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系统理论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9-11-24王慧鑫陈百海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

王慧鑫 陈百海

摘要:当今社会对文化理解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促进文化相互理解的活动过程便是跨文化交流。基于此,从动态系统理论视角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与建构,以期为高校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测评提供理论基础,进而探索“新国标”框架下对高校日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新思路。

关键词:动态系统;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6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 7836(2019)10 0145 0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国家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对外语专业学生素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涉及多种外延性因素,内容呈多维度发展,使得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呈现出一个复杂、动态性的变化。而动态系统理论强调系统的动态性、开放性和变量之间的关联性等原则,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研究相辅相成。

1日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日本虽然大量吸收了我国的唐文化,但自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大力提倡“脱亚入欧”,引进西方文明,使得日本文化形成了多元、混合、既矛盾又统一的特点。由此背景下衍生的“国际理解”这一提法在当时的日本社会,尤其是教育界,也曾被广泛使用。1972年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会国际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1982年日本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颁布的《国际理解指南》中,明确地将“国际理解”这一用语修订为“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并强调对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理解,需要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价值观的多样性的接受与相互尊重,以及宽容的态度和“共感”的理解能力。大力呼吁国民要从单方面的文化理解转向相互理解;层面上要从高级文化扩展到市民的日常生活文化;态度上要从对异文化的评价性的乃至批判性的态度,转变为宽容、接受的态度;从以自我文化为中心的理解,转变为站在异文化立场的“共感”的理解方式;不仅要重视与欧美国家间的跨文化交流,也不能忘记与作为近邻的亚洲各文化间的跨文化理解等等,可以说在推进跨文化理解教育方面起到了先驱的作用。与此同时,在日本很多的大学、短期大学中也开设了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课程,但是重点关注的是实际技能层面的培养与训练,而非对跨文化交际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的教育与研究。

跨文化交际学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起我国众多学者的关注。2018年1月30日上午,我国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新国标”对外语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描述为:“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1]并且,明确指出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之一即“跨文化交流能力”。随着中日交流的不断深入,对高校日语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也与日俱增。然而,与英语教育相比,国内日语专业对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进行定量和定性调查研究的颇为少见。在实际教学中,目前尚未建立适合日语专业教学实践,且公认度高、操作性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框架,使得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和行之有效的指导性[2],呈现出无章可循、各行其是的态势。

2动态系统理论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2.1动态系统理论概述

动态系统理论是一种纯数学范式,用来研究时间流逝中的复杂系统。自20世纪70年代动态系统理论在数学、物理、生物等领域兴起,并且逐渐被应用于人文学科。动态系统理论的特点是强调系统的动态性和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在语言学研究领域,最早引进动态系统理论的研究者是Larsen Freeman。她认为,语言作为一种复杂的自适应系统具备诸多特点,语言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3]。她将动态系统理论与二语习得相结合,以复杂适应系统为根基,构建二语发展模型。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语言学中对动态系统理论应用的基础,把语言或语言的发展作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的语言理論。

2.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动态性与系统性

虽然国内外的研究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的构成观点各异,但都倾向于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涉及多变量、多系统的动态系统[4]。跨文化交际需要将自身置于异文化背景中,在深入了解异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彼此的沟通与交流。而对异文化的了解、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等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练习逐渐获得的。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动态性。此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非常复杂,这些要素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子系统,各动态的子系统间相互影响、组合,共同构成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系统。

3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的建构

3.1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

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目前在学界仍没有统一的定义,在本研究中立足于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界定为:“在特定的交际情境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有效、得体地进行交际的能力。”

3.2相关模式评析

伴随着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其能力模式的理论框架也呈现出多样化。

3.2.1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

在国外的跨文化交际领域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跨文化交际理论框架是由Byram(1997)提出的。他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其中跨文化能力是由技能、知识、态度和批判性文化意识构成的。”[5]但是,始终对于交际能力的概念没有明确提及,同时也没有解释两者间的内在联系。

在国内的研究中,近五年来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见解。笔者在此列举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模型,分别是钟华(2013)提出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和高永晨(2014)的“知行合一”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

3.2.2钟华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

钟华(2013)提出,“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包括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两个部分。其中交际能力涵盖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4个子能力,跨文化能力涵盖技能、知识、态度和意识4个成分。”[6]钟的模型明确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范畴,对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子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明确的整合。但是,模型中没有很好地揭示两个子系统间的互动关系。

3.2.3高永晨的“知行合一”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

高永晨(2014)立足我国国情,创新性地将中国古代“知行合一”思想与中国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相结合,构建了知行合一模式。高认为,“跨文化知识系统和跨文化交际行为系统共同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系统,知指导行,行反过来作用于知,知与行两个系统是紧密相连、相互渗透的。”[7]

