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流通服务与管理分析
2019-11-23郑州工商学院杨若楠
文/郑州工商学院 杨若楠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流通管理模式得到了提升和优化,图书馆书籍的管理、咨询、借还和阅读一体化管理制度已经基本实现。图书馆流通服务新的综合管理模式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发展方向,不仅提高了读者借阅的效率,而且提高了图书馆馆藏和文献的利用率,整体上实现了高职院校图书流通服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然而,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服务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给图书馆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所以,高职院校对图书馆管理工作还要不断创新,利用全新的服务理念和技术适应信息经济时代图书馆新服务的更高管理需求。
一、加强高职图书流通服务与管理的意义
知识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管理和服务也正面临着全新的需求。高职院校传统的图书管理服务流通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同时,也不能满足师生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例如,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比较僵化,进出图书馆的过程比较复杂。特别是禁止读者携带自己的书包、书籍和资料进入图书馆。这种僵硬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的高职院校图书流通服务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对图书流通服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当前,随着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新图书馆流通管理服务也正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我国许多职业院校正在积极建立图书流通服务的新模式,努力简化教师、学生和读者进出图书馆的阅读和借阅程序,努力提高读者的借阅和学习效率。与传统的图书流通服务模式相比,新书流通服务强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高职院校图书馆采用新的开放式服务管理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统一办理借还。读者进入图书馆后,可以到统一的图书馆借阅处办理不同学科的借书手续,而不必像过去一样在不同学科的图书馆分别办理各种图书的借阅手续。这种统一借还的管理模式有效降低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人力成本,使图书馆员尽可能摆脱复杂的借还服务过程,将传统服务模式下的管理者转变为新的流通服务模式下的咨询者,有效地提高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流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图书馆结构布局不合理,阅读环境有待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藏书量大,但图书流通率并不高。高职院校图书馆布局的藏书结构也不符合读者的阅读目的,图书馆管理的理念应该是以服务读者为导向的,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流通服务却未能真正实现这一需求,读者对阅读的热情未能有效地激发出来。在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环境方面,图书馆的建设装修风格普遍古板单一,环境视觉吸引力较差,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进入学习阅读,事实上,图书馆的装修风格、视觉感受以及采光效果和都会影响到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感受,在这方面,高职院校图书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意识的缺失也是当前高职院校图书流通服务面临的一个问题,这种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流通,是图书馆服务水平偏低的重要因素,应作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服务改革的重点工作。从当前阶段的高职院校图书流通管理服务现状来看,图书馆有些管理服务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能力,甚至有些图书馆员对工作态度不积极、服务意识不强。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建立一支具备高专业水平、高文化素养和良好的道德素质的图书流通管理服务队伍。
(三)书籍资料管理混乱,书籍损坏丢失率较高。高职院校图书馆运用开放式的图书流通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读者借阅图书的热情,同时也能提高馆藏书籍的利用率。然而,在宽松的制度下读者可以在阅览室中随意地翻阅各种书籍和文献资料,自由度较高。但有些读者不能很好地遵循管理制度,在归还书籍时没有将书籍资料归还到原处,导致书籍资料摆放混乱,给书籍规范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素质较差的读者在书籍文献资料上乱涂乱画,在书上做练习,甚至撕毁书页,这种不良的阅读行为导致高职院校馆藏图书文献和文件资料的损坏率上升,影响图书馆图书和文献的完整性,给其他读者的阅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更有甚者,将一些重要的书籍资料撕掉磁条后直接带出图书馆,导致书籍流失率严重增加。
(四)信息化程度不够。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为教师和学生读者提供的服务大多是被动的传统型阅读服务,并不能主动为读者提供高水平的图书信息服务,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中创新型信息服务存在不足,图书馆对馆藏信息资源挖掘深度依然有所欠缺,未能更充分地应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图书馆构建的信息通道不够方便快捷,覆盖范围相对狭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设备应运而生。电子借阅机、自助借还书机已经逐步应用在现代化图书馆借阅服务中。这意味着图书馆将逐步向现代化、电子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在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当前的需求下,读者对电子资源的需求量日益提高,而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人员电子信息专业知识相对欠缺,难以适应图书馆服务的网络化与信息化发展,特别是对一些新进的电子设备、电子资源,以及现代化的服务模式和制度还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熟悉和消化。
