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古诗中别离意象的解读及教学处置

2019-11-23张红宇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芳草杨柳王维

张红宇

送别诗是一种抒发离别情绪的诗作,总是借用某种特定的意象来表述满怀的情感。在送别诗中最常出现的意象有长亭、杨柳、阳关、明月、南浦、芳草、美酒等。古人多含蓄,很多情感不会直接通过言语表达出来,而是借助这些意象来抒发。对于小学生来说,自身的语言积淀比较弱,理解诗意本就是一件较难的事情,何况通过古诗的字里行间去体悟诗词背后的情感,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抓住意象巧妙解读,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诗意并感悟诗情?笔者选取其中的几种意象,结合课堂案例来谈谈小学古诗中别离意象的解读及教学处置。

一、“折柳赠别”的解读及教学处置

杨柳是我国现存送别诗中最常描绘、也最优美动人、情意缱绻的一个意象。

古时候交通不便,通信方式单一,一封信甚至有可能几个月后才能到达对方手里,所以古人面对分别尤其敏感、尤其伤痛。在分别时折柳赠别的习俗尤其盛行于文人墨客中。这一民间习俗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采薇》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借景抒情,以柔美悠扬的杨柳之姿,反衬出离别故园的悲伤之情,杨柳和人们的惜别之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杨柳跟分别有关联,还因为“柳”与“留”是谐音,折柳赠别,暗喻挽留。唐朝诗人白居易在《青门柳》这首诗中这样写道:“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人们不只是在看到杨柳时引起离愁,哪怕听到《折杨柳》的曲调,也会触动心中那根离愁的琴弦,引发一众哀叹。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如是而作:“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胡园情。”

如何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悟到杨柳这一意象所要表达的依依惜别之情呢?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人借“柳”表达对老朋友元二的不舍,这样寄情于景的表达方式,学生如何去领会?

有位教师在执教时先出示三首都含有柳树的古诗,让学生比较发现,接着问学生:这些作者为什么像商量好了一样都选择了“柳”来表达离别之情呢?这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于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柳字和什么字读音相似?这时学生马上就联想到了“留”,哦,“柳”就是“留”呀,那么诗人为何写柳?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学生顿悟,这是诗人想挽留元二呀,代表着诗人舍不得老朋友的远去,于是这不舍之情就溢于言表了。可是“柳”真的“留得住”吗?留不住啊!由于种种原因,元二不得不离开,那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只能祝福元二了。所以,除了用柳树表示挽留之外,其实还是王维对元二的祝福,祝福元二一路平安,早日功成名就回归故里。

案例中教师让学生聚焦杨柳这一景物,思考那么多的街边景物,为何独独就写了柳树?“柳色新”让离别之情又增添了一份美好的希望,送别友人的这份淡淡的离别愁绪,因为看见这青翠的柳枝,看到这色调清明的春景图而不再黯然销魂,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真诚祝福。同样含有“杨柳”的送别诗,如王之涣的《送别》、白居易的《忆杨柳》和杜牧的《独柳》都可以聚焦杨柳,展开教学。

二、“饮酒送别”的解读及教学处置

自从酒的出现,人们的生活仿佛也跟着酒杯沸腾了,情感也更活跃了。你看,孟浩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李白“相看不忍别,更尽杯中酒”……是酒充满愁肠,让抑郁苦闷得以排遣,也是酒壮英雄胆,使人崛起。而饮酒送别其实是一种起源更早、更具有普遍性和覆盖性的风俗。从军、游学、出使、送友人,多设酒饯行,或者向亲戚朋友表达祝福,或者向他们表达安慰,或者寄予离愁别绪,让别离之情在酒气中朦胧乃至消散。酒成为送别诗中的又一主要意象也就顺理成章了。而像这样泛着酒光的诗,最有名的要数唐代诗人王维的那首《送元二使安西》,两句看似随口而出的劝酒辞却集中映现了诗人强烈、诚挚的惜别之情。诗人的那句“劝君更进一杯酒”,用意是如此深长。

