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师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

2019-11-23乐进军

中国教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使用创造性教材

【摘 要】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对教师开展教学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其应用品质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本文从如何对待教材、如何阅读教材、如何加工教材三个问题展开,以帮助教师改进教材观,讲究教材应用策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的应用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教材 创造性 使用

教材承载着支持教育发展、推进课程改革的使命,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是师生进行教学互动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和教材研究的深入,中小学教材理念、内容、形式等方面不断更新,受到师生的欢迎和喜爱。然而,并非所有教师对教材都有正确态度和科学使用方法。笔者认为,要切实提升教材应用品质,教师需要从理念到行动,在对待教材、阅读教材、加工教材三个方面加以改进和提升。

一、教师如何看待教材

1.重新认识教材

一是认识教材的内涵和价值。教材是什么?目前尚无统一界定。通常广义的教材指包括教科书、教辅、教具等在内的各种教学材料;狭义的教材指依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写的反映学科教学内容的纸质教科书(本文取此定义)。教材文本融合了育人目标、学科目标、教学策略、学习策略、评价要求等内容,具有传达国家教育意志、保障基本教学质量、方便学生学习等作用。

二是认识教材的发展变化。教育随着时代发展而进步,教材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发展进程中,教材大体呈现出三种“面貌”:①规范教学统治体。以统一、规范教学为目的,强调学科的系统性、逻辑性以及知识的深广度,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呈现出封闭、“独白式”陈述知识的特点。②“教材”“学材”统一体。目前,课程从“教的课程”转变为“学的课程”,相应地,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与学生对话,使教与学一体化。③课程改革支撑体。随着教育理念、教材理论的发展,当前,教材发挥了支持课程建设、承载学科知识、引导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引导学科实践、检测学习效果等作用,功能更加多维,呈现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三是认识教材的局限和不足。教材有很多优点,但其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也需要了解和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对矛盾:①多种对象的矛盾。“众口难调”是教材编写者永远都回避不了的难题。教材既是教授材料,面向有经验的成人、教育者—教师,又是学习材料,面向缺乏经验的青少年、受教育者—学生,两者是差异巨大的“两极”[1];就学生而言,虽然处于相同年级,年龄相近,但学习状况差别迥异;就教师而言,教学水平和风格也各不相同,除了地域差异,即使在同一所学校,教师的理念、经验等也难免有高下之分。因此,教材使用对象通常只能定位于“一般”的教师和学生。教材供给的相对单一性与使用对象、教学需求的多元性、复杂性,是难以化解的天然矛盾。②多维功能的矛盾。如前所述,教材承载着多维功能,是兼顾诸多需求的“复合体”。③平面与立体的矛盾。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教材是一种以纸张为载体的平面印刷品,承载的主要是抽象文本和学科符号等信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有高要求,阅读的趣味性相对较低。在多媒体技术和数字阅读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这种不足越发凸显。④静与动的矛盾。教材改版周期长,发到师生手里的教材更是“一成不变”,这与不断变化的教育要求和快速发展的学科知识,形成了静与动的矛盾。

2.改进教材观

一是避免走“两个极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避免走“两种极端”:一种是过分依赖和忠实于教材,“只唯书,不唯实”;另一种是过于轻视教材,盲目脱离或随意改编教材,片面理解教材。教材既无须仰视,也不容藐视。尊重却不盲从,学习又有创新,基于并有超越,才是正确态度[2]。

二是以教材为学习资源。教材传承典型知识和经验,通过教材编写者潜心研究,吸纳教学中的成功案例,精心选材、加工、组织[3]。

二、教师如何阅读教材

阅读不是简单地看书,面对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收获可能不同,唯有主动、用心、讲究策略,才会认识深刻,有所收获。

1.带着预设读

教材是为教师服务的,而不是相反—教师为教材服务。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以我为主”。在翻开教材之前,先自问:如果“我”是编写者,该如何编写本册、本部分内容?选取哪些示例,如何呈现?难点有哪些,该如何突破?等等。经过思考,有了初步答案之后,再与教材进行比较,体会编者的独到之处,同时也让自己有价值的想法清晰地留存下来。

