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态下做好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研究
2019-11-23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徐春红
文/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 徐春红
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中,事业单位的影响力得以扩大,而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备受行业瞩目。从内容上分析,文书档案对事业单位日常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收录,为管理人员制定决策提供可靠性依据。文书档案是事业单位无形资产,其管理工作需要以时代为方向,增强规范性,以便有效改善事业单位管理效果,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更加有效地发挥事业单位服务社会发展的功能。
一、正确认识文书档案管理对事业单位发展的现实价值
在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文书档案占据基础性地位,是不容忽视与不可或缺的内容,强化整个单位各项事务的全面记录,也是获取单位信息的主要渠道,对管理层制定发展策略影响深远。文书档案为管理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提供价值性信息,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工作质量的增强。除此之外,从国家及档案事业整体发展角度分析,文书档案收录的信息极具全面性与广泛性,涉猎领域较多,强化对国家档案的补充,为各行各业发展提供更加丰富与多元化的信息服务。
二、深入剖析新形态下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一)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尚未在全员范围内引起重视,制约档案价值的有效发挥。对于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其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取经济效益,即便成绩突出,也无法以效益形式进行体现,这是造成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长期不受重视的根本原因。在事业单位管理层,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长期不受重视,很少给予关注,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置之不理,整体管理模式处于滞后状态。正是这种落后的思想使得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无法有序开展,很难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阻碍档案资料的及时收集与归档,在根本上影响文书档案对决策的支持作用,档案价值无法发挥。
(二)文书档案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有限,综合素养亟待提升。鉴于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被长期忽视,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管理水平较为落后,人员结构不合理,流动性较大,稳定性不强,无法形成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制约档案管理的专业性。另外,文书档案管理人员忽视自身素质的培养,专业能力停滞不前,尤其是面对全行业信息化建设,整体素养更显不适合性,管理理念落后,对档案信息化认识不到位,尚未掌握信息化管理手段,无法适应档案管理发展的新形势。
三、新形态下如何做好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一)重视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在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处于主导地位,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成为制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重视提升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制定科学的选拔制度。另外,要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组织专业化培训,尤其重视电子档案管理方面的教育,加快思维转变,拓展与更新知识结构,积极学习先进信息技术,掌握操作技巧,更快适应信息时代档案管理新模式,满足时代新需求,坚持与时俱进。
(二)构建科学高效的文书档案管理制度,提升管理的规范性。对于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根本,是影响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强化制度性保障作用的发挥。因此,要以事业单位发展实际为基础,积极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机制,力求高效性与合理性,增强档案管理人员对文书档案规范化管理的认识,保证责任划分明确,职责清晰。另外,要重视激励机制的构建,以便有效提升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热情,端正工作态度,以饱满的激情投入新时期档案管理实践之中。
(三)加快文书档案信息化建设,积极构建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也积极参与其中,信息技术的优势渗透在管理行为中,以信息化建设为方向,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为此,要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在文书档案管理实践中。首先,以电子档案为主导,加快纸质档案向数字化档案的转变,结合实际,构建信息数据库,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与可靠性。其次,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提高档案收集与整理的效率全面提升整体自动化应用水平。除此之外,要加快构建档案信息网络平台,吸纳更多档案信息,为档案利用与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四、结束语
综上,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与行业发展息息相关,事关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低。新时代,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不同以往,面临新背景,遇到新问题,对行业稳定发展影响巨大。因此,要以信息发展为依托,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进行深入分析,对面临的新问题进行探讨,形成有效应对策略,积极组建高素质管理团队,依托科学管理制度,全面渗透信息技术优势,切实提升文书档案管理水平,为事业单位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