高永晨将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的构建植根于符合中国国情这一土壤中,汲取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智慧,解决新时代背景下的问题,具有创新性和时代特色。此外,将思辨这一要素纳入知识系统,也是符合当今潮流的。但是,知与行各自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之间是如何互动的等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3.3跨文化交际能力动态系统的理论模型

通过上述的比较与分析,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视角,笔者尝试构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动态系统的理论模型(见下图)。

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由位于扇形区域的内在的活动能力、符号操作能力、场景适应能力、“策略能力”“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态度”“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思辨”,以及位于圆圈中央的综合把控能力共同构成的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庞大系统。

(1)内在的活动能力。内在的活动能力指为了进行交际所必需的生理的知觉、判断、思考、记忆等认知能力,以及拥有喜怒哀乐等感情的能力,它是具备交际能力的最基本要求。

(2)符号操作能力。符号操作能力是指将内在的活动通过言语使之符号化,或者表情、姿势等非言语符号使之付诸于行动的能力。简而言之,是使内在的活动外显于言语行为或非言语行为的能力。

(3)场景适应能力。场景适应能力指在交际中,能够理解交际场景所赋予的物理的、社会文化环境等人文的条件,并采取与其相符的行动的能力。一个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一定能够从实际的交际情境中解读出其蕴含的复杂背景因素,并采取适应交际场景要求的恰当行为。

(4)策略能力。策略能力指为了达到如询问、宣告、说服等目的,能够灵活运用促使交际有效进行的手段或方法的能力。策略能力能够弥补跨文化交际中引起的交际失误,是有效沟通的重要手段。

(5)跨文化知识。“跨文化知识指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应该具备和运用的知识。”其中文化交际价值观是核心,也是决定跨文化交际质量与效果的最持久、最深层次的力量。

(6)跨文化态度。跨文化态度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于人或事物体现出的评价行为倾向。具有积极、开放、包容、灵活的态度,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对方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

(7)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指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能够敏锐察觉并能合理解释和分析文化的差异,在对不同文化保持敏感的基础上,通过不断调整自身认知促进交际顺利进行。

(8)跨文化思辨。“跨文化思辨指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进行有逻辑的交流和能否对文化差异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推理。”[8]

(9)综合把控能力。综合把控能力位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动态系统的中央,它如同传动系统的中轴,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对其他各个子系统起到宏观掌控、调节、统合作用,进而维持整个跨文化交际系统的平衡,并带动系统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互为支撑、不可分割,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中寻求整体的和谐与发展。在实施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各子系统间的关联性、开放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才能做到随机应变。

4动态系统理论下的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的复杂性和漫长性。那么,应如何在动态理论视角下对日语专业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呢?

首先,应将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动态地贯穿于学校日常教学中,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层面和教师方面始终能够以动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日常的教学与管理,做到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在课程设置方面,除基础词汇、语法等课程之外,增设文化相关课程,并根据需求调整课时分布比例。在文化教学策略方面,可以根据内容合理运用文化讲座、文化参观、文化讨论、文化欣赏[9]、文化会话、文化合作、文化表演、文化交流、文化谜语、文化冲突、文化研究、关键事件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在教材选择方面,结合当下文化交际热点选择具有个性化的教材。在教学方法方面,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语言、知识等能力,从而切身感受跨文化交际的内涵。在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方面,注重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提高。

其次,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具有系统性的。这就要求一方面学校在宏观上要合理把控,比如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跨学科之间的联系,开设的时间上根据不同类型院校进行合理的设置。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连贯性,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在课后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在态度、意识、思辨、场景适应能力、策略能力等方面有所提升,进而全面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将日语教学动态化与系统化,既可以使教师不断地对授课内容有所感悟,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又可以使学生在不断提升日语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在辩证思维、意识及心理等方面逐步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5结束语

在当今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利益交融的背景下,提高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高等外语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有助于更加清晰地揭示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和动态发展。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结合高校日语教学的特点,为高校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测评研制量表,通过定量的调查研究,了解高校日语专业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促进高校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推动跨文化交际基础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學质量国家标准(上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王玉敏.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研究[J].天中学刊,2016(2):150—153.

[3]王黎黎.动态系统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启示[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6):89—92.

[4]刘金保,洪流,周家春.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24):34.

[5]姚艳玲.基于外语教育视角的日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7(2):94—102.

[6]钟华,白谦慧,樊葳葳.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自测量表构建的先导研究[J].外语界,2013(3):47—56.

[7]高永晨.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的理论框架构建[J].外语界,2014(4):80—88.

[8]沈鞠明,高永晨.思与行的互动: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53.

[9]于鹏,杨微.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日语文化教学策略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3):99—100.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微媒介在辅助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