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宽阔,融汇贯通
2019-11-23王胜
王胜
摘 要:米约是二十世纪法国著名的作曲家,一生极其勤奋,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他是法国六人团成员之一,作品个性鲜明,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阅读文献以及分析音乐文本,对米约的生平、音乐创作和作品《世界之创造》进行阐述,以达到进一步理解米约及其音乐作品的目的。
关键词:米约;音乐创作;《世界之创造》
一、生平
达律斯·米约(Darius Milhaud),二十世纪法国著名作曲家,1892年9月4日出生于法国马赛(Marseilles),成长于普罗旺斯地区的艾克斯。米约的父母都是犹太人,在其自传的开篇中他就讲到:“我是来自普罗旺斯的法国人,从宗教上讲,我是犹太人。”他的父亲是一位优秀的业余钢琴家,也是当地音乐界的支柱,他的母亲是意大利人,是一位优秀的女演员。受家庭环境的熏陶,米约从三岁开始,就能与父亲在钢琴上即兴演奏,七岁就开始学习小提琴,演奏得很好,可以举行独奏会,十一岁到十五岁,他在小提琴老师编曲的弦乐四重奏中担任第二小提琴手。虽然米约在小提琴方面展示了自己的音乐才能,但是后来他却转向了作曲,并逐渐意识到作曲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专业。1909年,他到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成为当时年纪最小的学生。在学生时代,米约不仅成绩优异并且交友甚广,他的朋友中有作曲家埃里克·萨蒂(Eric Satie)、文学家让·科克托(Jean Cocteau)、外交家保尔·克洛代尔(Paul Claudel),以及阿蒂尔·奥涅格(Arthur Honegger)、乔治·奥里克(Georges Auric)、热尔梅娜·塔耶费尔(Germaine Tailleferre)等人。不得不承认与各行各业的朋友交往对米约今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米约是一个长寿且多产的作曲家,他也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与他的经历息息相关,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他都会用音符来记录旅行的点滴,把当地的音乐文化吸收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因此,他的作品也打上了地域的烙印。
二、音乐创作
(一)普罗旺斯时期
米约成长于普罗旺斯,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他在《与克劳德·罗斯唐的访谈》中说:“我是艾克斯人,每次在我回那儿去的路上,总能看见一道风景:昂特尔峰上的柏树,在通向底部呈六角形的钟楼状盘地的斜坡顶端站岗。这是第一个能在我心中引起小小震撼的风景,它如此甜蜜,让人仿佛重新见到了喜爱的景色或是喜爱的人。”普罗旺斯是一个有着鲜明对比的地区:那里不仅有热烈的阳光和严酷干旱的景观,还有雄伟的河流贯穿其中心。从渔村到卡马格的荒凉平原,作为一个年轻人,米约经常长途跋涉,欣赏普罗旺斯的风景。他住的附近是几世纪以来犹太人举行礼拜仪式的地方,虽然他不是一个严格的正统犹太人,但他有着深刻的宗教信仰,犹太教在对其性格的形成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歌剧《埃斯特埃·德·卡庞特拉》(Esther de Carpentras)(1910—1914)与管弦乐《普罗旺斯组曲》(Suite provencale)(1937)的创作,与普罗旺斯有着紧密的关系。
(二)巴西时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此时的米约还没有完成巴黎音乐学院的学业,因身体的原因也没有进入军队服役,而是作为外交官的秘书于1917年初随保尔·克洛代尔(Paul Claudel)到巴西里约热内卢法国大使馆工作。当时的里约热内卢正值盛夏,热带雨林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里的声音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里。还有巴西的流行音乐,一种更加自由的节奏使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米约对克洛代尔吐露说:“热带风情为我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在里约热内卢度过的两年激发了我内心深处所有的拉丁情结,并且将它一直推到了顶点。”热带风俗与南美音乐文化,深深吸引着米约,是其后来创作的灵感之源。米约在里约热内卢创作了最初的《小交响曲》以及灵感源于热带雨林的芭蕾舞剧《人类及其欲望》(LHommeet son désir)(1918)。除此之外,其他许多作品的创作灵感也来源于这次巴西之行,如《雅卡尔米林之舞》、芭蕾舞曲《屋顶上的牛》(Le boeuf sur le toit,1919)、探戈舞曲《色拉》、鋼琴曲《忆巴西》(Saudades do Brazil,1920—1921)以及双钢琴《胆小鬼》(Scaramouche,又译为《丑角》,1939)的最后乐章等。
(三)重返法国时期
1919年,米约从巴西回到巴黎,此时的他并没有从巴西的热带风情中走出来,依旧沉浸在巴西的民间音调与节奏当中。此后他加入了新青年音乐会,加入音乐、绘画和文学的先锋派,并于1920年成为法国六人团中的一员,1921年由六人团联合创作的《埃菲尔铁塔的新婚者》(Les Mariés de la Tour Eiffel)为米约赢得了声望,从而在人们心目中他成了新奇作曲风格的开拓者。