有预设,意味着更主动、有准备、有期望、有需求,沉浸在教材之中,与编写者进行思想碰撞、心灵交流,达到理想阅读境界。相反,只会被教材的文本牵着鼻子走,把自我迷失在字里行间之中。

2.對照课标读

教材渗透和传递课程目标。教材是依据学生培养目标、学科课程标准等纲领性文件编写而成,体现出编写者对教育的认识和课标的把握。这个过程如同完成一篇命题作文,需要将抽象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具体化、清晰化,具备可行性、有效性,即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认知喜好,加工成实实在在的课程内容、活动等。

课标与教材是“根”和“源”的关系,一方面能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更易于理解教材的设计和定位,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将课标与教材关联起来,有利于从认识上将教材纳入课程体系,而不是游离于课程之外。

除了课程标准,与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提供了编写者的编写意图,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分析,还提供了教学方式、方法的建议,是编写者与教师沟通的重要平台,同样需要加以重视。

3.带着质疑读

没有质疑的阅读者,顶多只是个信息的“搬运工”。质疑不是盲目否定教材,也不是钻牛角尖,而是着力发掘教材内涵,使阅读更有深度。教师在阅读时,可以带着如下问题: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调整;为什么是这样,还可以怎样;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个栏目有什么作用;这个例子好在什么地方,还有没有更好的例子……边读,边问,边找答案,把自己置身于与编写者平等的地位,与他们探讨、辩论,收获无疑会更丰富。质疑的内容应宏观与微观结合,除了推敲细枝末节,还要琢磨宏观框架。

比如,近年来小学一年级语文先学汉字后学拼音,这种新变化的依据是什么,应如何适应和落实,以及在教学中如何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再如,假定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某实验的温度条件是80℃,有心的教师会追问,高一点、低一点是否可行,有什么影响?通过查资料、做实验,寻找答案,付出虽然很多,回报无疑更加丰厚。

另外,如同没有完美的教学一样,永远也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教材。教材中的不足和缺憾,需要教师发现并加以完善,为编写者“补台”。

4.点面结合读

学科知识具有系统性、关联性,教学也是个系统工程,体现在教材中,学科内、学科间的相关知识,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线索,或明或暗,或清晰或隐晦。除了阅读当前教材,教师还应比较前后年级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这节、单元内容在整个学科内容中居于什么样的地位?与前后内容有什么关联,知识发展脉络是什么?教学中应如何对内容进行切分?学生当前的学习将为后续学习奠定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基础?当前应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等等。

按照系统论的要求,将系统中的要素有机整合,才可能发挥各自的效能,达到“1+1>2”的效果。因此,应整体把握,局部落实,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不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避免断章取义、只顾眼前地使用教材,导致内容交叉、重复、割裂等原因形成的低效教学。

5.多版本比较读

对于有多种版本教材的学科,教师应重视并用好这些宝贵资源,对不同版本教材围绕目标设定、结构框架、组织逻辑、内容选择、难点突破、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从共性中分析关键知识、教学目标、重难点,从差异中体会教材的创新和特色,以及对师生的要求等。

在对比过程中,教师要将自己“变身”为研究者、评价者,结合具体教情和学情汲取各版本精华,进行灵活取舍、组合,形成契合学情的教学设计,但特别要避免简单“做加法”—个别教师盲目将多版本教材中的内容、范例、习题提供给学生,令学生不堪重负。教师应努力追求“以少胜多”,给自己“加负”,是为了给学生“减负”且“增效”。

6.着眼创新读

“用教材教”意味着对教材进行创新性使用。教材可看作一个范例,示范的目的是为了结合实际进行改进和创新。教师在阅读时,要有创新意识,考虑如下问题:这是不是最好的设计,还可以有哪些变化,教学中这个内容该如何处理,等等。

