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以学论教”的思考与认识

2019-11-23宋绪卓

速读·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情探究评价

宋绪卓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学论教”,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觉的转变对现行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以及相关的教学管理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全新的思考与启示。

在我校本周的教研论坛上,全体教师针对如何做到“以学论教,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并达成了以下共识。

一、改变教学观念与思想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思想与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以学论教”既是一种教学观,又是一种课堂评价方式,需要教师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自觉提高教学能力与教学艺术。

“以学论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具体的学情出发,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身心健康、持续、全面发展。“以学论教”注重的是学生的学,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主体。“以学论教”,“以学定教”,凸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摆正了教与学的关系。

“以学论教”,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自我展示的舞台,而应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和会学,从而获得充分的发展。教师成了学生学习情境的创造者、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二、改变备课方式

“以学论教”促使教师必须改变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方式。教师应从传统的“只備教材不备学生”的方式中转变出来,注重在课前花时间走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了解学情,了解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了解他们真正的学习需要。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花心思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去思考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单纯的写教案已经不能满足“以学论教”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才能设计出实用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才能真正上好“以学论教”的每一堂课。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成长的和谐共进过程,不是教师表演的独角戏,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课前准备一定要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实效,留有学生发挥、发展的空间。例如:教案设计可增设“学情分析”、“课前预测”、“课中反馈”、“课后追记”、“总结与反思”等内容,便于教学时教师随时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学情思考、调整、补充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行为,真正让课堂成为师生教与学的互惠互动、融合发展的成长共同体。

三、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实现“以学论教”,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被空前地重视起来。新课程倡导新的教学方式,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教师也要从过去仅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与促进者,教师应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随时灵活调整教学方案。

“以学论教”的课堂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教师不能不顾学生的感受和反应,教师不能按照事先设计的教学过程带着学生一步不差地进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是引入、是生成、是点播、是点燃。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教是为了不教。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是民主、平等、和谐的朋友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爱好、兴趣与需要,倡导学生主动参入、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鼓励学生尝试、交流、体验与创新,而不是必须在教师事先设计或限定的范围内“带着镣铐跳舞”。教师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处理要富有弹性,要留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获得相关知识的同时成为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过程,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夯实基础。

四、改变对教学能力的认识

“以学论教”将重新反思与定义我们过去对教学能力的评价与认知。过去我们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如何,主要看这位教师教态是否自然优美、口语表达是否流利、板书是否规范等“基本功是否过硬”。在“以学论教”的新理念课堂中,只要这位教师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时间和机会,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兴趣与自信得到了提升,板书也许是学生自己来写,小结也许是学生自己来说,教师的语言表达也许不够精湛,教师的“教”也许不够完美,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的好的课。

“以学论教”需要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新的认识与思考。新时期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储备相关学科领域的广博知识,还要有对教材、对学生的整体把握、整合能力,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调控、驾驭能力,更需要有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指导的能力,教师必须要有随堂机智、教学机智、教育机智,能根据学生的学情和需要随时灵活应变。新时代呼唤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教师。

五、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以往,我们观课、议课、评课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例如教师是否有激情、课堂思路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主要关注的都是教师的课堂表现,即关注教师是怎么教的,即使偶尔关注到学生的行为,也基本被看作是对教师“教”的回应,或者成为教师教的“点缀”。

“以学论教”将实现课堂教学评价重心的转移。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包括学生在课堂上如何互动,如何独立思考,如何同伴合作,小组交流时的参入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都是应该关注的重点,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的过程,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来评价一堂课的好坏。通过判断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探究兴趣等,来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表现对学生“学”的价值。

“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以“学”的方式与效果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考评教师的“教”。

总之,“以学论教”必须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以学生认知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为根本,“教”是为了“学”,“教”服务于“学”,“教”是为了“不教”。新时期,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把“以学论教”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独立的人,独特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学情探究评价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设问引导探究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