一位教师在执教《送元二使安西》时,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这酒里的深情厚谊,创设饯行情境,自己扮演诗人王维,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感悟诗人送别好友时为何如此伤感。随机出示一份地图,从渭城到安西,整整三千多公里,在交通如此落后的唐朝,想象元二这一路的长途跋涉,想象王维对元二有什么担心。引导学生朗读诗句感悟此情,并追问:西出阳关,见不到的只是故人吗?还见不到谁?听不到什么?又或者尝不到什么呢?引导学生感悟所有的一切都浓缩在一个“无”字当中。西出阳关之后元二有的是什么呢?相机出示安西的风景图,学生看着这些画面,想象着元二在满目黄沙、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上的遭遇。教师再结合课件画面,引领学生体悟后两句诗句中的浓浓情感。顺势列举班超、张骞等人的事例,引导学生:假如你是王维,你想对元二说什么呢?学生已经彻底融入诗境里。教师再引导学生诵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层一层将情感推进,引领学生有感情地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这一次又一次地朗读中,将“酒”中情一次又一次地推进。

案例中,教师请学生演绎情境,体会酒中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同时适当补充资料,使学生体会到酒中包含着对友人处境与心态的深刻体察,是一种同为天涯沦落人的共情、同病相怜的珍惜,同时还寓有前途保重的诚恳祝愿与对前程抱负的豪迈与豁达之情。

同类含有酒的古诗,如贾至的《送李侍郎之任常州》、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和白居易的《琵琶行》,都是饮酒送别的佳作,在教学中也都可以采用情境演绎的方法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并体悟这酒杯中的浓浓别情。

三、“芳草惜别”的解读及教学处置

“芳草”意象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屈原所作的《离骚》中,而芳草意象在诗词高度繁荣的唐宋时期体现得最为酣畅淋漓。在唐宋诗词中,这漫山遍野的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离愁别绪、思乡怀旧之情。君不见,那“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中隐含了多少凄凉、怀旧与伤感;那站在黄鹤楼巅的崔颢望着“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时,却茫然不晓乡关何处。“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留春不住,芳草无路,十几年转瞬即逝,山河却仍然残缺不全,满腔爱国深情的辛弃疾却无处诉衷情。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芳草这一意象的古诗也有那么几首,比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借助青草为意象,表达送别好朋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通过这一意象的解读,感悟诗人的情感,就是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

有位教师先出示前半首古诗,引导学生抓住一个“又”字,感悟小草的顽强生命力,然后再出示后半首古诗,让他们自己读,想想写什么。在理解诗句的意思后,再让学生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在如此美丽的情境之下,诗人在干什么?王孙又是谁?这是诗人第几次送别王孙?学生自然而然地关注到了“又”字,明白诗人不是第一次送别好朋友啦。引导学生想象诗人第一次送别好朋友会想些什么?第二次呢?以后的每一次呢?芳草萋萋的草原此刻充满分别时的哀愁和诗人的感伤,再让学生带着这样的体悟去读诗句,随机出示李煜《清平乐》中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同样都是用绵绵春草来比喻离别之情,让人看到这绵延的青草弥漫出无尽的离情。让这青草中漫朔的离别情谊更幽深、更浓烈。送别朋友的那一天,作者的心中明明是悲苦萬千,却为何还将景色描绘得这样美丽呢?学生深入思考,原来这是作者在借景抒情呀!这芳草的意象是多么地意味深长呀!

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去联想诗人当时送别朋友时的想法和做法,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原来这“芳草”萋萋中却蕴含着诗人送别老朋友的凄凄离别之情。同类古诗中含有“草”的送别诗,比如孟浩然的《留别王维》和李冶的《送阎二十六赴剡县》都是借芳草抒发离别之情,其实也都是可以采用联想体悟,让学生去触摸诗人的心灵深处。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 隋慧娟.《唐诗宋词》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芳草杨柳王维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杨柳滩,沱江新画廊
Try to Think Yourself into the Role
院墙开门
美人指
小满节感怀
叼烟斗的老狼
杨枊杨柳条条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