总之,要有创新意识,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要,敢于大胆加工教材。

三、教师如何加工教材

加工教材,是指教师灵活使用教材,形成教学设计的过程。形象地说,如果将教学比作用餐,教材相当于“半成品”,至多是“大众餐”,要追求个性化的口味和营养,还需要对其进行“二次加工”。所谓教无定法,教师是填补教材普适性与教学独特性之间鸿沟的关键。俞红珍等学者为此提出了教材“二次开发”的概念,即依据课程标准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4]。

一是设定教学目标。教学是个性化的行为,基于学生学习情况以及长期、短期的教学计划,将其细化到每节、每单元的教学中来。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合理设定个性化目标。

二是调整教材内容。教材中有很多“留白”,比如,开放性的问题、未提供结论的探究性问题,教师需要根据教情、学情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方法,这既是教师的权利,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处理教材的方法主要包括增加、删减、修改、替换、组合、拓展等。比如,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在点上深化,在面上拓展,在训练上强化,强调迁移应用,等等。相反,教师则需要合理对知识容量和目标“做减法”,或增加举例、讲解示范,让学生“细嚼慢咽”。处理不是随心所欲,而是科学地分析、把握学情,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三是创设教学情境。“纸上谈兵”永远难以让学生获得真知,有效的教学一定是情境化的。教师需要对凝练、抽象的教材进行加工处理,让抽象内容形象化、枯燥内容趣味化、烦琐内容简单化,让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四是重构教学逻辑。在教材中,编写者综合考量学科逻辑和认知规律,对内容进行合理编排,但这只是一种建议和参考,绝非唯一的选择,允许教师结合实际,灵活进行教材重构、重组。如同讲故事,可以是“顺叙”,也可以是“倒叙”“插叙”,采用不同顺序,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达到不同的效果。调整内容的先后顺序、将相关内容加以整合、采用单元式教学等都是常用的方式。如从实践到理论的教学,学习难度比较低,有利于学生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的科学思维培养,而从理论到实践,虽然学习更有挑战性,但应用理论指导实践,学生的认识更深刻、站位更高。

五是转化活动任务。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师生共同参与并分饰不同角色的特别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动脑动手,丰富学科知识,提升学科技能,发展核心素养。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主要是将教材中静态的文本,精心转化为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活动方案”的过程,包括活动目标、主题、形式、流程、保障等,都需要悉心斟酌、设计。

六是彰显教育价值。表面上教材内容一目了然,但编写者想表达的内涵有显性的、隐性的,有直接的、间接的。钟启泉教授提出,教材首先呈现了知识体系;其次,知识背后有能力体系;再次,能力体系背后有价值观、世界观和伦理道德规范[5]。对学生而言,认识往往停留在第一层面,需要教师进行挖掘、启发、引导,提升学生的认识高度。有的内容尽管表达简练,但立意高远,也需要教师用心体会其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充分彰显教材的价值。

教師、学生、教材是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三要素,教师应如何处理好这“三角关系”?教是为了学,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教师、教材的价值都体现在学生身上。因此,是否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否将促进学生的学习作为首要追求,是衡量教材应用品质的关键依据。教师眼里既要有教材,更要有学生,要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不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教师要善于借助教材这个媒介和平台,让教学更顺畅、高效地开展。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将“程序性教材”转化为“生成性教材”,从“理想的教材”过渡到“实践的教材”。[6]对教师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形成科学的学生观、知识观、教材观、学习观。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优化教材”—教师专业成长的标尺[J].上海教育科研,2008(1).

[2] 乐进军.从纸质教材到电子教材—教材数字化变革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 曾天山. 教材论[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11.

[4] 俞红珍.教材的“二次开发”:含义与本质[J]. 课程·教材·教法,2005(12).

[5] 钟启泉.“优化教材”—教师专业成长的标尺[J].上海教育科研,2008(1).

[6] 赵惠岩.教材二次加工的情境填补、问题转化与立体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17).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中心)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猜你喜欢

使用创造性教材
教材精读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浅谈普通高校竹笛专业教材的使用
浅谈工位器具的合理性设计与使用
论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使用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