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传承探究
2019-11-23杨超群
【摘 要】 作者针对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采取的保护与传承策略:重视对太昊陵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提炼;保留淮阳县城整个风貌和建筑风格;保护太昊陵陵区内外的自然生态;对到太昊陵文化景观的游客数量要有一定的把控;保护太昊陵景观内的河水;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宣传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
【关键词】 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和传承;对策
一、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1、人们对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观念亟待更新
我国是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态势非常良好,那么对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的保护与传承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尤其像我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就必须要重视对其保护观念的更新和改变,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也会面临不同的情况和问题。[1]比如在以前很多大部分的相关的专家和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的工作人员,受过去那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使他们在对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问题上都片面的理解为這种传承和保护都应该先对其精神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但他们的这种观念和保护、传承的方法是有问题的,也是不符合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和传承发展需要的。
2、城市建设的发展对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造成了一定破坏和改变
淮阳县城整个城镇的环境都极具特色可以说是风景宜人、古色古香,而太昊陵的位置又在淮阳县城的中心城区,当地政府为了发展淮阳县城的经济也进行了招商引资,尤其对太昊陵附近的古城区进行了一些重新的设计和规划,从而就对该区域的居民区和建筑进行了一定的拆迁和改造,因此也吸引了许多的开发商聚集到此进行楼盘的建设,但是这些规划和改造都对太昊陵文化景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破坏,尤其是一些规划部门的工作人员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展示更多的工作成果就进行了一些不当的规划,对太昊陵附近的古城区的一些比较陈旧的建筑采用了一刀切方式进行拆除,这样的强行拆除就破坏了整个区域在建筑整体风格上的协调性,也破坏了太昊陵文化景观的完整性。[2]
3、由于太昊陵接待游客数量激增,造成景区内超负荷运转
通过在网络上搜集和整理到的资料,都显示近几年太昊陵接待游客的数量都在逐年增加,尤其在我国的一些重要节日比如除夕夜都会有大量的游客到太昊陵进行参观和祭祀朝拜,数据显示,仅在2018年除夕夜的20时至大年初一下午5时就接待游客35万人次之多,而且在春节整个假期之中人数更多。[3]由此也可以看出淮阳县城的整个旅游业发展的非常好,吸引了我国大量的游客来到太昊陵进行参观和祭祀朝拜,旅游业的兴旺发展促进了淮阳县城的经济发展,但是同时也给太昊陵的工作人员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所以很多民众来到太昊陵进行祭祀朝拜过程中都会进行燃烧大香、高香,而这些香的燃烧就势必会给陵区的环境保护带来诸多问题。为了尽量减少对陵区内环境的破坏和影响,陵区内的工作人员也为此制定了一些相关规定,但是由于人们的传统观念影响,对一些规定不能完全适应和接受,就依然会带着这些高香进入一些不可以燃烧和参拜的地方。尤其在朝祖会期间更是由于人流量非常巨大,陵区内外的一些景点都会出现一些乱丢垃圾等不太文明的现象,甚至由于人太多造成陵区内经常出现大面积的拥堵,这都给陵区造成了超负荷运转压力。
4、由于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造成陵区内水质出现变化
太昊陵内水景区域的面积不是很大,整条玉带河是连接陵区内外的重要水域,所以对整个太昊陵景观的氛围营造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最近几年到太昊陵参观和祭祀朝拜的游客众多,再加上这些来到太昊陵参观和祭祀朝拜的游客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一些环保意识比较弱的游客就会出现向河内乱丢垃圾或者乱扔物品的现象,再加上陵区工作人员的数量有限,因此不能及时清理这些垃圾、物品,久而久之就造成了玉带河水质受到影响从而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恶化。
二、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1、重视对太昊陵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提炼
要对太昊陵景观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首先要对太昊陵6500年的人文史迹有足够了解和掌握,因为太昊陵有很深的人文历史积淀,并且与太昊陵文化景观相关的文献资料、国内外书籍等等都非常多,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先对整个资料进行一个初步的搜集、翻阅和整理,再根据这些整理好的资料结合太昊陵景观遗产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个筛选和提炼。其次,根据筛选和提炼好的资料结合国内外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成功案例对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的核心价值和整个发展过程进行一个整体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保护和传承的计划和理念。
2、对淮阳县城整个风貌和建筑风格进行保留
淮阳县城中不同区域的建筑都有其独有特点和文化韵味,而且太昊陵又在整个城区的中心区域,因此保留整个淮阳县城的整体风貌和建筑风格,都会使整个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更加完整。而且太昊陵景区内所有的建筑风格、整体空间布局都与整个淮阳县城的空间布局相融合。所以在对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时,就要结合当地人们日常生活习惯和传统文化进行科学而合理的空间区域规划。而且如果整个县城的风貌和建筑风格不能协调,那么就无法对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进行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因为建筑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文化的一种缩影,它也展示了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3、对太昊陵陵区内外的自然生态进行保护
太昊陵文化景观之所以能够将陵区的优美环境、建筑的精妙绝伦展示给世人,这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太昊陵的陵区内有相对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所以太昊陵陵区内的自然生态对整个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要对陵区内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对陵区内的河流、各种花草植物都要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尤其在太昊陵内已经生长了上百年的名贵树木更是要创建有针对性的维护档案,进行重点的维护和保养。而且这些自然生态也是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必须要进行保护。
4、对来到太昊陵文化景观的游客数量要有一定的把控
虽然随着太昊陵文化景观被更多的国内外民众所熟知,来到太昊陵文化景观进行参观和祭祀朝拜的国内外民众逐年增加,这给淮阳县城当地的经济带来了很多有利的改变和发展,在促进了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但是仍然要在太昊陵文化景观游客数量集中的时段对人数进行一定的把控和限制,要结合太昊陵文化景观的实际承载量来进行合理人数限定规划。比如在每年二月朝祖会和春节等重要节日期间的游客聚集的高峰时期,就要对某一时间段内的游客数量进行一定的限制,超过这个上限就不能再让游客进入到景区内,因为超负荷的运转会给太昊陵文化景观的保护工作带来很多的问题和困难,如果不控制好来到太昊陵文化景观进行参会和祭祀朝拜的人数,这就势必会给太昊陵文化景观内的环境、生态和建筑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损坏。
5、对太昊陵景观内的河水进行保护
在保证太昊陵文化景观内整个空间布局的氛围和水景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一些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进行地下井水引入利用,这样通过结合现代设备的运用对水体进行抽取和排放可以达到一个人造水循环系统和水体的清污工作,就可以使太昊陵文化景观内的水体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使水质在一个健康的状态下从而保证水体的质量,这样就会最大程度上的展现太昊陵文化景观的历史原貌,而且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对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6、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对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进行宣传
为了更好的对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进行传承,就要充分的利用网络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宣传。比如为了让更多的国内外民众了解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就可以通过拍摄相关的小视频在一些知名的网络媒体平台进行播放、开通太昊陵文化景观的微信公众号进行定期的文化展示等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要从多角度来同时进行,只有将太昊陵文化景观遗产与自然生态、人文、历史文化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对其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 单霁翔.从“文化景观”到“文化景观遗产”(下)[J].东南文化,2010(03)7-12.
[2] 李震,李仁斌.2005—2014年《實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演变与发展趋势[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02)49-53.
[3] 蔡晴.基于地域的文化景观保护[D].东南大学.2006.
【作者简介】
杨超群(1980.12—)女,汉族,河南淮阳人,本科学历,中共淮阳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