三、提升高职院校图书流通服务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构建人性化管理体系。高职院校图书馆实行开放流通服务模式后,图书流通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显著增加。每天,他们都要重复借书还书、整理书架、图书维护和修缮以及答疑咨询等工作。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会让图书馆员感到疲劳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建立人性化的管理体系。通过轮岗制和定期休假制度,让图书管理服务人员能保持更好的工作状态。此外,图书馆相关领导要充分地理解、关心、尊重馆员的负面情绪和工作压力,通过有效的绩效激励和精神激励,激发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在工作中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智。
(二)加强读者教育宣传工作。在实现新的流通服务后,虽然给读者带来了自由和便利,增强了书籍流通效率,然而,新的流通服务模式让书籍管理工作更加困难。因此,应加强图书馆读者教育宣传工作,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和培训,让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图书馆图书资料,熟悉借阅规则,掌握文献检索方法。此外,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联合学校管理部门加强对学生遵守图书管理规章制度的教育培训,让学生养成文明借阅的习惯,以降低馆藏书籍的损坏率和丢失率。
(三)加强书库管理。加强书库的管理工作也是提高流通服务水平有效手段。为减少上架图书的差错和混乱,为读者提供一个安静、整洁、舒适、有序的借阅环境,图书馆管理服务人员应对书库进行定期的整理和巡视,指导入学新生理解和掌握图书检索知识和图书排放规则,同时还要限制读者在短时间内过多借书导致归还时排放混乱。对于借阅量相对较大的文艺类书籍和经典文学作品,由于书架交错流通量大、混乱频繁,可以采用多架粗排的图书排放模式。这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还降低了劳动强度。图书馆员应定期清理书架,防止出现书籍排放混乱的现象。此外,图书馆还可以招募学生志愿者帮助参与图书整理、排放、修缮等工作。
(四)加强图书馆员职业素质培训。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者代表着图书馆的外部形象。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水平。因此,图书馆应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活动,提高图书馆管理的专业能力,重点加强对图书馆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训。首先应该加强图书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其更好地适应更复杂的图书流通服务工作,其次要加强图书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使其对图书管理服务工作更加热爱,以更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到工作中。再次要充分利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来激发图书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才智,让他们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最后高职院校可以开展图书馆管理项目研究,积极调动图书馆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优化和完善图书馆流通服务管理模式。
(五)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全新的开放式流通管理服务模式要求图书馆馆藏布局必须全面开放。在全新的图书流通服务模式下,要求图书馆空间布置通透、格局开放,为读者提供更加舒适明亮的借阅空间。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加大硬件设备的投入力度,主要有查询计算机、自助检索终端设备、图书书架、阅读室桌椅等。全新的图书馆服务流通模式对图书场馆环境也有更高的要求,由于读者的增加和阅览室利用率的升高,需要提升相应的配套设施,比如需要建立完善的空气循环与空调系统、完善照明采暖系统,为读者提供更加舒适的阅读学习环境。此外,应建立健全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让读者随时随地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地访问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和书籍信息,此外,图书管理员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对书籍资料的远程管理,扩展了工作时间和空间,使图书管理工作更加便捷快速,提高了管理服务的时效性和效率。
(六)施行个性化服务。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全校的师生,主要的服务目标是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阅读需求。在这方面,图书管理流通服务工作中要坚持以师生导向,注重人性化管理。在图书馆入口处,应设置图书功能区的指标图,方便师生查找图书。同时,在每种类型的图书区内设置的书架,应根据图书的特点,以多种方式布置。从编目室收集和转移的新书应分开摆放,可以放在新的书架上集中展示。为使师生遵守借阅规定,应在借阅窗口张贴各种借阅信息和各种意识。在图书馆的某些区域,还应设置便捷的储物柜,方便师生在借阅书籍时存放个人物品,同时,针对不同的借阅需求,应设立不同的阅读室,比如可以设立专门的电子阅览室、外语阅览室等等,满足各种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图书流通服务管理应建立更为开放的流通服务模式,这不仅给读者带来了方便和快捷,而且能够提高图书馆馆藏图书文献利用率。然而,由于管理模式的开放,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管理问题,图书馆应进一步完善新的图书流通服务模式,努力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同时要开展读者宣传教育活动,并施行个性化的图书流通服务,通过多种手段相协调,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存储和共享知识的作用,为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