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管理范式的转型与社会变迁

2019-11-23天津市大港油田第六采油厂刘志强

办公室业务 2019年13期
关键词:范式利用价值

文/天津市大港油田第六采油厂 刘志强

如何使档案的利用和提取更加便捷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档案也在不断地增加,档案文献的存在只会有增无减,在多重思想的引领下,为了让无限增多的档案能够有据可循,更好地储存和能够随提随用,因此也就形成了档案管理由政府主导的存在形式,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政府对于档案的管理已经处在垄断阶段,实现了为政府服务的目的。不过在实践中不断有人质疑,对于政府档案管理部门的垄断行为来说,并不能让档案便于服务社会乃至大众,不以社会服务为主流的档案管理,很难深入社会服务,因此档案管理的自我发展与自身独立无法得到延伸,档案的利用很大程度上局限在一个小范围中。

一、过去档案管理范式的局限性

无论在多么便捷迅速的发展形势下,档案管理的实践运用依然存在不足,尤其是档案重视管理而忽略利用的特征十分明显,甚至影响到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方法。在我国,对于档案的利用并不局限于政府机关,而是全社会共享,与社会公共事务体系的各个环节相融合,但档案利用与传播的不全面性问题仍然存在。档案利用范围是根据不同的提取对象面对各个社会范围,社会价值取向是档案形成的前提,档案的利用范围是档案自身属性决定的,因此,档案可以被任何人查阅和利用,社会主体得到了完整的档案利用权。数字技术、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是扩大档案利用范围的基础,政府主导和垄断整个档案管理范式的状况并不能使档案的滥用得到遏制,在利用和主流价值观方面存在明显的冲突,影响了档案管理合乎规律的发展,造成档案利用群体的意识模糊,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止步不前的局面。

二、档案管理范式的转型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整个社会的生产力都处于低迷阶段,技术水平也相对较低,对于档案的复制、传播相对单一,保护难度大,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很难开展,存在很大局限性,工作方式也无法得到延伸。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档案及其相关信息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档案的利用率不断得到提高,复制和传播也不会再受到技术的制约。于是,社会范式档案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对于除了国家主体的利用模式之外,其他的社会成员利用模式也得到了全面的完善,利益主体多元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经济也随之得到迅速的发展,导致人们将经济利益作为价值取向和精神信念,档案管理融入到了社会各方各面,档案管理中充分地体现了专一且普遍的价值取向,集中地体现了档案的存在价值。伴随着社会价值取向的转变,档案的管理利用工作从“机关”到“国家”的慢慢转变,综合分析比较,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档案可以电子化或是图书馆馆藏的方式面向社会各个阶层。无论是哪个领域,只要档案的概念被确立下来,档案的管理模式就能够在无形中产生和并运用其中,档案能够发挥其原本应该具有的价值,按照不同的价值取向,档案的利用价值也将不断扩大。二是档案利用的对象在利用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在不断扩大。扩大后的档案利用群体可以成为档案的创造者,档案的来源是源源不断的,它的价值也会得到巨大的升华。

三、档案管理适应社会的变迁

档案的产生和发展是不断适应的过程,适应不同的利用人群,不同的社会发展状态,在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档案管理从机关内部事务向社会公共事务演进。根据不同价值取向档案也随着不同的利用领域得到发展和变化,在不断增多的文字力量下,一些档案会被淘汰,但却不会从此消失,仍然可以被提取查询,这就是把管理与建设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重发展、重管理,是档案模式转变的福音。在档案被无限使用的同时,档案服务部门的管理也应该得到重视,把利用对象当成管理对象,重视和提高利用群体在档案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是强化其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关键。拓宽我国档案管理社会化路径,形成新的高价值理论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档案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与使用者的利益密不可分,因此,档案的管理应该从以人为本、体现服务出发。让档案的管理方式成为创新型、维护受众型的高级服务体现。当然,时代的发展也决定着档案管理方法会不断地升级和完善,寓管理于服务,在优化服务中实现管理,努力使利用对象真实感受到主流价值取向,让档案服务为社会发展助力。

四、结束语

档案管理从政府范式向社会范式的转型,是社会受众所期待的事,将会对我国社会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产生巨大的影响。让档案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为档案管理注入了新的思路,也让档案的管理工作得到不断的规范。形成更完善的档案管理范式理论,让档案管理转型的华彩乐章更加完美,是人们不断努力的新课题。

猜你喜欢

范式利用价值
利用比例尺来计算
法治范式的沟通主义进路
——简评《中国法治的范式研究:沟通主义法范式及其实现》(郭金平)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的认知范式转移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