1920年,因为《屋顶上的牛》的演出,米约到达伦敦,在那里他首次听到比利·阿诺德及其乐队的爵士乐。1922年,米约以钢琴家和作曲家的身份访问美国,并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讲学,米约再一次受到了爵士乐的感染,哈雷姆地道的黑人音乐激起了他的创作欲望。1923年他根据森德拉斯的剧本创作了芭蕾音乐《世界之创造》(La création du monde)。1925年5月2日,米约与堂妹玛德莱娜·米约(Madeleine Milhaud)在艾克斯举行婚礼,之后便开始蜜月旅行,玛德莱娜比他小十岁,是个崭露头角的女演员。1930年他们唯一的孩子丹尼尔(Daniel)的出生使他们的婚姻更加美满。1930年至1940年这十年,是米约创作的鼎盛时期,他接受了大量的委约作品,虽然作品量很多但是他总能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他创作的体裁也越来越广泛,包括歌剧、电影音乐、室内音乐、场景音乐、大合唱、儿童歌曲、芭蕾舞剧等。
(四)美国时期
1940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沦陷后米约被迫携妻儿从里斯本启程出发前往美国。在美国期间,他任职于加利福尼亚州米尔斯学院直至战争结束。虽然身处异国他乡逃难,但是米约的创作丝毫没有停止反而更加勤奋。主要作品有:第二、三、四交响曲,歌剧《玻利瓦尔》(Bolivar,1943),芭蕾舞曲《钟》(The Bells,1946),管弦乐《春天的游戏》、《法国组曲》(Suite francaise,1945)以及协奏曲多部,并且于1944年开始着手其回忆录《没有音乐的音符》的构思写作,一直到1972年他80岁时才最终将此书写完。
(五)晚年时期
1947年,米约重返巴黎,被任命为巴黎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他晚年的生活是在美国和法国之间度过的,一边在巴黎教学,一边则在米尔斯学院和科罗拉多州阿斯本的夏季班上课。直到1971年,他放弃了米尔斯学院的职位。米约的一生并没有留下任何未完成的作品,1973年他完成了人生最后一部作品《管乐五重奏》(作品第443号),是为了纪念他与妻子玛德莱娜结婚50周年而写的。唯一遗憾的是,米约没有等到他与玛德莱娜的50周年结婚纪念日,于1974年6月22日在日内瓦逝世,享年82岁。
米约的音乐具有多调性、抒情性和开放性等多种风格。多调性是米约写作的一贯作风,他的音乐尽管不谐和,但总是有调性的,而且是多调叠置。抒情性是米约与生俱来的风格特征,米约出生在生活富裕的家庭,从小就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就算人生当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他的生活依旧没有产生影响,平淡而又幸福的成长环境与安定的生活造就了米约抒情的创作风格。开放性来自于米约宽阔的音乐视野,米约是个思想极其开放的作曲家,他交友广泛并且善于吸收各地的民间音乐素材,在米约的作品中,几乎没有一种体裁没有表现出来,从大歌剧到电影音乐,所有的体裁均有涉及。
三、《世界之创造》
(一)创作背景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米约从巴西返回法国途中,经过美国哈雷姆黑人地区,深受其民间音乐与美国爵士音乐的启发。正如米约所说:“我听到的音乐与我之前所听到的任何音乐完全不同,它对我是一个启示。在各个鼓点拍子的衬托下,旋律部分以一种使人屏息的起伏不平、相互缠绕的节奏型纵横交叉地进行……这种音乐在我身上产生的效果是如此巨大以致我简直不忍离开。”这是米约第一次接触爵士乐,从此以后爵士乐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为他今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1920年,因为《屋顶上的牛》的演出,米约到达伦敦,在那里他首次听到比利·阿诺德及其乐队的爵士乐。他彻底被迷住了,他在自传中说到:“爵士乐这种新音乐在音色的运用上极为微妙,萨克斯管破门而入,小号充满戏剧性的轮番进行,单簧管经常在高音声部,长号抒情的音响。旋律如此多样却又完全不同,由钢琴连接在一起,被打击乐的复杂节奏巧妙地打断,它类似一种内在的节拍,音乐节奏中重要的生命脉搏。在旋律中不断使用切分音是如此的对位自由,给人的印象是不受管制的即兴创作。而实际上,它是经过精心布置的,直到最后的结束。”
1922年,米约以钢琴家和作曲家的身份访问了美国,并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讲学,哈雷姆地道的黑人音乐激起了他的创作欲望,1923年他根据剧作家布莱兹·桑德拉斯(Blaise Céndras)的剧本创作了舞剧《世界之创造》。由于深受美国黑人音乐的影响,米约在《世界之创造》中体现出了爵士音乐的三个主要特征:切分节奏,“布鲁斯音”(降三级和降七级)和乐器的特殊演奏方法(如萨克斯管和单簧管在超高音区演奏,小号和长号始终加用弱音器和把钢琴等乐器当作打击乐器使用等)。
(二)内容介绍
《世界之创造》(OP.81)为独幕芭蕾舞剧,1923年10月25日,由瑞典玛莱芭蕾舞剧团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大剧院首演了这部作品,当时负责布景与服装设计的是画家费尔南·莱热(Fernand Leger)。另外,《世界之创造》(Op.81)还有一个钢琴与弦乐四重奏的版本,完成于1927年。
米约选择的是一种异教徒的创世说,也许是因为考虑到这比神造世界的传说更适于表现生命的力量和原始人类的粗野天性。根据作曲家的自述,音乐的启示主要来自新奥尔良的爵士乐,他“从中发现了适合于这一题材的因素”。《世界之创造》这部作品是交响乐与爵士乐最早的结合,比当年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创作的“交响爵士乐”《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1924)还早一年。乐曲由连续演奏的六个部分构成,即序曲、创世前的浑沌、生命的出现、人类的黎明、人类的愿望和人类的繁荣。
