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内置管引流术联合局部化疗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2019-11-23夏峰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9期

夏峰

【摘 要】 目的:探讨胸腔内置管引流术联合局部化疗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按照患者家属意愿,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为家属拒绝化疗,采用单纯胸腔内置管引流术,观察组为家属接受置管化疗。对比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发热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胸膜反应、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胸腔内置管引流术相比,采用胸腔内置管引流术联合局部化疗可提高患者治疗的完全缓解率。

【关键词】 胸腔内置管引流术;局部化疗;恶性胸腔积液

进展期的恶性肿瘤患者多会出现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胸痛等,需行胸腔穿刺以排出大量胸水,减轻患者症状,使患者肺完全复张[1-2]。但临床实践发现,采用反复的胸腔穿刺进入胸腔容易使患者发生继发性的感染,因此本院采用胸腔内置管引流术联合局部化疗用于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所有患者均经X线检查发现存在大量胸腔积液,采用诊断性的穿刺表明胸水中有肿瘤细胞,本研究所有患者的KPS评分超过60分,年龄超过18岁,患者的预计生存期超过3个月。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范围为51~67岁,平均年龄(64.1±5.1)岁,肿瘤类型:肺癌者32例,乳腺癌者17例,其他1例。按照患者家属意愿,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为家属拒绝化疗,采用单纯胸腔内置管引流术,观察组为家属接受置管化疗。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为家属拒绝化疗,采用单纯胸腔内置管引流术;观察组为家属接受置管化疗。对照组患者采用B超对穿刺部位进行定位,之后行常规的消毒及麻醉,进入引导针,待可吸出小量的液体后,置入软导丝,之后在软导丝引导下植入一个单腔的中心静脉导管,在导管外连接一个引流袋,并将导管置于胸壁上行持续引流。待流出液低于150mL/d后,拍胸片证实患者的肺已膨胀,并向腔内注入药物,之后关闭导管,待24h后再次将导管放开,若胸水仍小于150mL/d,则拔除导管;若胸水超过150mL/d,则再次给药。

观察组患者置管引流方式同对照组,腔内注入药物均为卡铂及α-2b干扰素,将300mg卡铂及500万U α-2b溶于20mL 0.9%的氯化钠溶液中进行胸腔注入。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拍摄CT及胸片,以观察胸水的变化情况,并以此作为疗效判断的依据。对比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治疗效果,胸腔积液完全消失且持续4周以上为完全缓解;胸液减少>50%且持续超过4周为部分缓解,若未达到以上标准则为无效。2)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副反应

观察组的发热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胸膜反应、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对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以往多采用反复胸腔穿刺后局部化疗的方法,而在反复穿刺时,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痛苦,且穿刺后不能抽尽胸腔积液,同时注入药物后会将药物浓度稀释,降低了治疗效果[3],而胸腔内置管引流术联合局部化疗也可用于治疗恶性胸腔积液[4],本文作者分析了其治疗效果。

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采用胸腔内置管引流术联合局部化疗可提高患者治疗的完全缓解率且降低副反应,主要是由于胸腔内置管引流术采用的中心静脉导管,其直径小,柔韧性及生物相容性较好,末端可采用肝素帽进行封闭,患者携带较为方便,且其不易损伤患者的肺组织,更好地引流胸水,观察组在置管后加入了化疗药物,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5]。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发热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发热发生率,两组的胸膜反应、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均完成治疗,表明患者可耐受。綜上所述,与单纯胸腔内置管引流术相比,采用胸腔内置管引流术联合局部化疗可提高患者治疗的完全缓解率。

参考文献

[1] 王峰,刘艳红,楚荷莹,等.IL-2胸腔内注入联合引流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12):46-48.

[2] 张晓龙,党诚学.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联合胸腔局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11):1841-1844.

[3] 孙茂明,赵鹏飞,何淑敏.局部胸腔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对肺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J].癌症进展,2017,15(06):696-698.

[4] 高先凤,贾勇圣.洛铂联合白细胞介素2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12):1506.

[5] 周亚梅,王继凤,李雯燕,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方法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3):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