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字文化的形象化传播

2019-11-23刘迎

艺术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汉字

摘 要:本文对汉字文化的形象化设计进行分析,以形象化教学为切入点,分析当下外国人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找英语母语用户的认知发展规律,结合汉字字形的特点,设计一个以用户体验为主,学习效率更佳的汉字学习型APP。这个直观、易于理解的汉字学习系统,将会运用更为创新的学习机制和汉字形象化动画效果,从而使汉语得到广泛传播。

关键词:汉字;形象化设计;英语母语用户

随着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中国的文化输出程度越来越高,有更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学习汉语,比如俄罗斯等国家将现代汉语考试纳入本国高考考试科目的范围,这一现象说明汉语在世界上越来越被广泛接受和重视。对于中国来说,汉语的普及可以加强中国与国际交流,有助于中国经济贸易的发展,也有助于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扩大中国的语言及文化影响力。

1 汉字形象化设计理论研究

现代著名语言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汉字具有独特的特点,学习汉字难在字义多,易在视觉明确,其中视觉明确体现在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具有相关性。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其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图形感,可以用简单的形象来阐述实际上难以诠释完整且纷繁杂乱的字意,具有“形简实繁”的特点。所以,在研究汉字传播及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其形象化的特点,与所代表的图像结合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充分降低用户的学习难度。汉字形象化传播不仅具有趣味性、文化性,更具有可行性、兼容性和有效性。

由于汉语与英语等属于不同语系,单纯的汉字学习方式对于英语母语用户来说难度较高,学习效率普遍偏低,这就导致英语母语用户在刚接触汉语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丧失汉语学习的兴趣,进而放弃学习汉语。然而,对于人脑来说图像相对文字更易于识别,且容易记忆,所以研究汉字的形象化演变设计,利用汉字与图像结合的方式,可以增强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趣味性,降低汉字学习难度,使其获得更佳的汉语学习效果。

2 汉字形象化设计的创意阐述

在研究汉字形象化传播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4种造字法进行设计。

2.1 象形字

象形字源于最原始的图画文字,远古时期人类用线条或者笔画等来描述想要表达的事物外形,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象形字。其中诸如“月”“日”等字都是根据“月亮”“太阳”的形象演变而来。即便现代文字已经符号化,象形字的字形和所代表事物形象还是有最直接的关联,这使得人类在学习汉字时可以通过字形联想到实物,进而联想到字义,来达到记忆的目的。这也是本文研究汉字形象化设计的理论基础,通过实物图画与现代汉字相结合,利用动画传播形象生动的特点,使用户达到联想记忆。象形字作为现代汉字中最基础的部分,在研究汉字形象化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象形字可以提高汉字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以下为“日”字设计识记举例。

2.2 指事字

指事字是当部分汉字无法或者不便像象形字那样使用具体形象勾画时,一般会采用抽象、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然而,这种抽象的符号并不一定完全抽象,大部分指事字都会根据有相应关系的象形字来进行变体,变体的方式大多数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减笔画。因此指事字的汉字形象化设计方法可以在运用象形字形象化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指事字与象形字之间的增减笔画的特殊关系,来进行汉字形象化的设计。

如指事字“刃”跟象形字“刀”具有事实上的相应关系,“刃”是在“刀”的基础上加了笔画“一点”来表示刀刃,由于“刃”字和“刀”字具有形体上的相似性,同样也具有象形元素,能够使人观字时联想到现实事物。以下为“刃”字设计识记举例

2.3 会意字

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某种关系组合形成一个新汉字,根据这种关系组合后的合体字具有新的字义。如“从”字是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向前走,表示跟從;“森”字,三木叠合为森,表示许多树木延绵不绝,形成森林。会意字中的几个组成部分相互配合,各个部分之间根据某种表达关系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会意字,因此会意字具有更丰富的象形特征。会意字的形象化设计方法即充分利用会意字的结构,利用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根据各组成部分的形象组合来表达会意字的含义。以下为“从”字设计识记举例。

2.4 形声字

形声字是由一个字的字形作为形旁表示新字的字义(意义范畴),和另一字的字音作为声旁表示新字的字音(声音类别)组合而成,如“珠”“河”等。其中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本身分别具有象形因素,故形声字的汉字形象化设计方法依照其声旁的特点,在形象化介绍的过程中利用声旁的语音介绍,配合形旁的象形,以达到高效记忆的效果。以下为“河”字设计识记举例,描述了“河”字的由来,其中“can”与“可”同义,当我们可以跨过一条水流,便成了“河”。

3 汉字形象化传播APP的实现

对以上“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4种汉字造型法,我们分别进行了汉字的形象化设计方法阐述并设计举例,下面以这四种汉字形象化设计方法为基础,进行APP功能的实现。

3.1 tab页-功能模块划分

????

本APP的设计主要分为“study”“mine”两个模块。其中“study”tab页主要是用户学习汉字的模块,其中的功能主要包括每日学词、学习计划、字词笔记以及相应汉字学习课程的推荐;“mine”tab页作为个人中心,主要为用户个人信息模块,与“study”模块相配合进行学习进度记录等,方便用户使用。

3.2 主要功能

“每日学词”,用户可以在这里进行未学汉字的初步学习以及已学汉字的巩固练习,系统会对用户的学习进度进行记忆,根据用户的进度进行相应数量的汉字学习及巩固。

“学习计划”是通过AI检测用户汉语水平的方式,将用户的汉语水平划分为7个等级,通过AI检测出用户汉语水平对应的等级,根据用户的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这样可以防止因为课程的难易程度匹配不合理而浪费用户的学习时间。

“字词笔记”,包括“我的生词本”“收藏词单”“词语推荐”3个部分,其中“我的生词本”主要是以前学习过但复查没有通过的字词记录;“收藏词单”主要为用户在学习过程中收藏的字词记录;“词语推荐”分为考试和兴趣两大类,每个分类下有相应的词语推荐。

同时APP内还有相关课程推荐等应用可以给用户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用户快速提高学习效率。

3.3 汉字形象化学习

在各个功能中进行汉字形象化学习的方式,主要为利用动画形式播放汉字的形象化设计过程,让用户一次或多次观看,来理解这个汉字的意思,比如上图中的“日”,通过点击播放按钮,可多次查看汉字的形象化过程,利用形象来帮助用戶对这个汉字进行深刻记忆。

同时为了便于用户更有效的记忆,在汉字的形象化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听读说写的学习方式,即在进行汉字的形象化教学时也要匹配语音教学,让用户观汉字形象化、听汉字读音,多重教学方式帮助用户记忆。另外,用户根据汉字释义来将汉字更多地运用于日常“说”“写”的练习中,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4 结语

本文以汉字形象化传播为核心内容,在深入挖掘汉字文化的基础上,研究英语母语用户的汉字学习需求,得出了针对英语母语用户的汉字形象化传播方法,并进行相应的APP设计,使英语母语用户通过APP可以更加高效、更加容易地进行汉字文化的学习。这种将汉字文化进行形象化设计的传播方式,可以让全世界的人深入地感受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汉字文化的强大魅力,也对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韩鉴堂.汉字文化[M].北京语言人学出版社,2010.

[2] 朱志肀.汉字构形学说与汉语第二语言的汉字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

[3] 王静.传统文化类APP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6.

[4] 赵峰.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移动终端界面设计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5] 朱晓露.基于用户体验的APP交(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互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6] 李乐毅.汉字演变五百例[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7] 刘威.“系联法”对外汉字教学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

作者简介:刘迎(1995—),女,河北沧州人,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猜你喜欢

汉字
常挂在嘴边却不一定会写的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