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高校校友档案工作 助力“双一流”建设

2019-11-23内蒙古科技大学梁兰英

办公室业务 2019年21期
关键词:校友双一流一流

文/内蒙古科技大学 梁兰英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就是我们现在通称的“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建设是党和国家基于当前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重大战略部署,将对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校友资源越来越被认为是高等学校提升办学质量和声誉的重要力量之一,在此背景下,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应转变思路,适应新形势,创新性做好校友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校友力量,不失为新时代档案工作人员助力“双一流”建设的新视角。

一、高校校友档案工作的基础作用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目前高校公认的三大主要任务,而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目标与基本价值,高校的各项工作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高校培养人才具有时间跨度比较大、培养周期比较长等特点,检验培养效果更是需要学生毕业多年后才能显现出来,而校友毕业后大都分布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联系相对比较困难,收集完整的信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做好校友档案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可以说校友档案能为学校发展提供支持,能为校友提供服务。

二、校友档案工作与“双一流”建设之间的关系

(一)“双一流”建设为校友档案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学生培养质量是评价“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标识之一,一流高校说到底是高水平人才汇集之地,一流学科建设说到底也是顶尖级学术带头人与高水平学术团队在综合作用基础上产生的,最终将产出显著的学术成果,进而产出突出的人才培养质量。校友档案工作就是要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不断完善、采集人才培养信息,并将人才培养的长效跟踪与校友工作结合起来,将高校的建设与校友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从而充分发挥校友对“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要积极推动校友档案的建设,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校友和社会,这将是未来校友档案工作的努力方向。

(二)校友档案工作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一流高校离不开杰出校友,一流学科也需要优秀校友资源,杰出校友是高校重要的无形资产,是高校人才培养最具说服力的榜样,也是高校声誉的重要体现指标之一。“双一流”建设需要创新人才聚集与成长机制,而优秀庞大的校友资源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必将形成一个无形而又具有人气的校友圈,其中一些校友贡献物质力量,一些校友贡献智慧力量等,所有这些都将形成汇集各方资源力量的校友文化,校友文化的繁荣程度是权衡大学文化在社会的影响程度的重要标准与尺度。因此,做好校友档案工作促进“双一流”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做好校友档案工作,助力“双一流”建设的措施

(一)高度重视校友档案工作。校友档案是学校人才历史和文化的沉淀,校友档案工作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校友档案的收集是一项长期而繁杂的工作,一定要重视这项工作。首先是领导要真正重视,这是做好校友档案工作的基本前提,做好校友档案工作本身需要专门人员和专业人才,没有领导的重视,没有完善的顶层设计,没有完善的校友档案收集管理机制,只是满足于日常的学籍等简单物件的收集管理,要真正发挥校友档案作用难度不言而喻。其次要提高档案工作人员觉悟和意识,不能妄自菲薄,“勿以善小而不为”,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意义,从内心尊崇校友档案工作,就能不断激励自己创新档案工作水平,把校友档案工作做实做细。最后是校属各部门要真正认识校友档案的重要性,将校友档案工作融入校友在校期间和毕业后工作等全面档案信息中,形成尽可能完备的个人档案大数据,并及时把这些校友档案送交档案部门,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打好校友档案的基础工作。

(二)利用大数据平台做好校友档案工作。校友档案管理工作是基础性资源建设,光靠人力已经很难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必须将校友的信息整合成高效利用价值的大数据,实现校友资源校内外共享。首先是要建设数字化档案馆,实现收集档案数字化,这是基础工作,也是最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工作,需要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其次要多渠道不断完善校友档案和校友资源,要授权校内各部门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不断更新从入学到毕业一直到校友追踪的全方位数据,进而形成全校校友资源大数据。最后,要授权各校友分会完善本分会的校友资源,形成地区校友资源共享。这样多管齐下,就能不断建立和加强在校生与毕业生等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网上网下互动,学校与校友相互沟通,最终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校友资源保障。

(三)在校友文化培育中做好校友档案工作。一流大学本质上是涵盖卓越校友文化资源和杰出校友的文化共同体,因此,必须要重视培育校友文化。可以通过举办校友论坛、同学返校聚会、校友研讨会、校庆等活动,多种途径增强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为“双一流”建设奠定文化认同的基础。对于作为未来校友的在校生来讲,通过优秀校友报告会、座谈会、沙龙等,树立激励和奋斗的榜样。对于刚毕业校友或者是年轻校友,他们更多地需要是在择业、行业选择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寻求优秀校友的帮助或指导,因此在毕业离校之际如果能给他们提供各地校友通讯、网络联系途径等,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母校的心意和校友的力量,进而带动更多校友投入到回报母校行列中去,从而助力“双一流”建设。对于事业有成的校友,他们更多的是需要得到认可和尊重,可以邀请知名校友回校参观、搞合作交流、技术转化等。同时,有条件的可以建校友墙、校友林以及档案陈列室等方式留下他们的痕迹,不仅激励在校学子,也是对优秀校友的一种认可和尊重。通过这些,不断跟踪收集、积累校友档案,把有形校友资源与无形校友资源结合起来,最终形成强大的校友文化,必将对“双一流”建设提供“润物无声”的文化支撑。

(四)重视校友档案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工作。要真正做到校友档案服务“双一流”建设,仅仅靠收集整理和分类管理校友档案是远远不够的,校友档案的收集本身具有碎片化,缺乏内在逻辑性,有些时候更是简单的叠加,要让校友档案真正发挥作用,就需要不断加强对校友档案的研究,要关注校友资源的多样性特征,不断对校友档案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校友档案和“双一流”建设的关系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双一流”建设需要什么样的校友资源支撑,校友能从哪些方面为“双一流”建设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们从不同的思维和视角进行研究,就会丰富我们的校友档案工作,拓展校友档案工作思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成果也会逐渐丰富起来,及时把研究成果运用到校友档案工作中去,运用到“双一流”建设的实践中去,进而实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四、结语

总之,新时代呼唤新视角,高校档案工作人员要助力“双一流”建设,就要立足校友档案工作实际,从不同视角审视校友档案工作,不断深入研究和丰富校友档案工作水平,真正服务和助力“双一流”建设。

猜你喜欢

校友双一流一流
学习校友大名人 争做校园小名人——澄江中心小学以校友大名人引领校园小名人成长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香港服装学院专场发布
校友风采
“互联网+”校友资源开发探索思考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