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做群众工作的三个阶段
2019-11-24
正确、妥善地做好群众工作,关乎新时代各种政策方针能否顺利实施,关乎基层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是作为基层办公室人员必须首要面对和解决好的难题之一。笔者认为,基层要想做好群众工作,就要拿出一份真心,把真爱交给群众,具体来说分为三个阶段,即做到“读你”“懂你”“爱你”。
第一阶段:“读你”要有“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的耐心
做百姓工作的时候,有时候会因为自己工作不到位或百姓有误解,这时候就要拿出一份耐心,一份执着,才有可能让群众满意。记得之前,自己和办公室主任曾经遇到的一次劝访事件:上访人员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因辖区拆迁所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来到单位反映问题,情绪十分激动。不巧的是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未在单位,我的一番解释适得其反,被认作相互推诿,当“事件”愈演愈烈之时,办公室主任耐心细致的一番劝导,最终化解了这场矛盾。
事后,办公室主任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成功化解矛盾的“秘诀”,说到底,在我看来就是真正做到了“读懂”群众真实需求。一是“听百姓话”,耐心细致。面对激烈情绪的群众,请他坐下来,奉上一盏热茶,耐心听一听百姓反映的问题,认真记录在案,看似简单的几步,却在无形中安抚了上访群众的情绪。二是“想百姓事”,换位思考。上访群众有时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宣泄,推诿搪塞不仅解决不了问题,更会激发矛盾,主任设身处地体会了上访群众的不易,问题解决不了的焦虑,通过拉家常、聊生活的方式,拉近了关系,在潜移默化中缓解了紧张氛围。三是“遂百姓愿”,适度承诺。最后这位老同志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或许此次上访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但可以承诺限时限期尽快向有关部门反映,一定给予上访群众满意的答复,当然最后也换回了群众的谅解。这看似简单的处理方式,其背后却包含了对百姓一份谅解,一份耐心,对于上访群众而言,最后的结果已经不那么重要,他们需要的只是一条反映问题的途径,一个被人尊重的态度。
第二阶段:“懂你”是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理解
基层处理群众关系第二阶段,就是“懂你”,是主动听百姓言,做百姓事,真正走进群众内心,维护百姓利益,关键在于体现“主动”两字。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被组织安排到某回迁安置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一天,村里发放回迁安置费,我无意中听到几名村民代表议论:“你说现在大学生挂职干部都是无所事事,肯定是来镀金的吧”“谁说不是呢,他们上一届干部来了没几个月就走了,年底还让咱们给他们评价,这不都是走过场嘛!”听到这里,我被弄得惘然无措,内心五味杂陈。但是内心暗暗地告诉自己,要用实际行动了解百姓想法,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一次偶然机会,我了解到某位村民代表父亲已经瘫痪在床多年,但是相关补助并没有发到手里,日子过得很艰难。于是,我便主动研究了相关残疾人保障方面政策,积极向街道有关部门争取相关补助,通过多次努力,最终把补助发到了老人手中,看老人脸上洋溢的笑容,我第一次了解到百姓内心的真实想法,用实际行动赢得了赞许。
这件事告诉我们,只有主动热情地去了解群众内心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懂你”。首先,要“发自真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于百姓的事情,愿意去做,乐意去做,才能真正把握群众的脉络。其次,要“敢想敢干”。群众工作要想做的深入,就要敢于听真声音,听不好的声音,听善意的批评之声,不能只听好声音、称赞之声。最后,要“乐此不疲”。了解群众最真实的声音就免不了“挨骂”,对此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坦然接受,把挨骂当作是一种鞭策,一种激励,不能怨声载道,心怀怨恨,要乐此不疲,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内心,读懂群众心里想法。
第三阶段:“爱你”要有“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的情怀
做基层群众工作,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把群众融入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真正爱上他们,丹青立誓,永不相忘。而具体体现在基层工作就是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围绕着百姓开展。今年,我所在的街道提出了全年的工作计划,总体概括来说就是为民做好十件小事,分别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扶持和保障创业就业、打造停车港湾整治交通拥堵、“三高”轻轨沿线环境治理、公园景点休闲设施建设、打造回迁安置区服务中心、三高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开展一批专业志愿服务、文娱活动实现文化惠民、做好12345信访服务,简单朴素的言语背后是为民做实事的担当和责任,或许在这一件一件小事推进落实的过程中,就是践行誓言、一心为民精神的生动诠释,在不知不觉中体现出基层做群众工作的最高情怀。
“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言犹在耳,新时代基层公务员身在服务群众的一线,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只有拿出对百姓的一份真爱,一步步从“见你”到“读你”“懂你”,最终“爱你”,真正为人民幸福交上一份合格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