的文化意蕴特征

(一)汉赋语言方面的鲜明特点

从《上林赋》《二京赋》《洛神赋》等汉赋作品当中可洞见汉赋的语言特点。例如,《上林赋》当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东西南北,驰骛往来,出乎椒丘之阙,行乎洲淤之浦,经乎桂林之中,过乎泱漭之野。汩乎混流,顺阿而下,赴隘狭之口。”[1]全赋具有宏大的规制、丰富的词汇,并能够较好地展现出丰富的感情。于汉赋写作者而言,其会将自身的着眼点置于发展艺术形式方面,并使得汉赋作品更加优美动人,更能够体现出文学艺术作品之美,虽然在汉代乃至其后的一个较长时期当中,汉赋作品也具有人为地堆砌华丽辞藻,有意识地制造文体气势的现象,但瑕不掩瑜。

(二)汉赋创作方式当中所体现出的文学魅力

通常而言,汉赋的创作方式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汉赋能够从宏观的层面来描写事物,做到进行整体性的描写,以此来求得完全地彰显出形象。如《洛神赋》当中这样写道:“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这篇赋文中用大雁、游龙、秋菊、茂松、朝霞、芙蓉等不同的形象来比喻洛神风华绝代之美,从而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展现了描绘的对象。通过传神的描写与刻画,并将比喻与烘托相互融合,使文章具有多样的变化。

第二,汉赋会借助各种修辞手法来描写事物,如采用比喻、夸张、类比等不同的修辞手法。如《两都赋》中描写西京:“是故横被六合,三成帝畿;周以龙兴,秦以虎视。……其阳则崇山隐天,幽林穹谷,陆海珍藏,蓝田美玉。商、洛缘其隈,雩、杜滨其足。”[2]赋中以周朝的建立,是有龙兴之状,秦朝的建立,是有虎视之象,分别将周朝比喻为龙兴,将秦朝比喻为虎视。这样的比喻让读者能够对于在西京建都的两个古代王朝具有感性的认知。汉赋依据文学艺术自身的特点,采用了一些虚构与夸张的文学表现手法,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文学表现手法。但是从古至今,有较多的文人对汉赋颇有微词,认为汉赋具有“虚辞滥说”之“虚言”。

第三,汉赋当中较多地用到对偶、排比等文学表现手法,并以极尽夸张华丽的文辞逐层进行铺垫,构建起气势磅礴的文学场面和恢宏澎湃的气势。如《上林赋》中这样写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在朗读之时,能够感受到打动人心的文学魅力。从某种意义而言,汉赋每于叙事述人之时,首重文体之势,务求以文势先引,收以激荡人心之效也。

二、汉赋文化的重要价值

在我国古代文学当中,赋是一种最具民族特性的文学形式。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当中,赋具有较为丰硕的文学成果,其对我国古代朝堂政治、文化发展、民间文化艺术等各个层面都产生了直接性的影响。汉赋从文学体制上可划分为三类,包括散体赋、骚体赋、小赋。散体赋,也即通常所言的大赋,是汉赋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骚体赋、小赋这两种赋体是汉赋当中的支系。因此,研究汉赋,大都是从大赋这一赋体来进行研究的。

(一)汉赋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贡献

在汉代,早期的汉赋是一种律法当中的文学形式,虽然其较为注重彰显出文学性,但是其作为一种“律法文”,也对律法也有较好的诠释。汉代,汉赋以文学促进律法,律法同样也对文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我国封建时代,多有“文人仕宦”之现象,也即文人多有着任官经历,因此会在文学作品当中不经意地体现出为官任事的一些想法与体验。

例如,《士不遇赋》《吊屈原赋》等赋文都以文学的形式体现出当时社会所存在的“律法不公[3]”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对封建时代律法不完备、刑律受到人为干扰的诸多不公正现象的一种客观的描述与反映。汉赋与古代律法具有紧密联系,其重点涵盖了下述三个方面:第一,文学能够作为一种古代律法的“文献”来进行研究,必然具备较高的学术文献研究价值;第二,文学家以汉赋而为民之心声,即从客观的视角体现出一定的民意,因而汉赋能够从宏观层面来体现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具备较高的社会发展史研究价值;第三,汉赋能够“承上启下”,对于现今的法治建设、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作用,因此具备“古为今用”的参考价值。

(二)汉赋具有文学发展观,同时体现出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在我国封建社会,尤其是在汉代以及三国、两晋时期,汉赋“于社会人心有教化之功”,即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推进社会发展的一种文学力量。因此,汉赋具有文学发展观,同时体现出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通常而言,文学创作是立足于外部的促进作用与内部的使命作用而让文人逐渐形成的一种意识,而文学的思想精神是文学自身指导性作用的源泉。

汉赋能够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较好地体现出我国封建时代士大夫阶层与文人阶层在一种特定的社会环境当中的多元化精神意识,如人文关怀意识、历史发展意识、朝堂意识、民间意识、善良意识、中道意识等各种精神意识。而文人对于整个社会历史的客观认识及其所具备的“家国情怀”,能够让他们更加注重去倾听来自民间的心声,从而在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当中一定程度地反映出民间百姓之言。例如,在东汉历史阶段,当时的抒情赋会不自觉地展现出一种归隐山林的“避世”的文人心理,与其相对的還有“关心江山社稷”“关心民间疾苦”的文学现实主义思想意识。

三、结语

总之,汉赋作为我国古代一种影响至深的重要的文学形式,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与社会价值,对于我国的社会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既铸就了我国汉代历史文化的辉煌时代,也促进了我国多元化文学的发展。同时,汉赋具有文学发展观,体现出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对于当代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娜.老司城土司文化遗产传播现状与措施探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8(06):107-112.

[2]冯英华.李渔小说《无声戏》戏剧化特征及其审美意蕴探析[J].四川戏剧,2013(10):119-121.

[3]龚克昌.全汉赋评注[M].马鞍山: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价值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一块石头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