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特点

2019-11-23张文莹张小河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8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老年

张文莹 张小河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3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12例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疾病(A组), 18例患者未合并间质性肺疾病(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类风湿因子滴度及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A组患者的病程(5.7±1.6)年长于B组的(2.3±0.3)年,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晨僵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类风湿因子滴度(172.4±28.5)U/ml高于B组的(95.5±16.7)U/ml, 一氧化碳弥散量(97.5±6.3)ml/(min·kPa)低于B组的(112.3±4.9)ml/(min·kPa),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程越长、类风湿因子滴度越高时极易合并间质性肺疾病, 一氧化碳弥散量的检测对其是否合并间质性肺疾病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点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8.009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lderly rheumatoid arthritis complicated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30 elderly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12 patients were complicated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group A) and 18 patients were not complicated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group B). The clinical data, rheumatoid factor titer and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ourse of disease was (5.7±1.6) years in group A, and that was longer than (2.3±0.3) years in group B.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 age, duration of morning stiffne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rheumatoid factor titer (172.4±28.5) U/ml in group A was higher than (95.5±16.7) U/ml in group B, and diffusion capacity for carbon monoxide (97.5±6.3) ml/(min·kPa) was lower than (112.3±4.9) ml/(min·kPa) in group B.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orced vital capacity,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1st seco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longer the course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the higher the rheumatoid factor titer, the more likely the elderly patients are to be complicated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The detection of diffusion capacity for carbon monoxide has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for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complicated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Key words】 Elderly; Rheumatoid arthritis;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類风湿是一种慢性疾病, 其中大部分患者会累及关节外的脏器[1]。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具有发病隐匿的特点, 在发病早期其临床症状并不是很明显, 随着病症的发展到晚期时临床症状有劳动性呼吸困难、咳嗽等, 发生因素与免疫反应、遗传等有着密切的关系[2, 3]。本次研究旨在分析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特点,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3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其中12例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疾病(A组), 18例患者未合并间质性肺疾病(B组)。

1. 2 方法

1. 2. 1 收集资料 详细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 如性别、病程、年龄、晨僵时间等。

1. 2. 2 高分辨CT 所有患者均進行高分辨CT检查, 排除感染后即可判定为间质性肺疾病。

1. 2. 3 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指标包括肺一氧化碳弥散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1. 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②比较两组患者类风湿因子滴度与肺功能指标水平。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A组患者的病程(5.7±1.6)年长于B组的(2.3±0.3)年,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晨僵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类风湿因子滴度与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A组患者的类风湿因子滴度(172.4±28.5)U/ml高于B组的(95.5±16.7)U/ml, 一氧化碳弥散量(97.5±6.3)ml/(min·kPa)低于B组的(112.3±4.9)ml/(min·kPa),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中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生率比较高, 在发病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显著, 因此极易被忽略, 随着病症发展到晚期时极易引发呼吸衰竭。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是引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4]。

通过此次研究发现, A组患者的病程(5.7±1.6)年长于B组的(2.3±0.3)年,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晨僵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类风湿因子滴度(172.4±28.5)U/ml高于B组的(95.5±16.7)U/ml, 一氧化碳弥散量(97.5±6.3)ml/(min·kPa)低于B组的(112.3±4.9)ml/(min·kPa),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 若类风湿因子滴度比较高时更容易合并间质性肺疾病。当类风湿因子与变性抗原结合之后, 可以形成免疫复合物, 从而激活补体, 释放补体C3a、组胺等, 损害肺泡血管与呼吸道, 引起肺容积缩小等, 最终导致低氧血症与呼吸衰竭[5]。

诊断间质性肺疾病的金标准为肺活检, 但是肺活检在我国应用较低, 因此在诊断间质性肺疾病时通常采取其他的方式。针对肺功能改变与临床症状来说并不是处于平行的一种状态, 一部分患者呼吸系统症状并不显著, 经肺CT检查也不一定能发现比较明显的病变, 然而肺功能的一些指标却已经出现异常状况[6-9]。高分辨CT可全面的了解病变累及范围与病症严重程度, 其最大的优势为无创, 在高分辨CT中,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表现为毛玻璃影、网织影、蜂窝影等。针对没有呼吸系统症状的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来说进行早期的肺功能检查, 可以检出肺、气道的病变, 对疾病的病情程度做出判定[10-14]。一氧化碳弥散量的下降可反映出类风湿因素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病情程度, 对临床的判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程越长、类风湿因子滴度越高时极易合并间质性肺疾病, 一氧化碳弥散量的检测对其是否合并间质性肺疾病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 冯秀媛, 杨荣, 庞春艳, 等.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临床特点分析. 中国综合临床, 2017, 33(4):331-334.

[2] 毛桐俊, 盛君, 李志, 等. 84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和血清学特征分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 39(13):1543-1545.

[3] 吴娜威, 董馨, 郑毅, 等.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分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5, 19(4):233-237.

[4] 李铮, 李洋. LL-37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中的作用. 国际免疫学杂志, 2018, 41(5):542-545.

[5] 郑学军, 王晓霞, 阮海玲, 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肺间质性病变研究进展. 河北医药, 2016, 38(11):1708-1710.

[6] 冯贺, 林翊萍. 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性病变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5, 4(8):15-17, 23.

[7] 陈丽明, 刘波, 李萍.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临床分析.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3, 2(3):163-166.

[8] 武文娟.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临床医学, 2014, 34(12):18-20.

[9] 李林蔚, 杜晶, 邓燕, 等.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特点.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5, 14(2):165-167.

[10] 李小燕, 邵体红, 陈曦, 等.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特点. 安徽医学, 2013, 34(2):127-130.

[11] 宋良月, 左大辰, 张榕, 等.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疾病患者临床特点.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5, 9(2):85-90.

[12] 鞠善良.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新疆医科大学, 2013.

[13] 王蕾萌. 血清KL-6、MMP-7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关联性研究. 新疆医科大学, 2018.

[14] 高惠英, 李芳, 茹晋丽, 等. 13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肺疾病的临床特点. 临床医药实践, 2008, 17(11):891-892.

[收稿日期:2019-02-20]

猜你喜欢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老年
类风湿关节炎蒙医药治疗现状与展望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及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