每个部分的剧情如下:“1.序曲表现世界浑沌初开之时,远古生物们眼看世界的形成;2.一片浑沌,巨神主持创造规划;3.物质开始运动,树木开始出现,各种动物陆续生长;4.动物的集体舞蹈,忽然两个肢节相连的形体从地中涌出;5.一对形体跳欲望之舞,所有物体都化为人形,乱成一堆;6.众生都隐去,只剩亚当夏娃,他们拥抱亲吻,人类青春由此开始。”
(三)演出状况
1923年10月25日,瑞典芭蕾舞团在巴黎香榭丽舍大剧院首次上演芭蕾舞剧《世界之创造》。剧院坐落在蒙田大道上,靠近塞纳河上的阿尔玛桥,有着著名的首映式历史。就在1913年,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在香榭丽舍大剧院向观众首演,观众们因对这首曲子的接受程度不同而产生了分裂和不安,随后爆发了斗殴和骚乱,并蔓延到大街上。与此相比,《世界之创造》的首映结果喜忧参半。米約在他的回忆录和其他采访中,始终如一地表示,正是那些把《世界之创造》的配乐斥为粗俗的舞厅音乐的评论家,在10年后称赞这部作品巧妙地融合了爵士元素。
德国作曲家鲍里斯·德·施洛泽(Boris de Schloezer)出席了《世界之创造》的首演,并在1923年版的《普莱叶》( Pleyel)杂志中写下了他最初的感受:“《世界之创造》,刚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有点害怕。在我看来,它沉重而做作,这个标题只会加深我的恐惧。我期待的是一种明显倾向于描述性的音乐,充满了我们已经厌倦了的黑人异国情调。令人高兴的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听到了管弦乐,一首结构优美的诗,完美的对位,这让我很高兴……它由多种元素组成,古典的复调、旋律和黑人的情感节奏,同时它还带有作者个性的印记。这种风格基于如此多的异质元素,在我看来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
伦敦《舞蹈时报》(Dancing Times)的评论员吉尔森·麦考马克(Gilson Maccormack)曾在1924年这样评价演出的瑞典剧团:“每一个芭蕾舞者的表演水平,都低于俄罗斯芭蕾舞团(Ballet Russes)所有芭蕾舞演员的水平。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除了一些文艺复兴的表演和新颖的芭蕾舞表演,《世界之创造》的配乐将被证明是这部作品中唯一经久不衰的部分。”显而易见,在这部芭蕾舞剧中,精彩的配乐已经掩盖了剧情与舞蹈的光芒,成为观众记忆中最深刻的部分。
每年的9月4日和6月22日分别是米约出生和死亡的纪念日,每年的10月23日,这部作品都会在巴黎举行演出。米约的乐谱、桑德拉斯的文字、莱热的装饰和鲍林的编舞为当代艺术从业者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典范。总之,每年都有许多合适的机会让这一最值得称道的音乐作品再次复兴。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米约及其作品《世界之创造》的探讨,对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米约一生作品颇多,涉及体裁广泛,他深受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影响,擅于将其他地区的音乐元素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尽管他所处的时代是多变的二十世纪风格,但他从未抛弃古典传统,极力保持着属于自己的风格。米约是个法国作曲家,他能将其他地区的音乐结合西方的作曲技术进行呈现,体现了他宽阔的音乐视野,达到了国际化融合的目的。就爵士乐与欧洲音乐技巧的完美结合而论,《世界之创造》的探索是相當成功的,这亦是它被列为当代音乐经典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鲁瓦.六人团[M].张燕,冯寿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卜兵.“达律斯·米约的生平与创作”[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1(3).
[3]汉森.二十世纪音乐概论上[M].孟宪福,译.北京: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4]冯志平.“米约的巴蕾音乐《世界之创造》:纪念米约诞辰100周年”[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2(4).
[5]罗忠镕,杨通八.现代音乐欣赏辞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6]林逸聪.音乐圣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7]MILHAUD D.Notes Without Music:An Autobiography[M].New York:Da Capo Press,1970.
[8]MILLER R W.Darius Milhaud's La Création du Monde:the conductor's guide to performance[D].University of Iowa,2011.
作者单位:
哈尔滨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