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视角下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路径与审计策略

2019-11-24

体育教育学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刘 莹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拥有丰富的民族和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对当地乃至全国、全世界体育事业和文化事业的进步都产生了深远影响[1]。期间,既有代代相传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符号,还有经科学化改造而成的体育形式,也有以娱乐表演形态出现的文化类别,甚至有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已经进入到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基于此,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就成为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内容,也成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课题。但是,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其体育文化无法获得有效的传承,继而面临逐渐消失与消亡的危险。因此,对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需要借助资金、政策与法律的力量使其焕发生机,也能借此提升民族凝聚力、发扬民族传统精神和传播民族传统文化。

1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可以增强国家软实力,强化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整体进步[2]。以下从传统和现代两个方面分析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路径。

1.1 传统路径

(1)村落传承。大部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植根于民族内部,在民间自发形成的娱乐活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在村落民众的自觉参与中实现了传承和发扬。另外村落传承还有一种形式是师徒传承,部分少数民族体育需要特殊的技巧或技能,需要参与人具备特殊的胆识和勇气,这样的体育活动只能是由一部分甚至个别人参与其中,只能在整个民族群体或村落内选择合适的人选进行技艺传授和传承。(2)家庭传承。为了使少数民族体育相关技能或技巧能够世代为自己家族所掌握,这些家族普遍采取了内部指定继承人的方式来保证代代相传,家庭传承的方法保障了少数民族体育传承的原生性、完整性和稳固性,但由于传承范围仅仅局限在家族或家庭这样的小范围内,当家庭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价值产生疑问或发生较大变故时,这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将面临失传的风险。

1.2 现实路径

(1)传承人传承。部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掌握在少数传承人手中,这种体育文化和少数传承人的关联性、唯一性决定了传承的脆弱性,一旦非遗传承人离去,就意味着该类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消失。因此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进行传承保护就必须对相关传承人进行保护,这也是相关体育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路径。(2)教育传承。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得到的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部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开始走进大学校园,成为学校体育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比如,湖南吉首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及时开设了高脚马、抢花炮等课程,已经成为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3)博物馆传承。公众可以从博物馆中获取各种相关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信息,有利于公众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播和传承。(4)产业传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在健身和娱乐等方面和现代体育有较高的重合度,借鉴现代体育的产业化发展经验,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从社会和经济两个方面获得双重收益,因此,产业化成为众多民族地区体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路径选择。

2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风险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工作以少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历史环境为背景,属于体育实践的类型,也是非物质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价值观与审美倾向[3]。但在文化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同步影响下,一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工作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部分文化特性开始消失和消亡。

2.1 科研机构层面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人员主要聚集在位于省会及以上的研究所和高校中,基层和地方上的研究人员寥寥无几,少数民族群众虽然有身处其中的优势,但自身知识水平的匮乏导致其无法有效地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进行研究。同时,少数民族大多位于山区或偏僻地区,经费的捉襟见肘使体育文化的专业保护队伍一直未能有效建立,无法承担起专门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的职责。此外,在具体研究中,研究所和高校的科研人员能深入基层进行实证调查和研究的也少之又少。

2.2 法律法规层面

法律法规应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提供制度保障,促使保护的不同主体之间相互团结与合作,形成合力。国家在《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建立一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培训基地,挖掘整理并抢救濒临失传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研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器材并制订相关标准。但具体到地方政府,仍没有专门的针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2.3 社会大众层面

市场经济下,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造成了注重短期利益忽视长远考虑的旅游文化观,一味追求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旅游开发和利用,很少考虑如何有效保护和发扬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另外,自媒体的发展与现代文化的传播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降低了少数民族群众对本民族的体育文化的关注和热情[4]。比如,湖北省恩施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显示,73.23%的人没有参加过跳马、滚铁环等少数民族运动项目,选择民族传统项目活动的人更少。这些都加大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失传风险。

2.4 政府保护层面

目前,我国政府依然没有出台保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具体政策法规,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划与设计[5]。比如,部分地区的文化厅局和体育厅局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排除在非物质文化保护范围之外。此外,我国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投资也很少,与国家对体育每年的总投资依然相差巨大。

3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风险防范——基于审计的视角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作为少数民族先民于生产生活体系内加以创造,融合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祭祀礼仪等传统文化习性的民族体育活动,带有十分鲜明的习俗性、民族性、健身性、娱乐性、地域性和文体交融性等特点[6]。尤其民俗性和体育性的融合,使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带有了广泛的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为了防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中的风险,提出以下审计措施。

3.1 严格按程序推进审计工作

审计程序作为法定工作程序,必须严格遵守。在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组织进行审计的实施阶段,应切实贯彻“双向承诺制度”,做出真实、公正的承诺。根据少数民族体育专项资金的特点,实行审计透明化,确定审计的重点、内容和方法,切实贯彻查本级会计单位与查关联单位相结合,查账与查实相结合,进而降低审计风险。

3.2 合理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序

在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序时,往往需要依赖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特别是对少数民族体育专业设备、材料及管理费用的支出是否合理等问题,更需要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因此,审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吸收国内外经验,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同时要和社会上科研机构及专家层密切结合,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资金的安全提供制度保障,使资金得到合理、有效、充分的利用。

3.3 确定科学的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实施程序

审计人员根据前期掌握的情况,考虑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后,结合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组织的系统运行方式、资源和制约因素设计科学合理的方案,以便顺利进行专项资金使用绩效的审计和评估。为了确保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的顺利进行,审计人员需要熟悉少数民族体育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内容,学习绩效审计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对获得的信息质量和可信度作出合理判断,确定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重点领域,完成对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

3.4 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质量的绩效审计需要高素质的审计人员,但大部分审计人员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不够丰富或计算机运用水平低下,导致绩效审计工作效率低,绩效审计的效果大打折扣。审计人员应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丰富一线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技能,并及时更新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运用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满足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组织和不同审计项目的绩效审计要求。

4 结语

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在这一过程中,为了确保相关政策能够落实到社会实践当中,发挥预想效果,需要包括审计工作在内的更多政策的应用和实施。此外,要重视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差异,让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工作体现出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原则,在审计实践中也要注意抓住重难点问题,借助试点逐步推开,达到更好的传承效果。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我们的“体育梦”
清明节的传统
《少数民族舞》等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