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州 人民满意
2019-11-23周道来邓浩
文_周道来 邓浩
如今的黔南,学前教育更加普惠,义务教育更加均衡,职业教育更有特色,高等教育更重内涵,各级各类教育呈现协调健康发展的态势。
“这个学校很大,特别美,我非常喜欢在这里读书。”罗甸县边阳镇越秀实验小学学生罗明面是易地移民搬迁户的孩子,全新的校园生活让她格外兴奋。
“每餐都有三菜一汤,荤素搭配,饭菜可口。”长顺县第四中学八年级学生管俊颖,因为营养跟得上,比去年长高了一大截。
近日,贵定中学学生刘凯、徐海洋在“2019 贵州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上获得“Enioy AI 人工智能”冠军。
…………
如今的黔南,学前教育更加普惠,义务教育更加均衡,职业教育更有特色,高等教育更重内涵,各级各类教育呈现协调健康发展的态势。近年来,黔南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教育作为拔穷根的根本之策,举全州之力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走出了一条特色教育强州之路。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近年来,黔南州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按照“补短板、做增量、提质量、抓改革、促公平”的要求,大力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矛盾,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持续增强。
在义务教育方面,全州提前两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平塘、贵定、三都、罗甸4 县在全省32 个县(区)中均位于前5 名。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去年新建(改扩建)187 所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现象得到缓解。普通高中提质发展,连续5 年高考各学科平均分、及格率、二本上线率和录取率均居全省第一方阵。
在职教和高教方面,去年,黔南州978 名学生到省内外职业院校就读精准脱贫职教班;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步伐加快,黔南师院高水平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并获得8 个省级一流大学建设项目;黔南职院与贵州盛华职业学院通过省优质高职院校专家评审(全省共6 所,黔南州占2 所)。
素质教育遍地开花,一批富有黔南特色的项目亮相省级、国家级舞台,11 所学校被命名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独山高级中学荣获贵州省高中生交响乐(器乐)展演活动一等奖。
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罗甸县边阳镇越秀实验小学2018 年8 月正式开学,共招收147 名易地扶贫搬迁户子女,罗明面就是其中之一。“学校现在有青少年宫、学生宿舍楼、室内篮球馆等,比原来的村小好多了。”罗明面说。
边阳镇越秀实验小学只是黔南州改善办学条件的一个缩影。去年,黔南州以第三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2017—2020 年)、普通高中攻坚三年计划(2017—2020 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教育配套建设项目为抓手,结合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两类学校”建设规划,加快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办学条件大大改善,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黔南州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来抓,大力实施“4+2”教育突破和“新两基”攻坚。2013 年以来,新建、改扩建校舍763.58 万平方米,建成公办幼儿园636 所,实现每个乡镇有1 所以上公办中心幼儿园。建成城镇义务教育学校93 所,完成664 所义教学校“全面改薄”,排全省第二;改扩建高中阶段学校43 所,都匀一中、黔南医专新校区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仅去年,黔南州获上级投资批复各类项目701 个,覆盖学校601 所,总投资13.86 亿元,较2017 年同期增长10.38%,其中列入州委、州政府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的3 所学校建设项目全部竣工;列入“全面改薄”项目的269 所学校419 个建设单体,开工率和竣工率均排名全省第二,得到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肯定。
无论在黔南的县(市)还是乡(镇),学校都是当地最漂亮的建筑之一。图为福泉中学。(福泉市委宣传部供图)
“不论在黔南的县(市)还是乡(镇),学校一定是当地最漂亮的建筑之一,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黔南州教育局局长黄怡自豪地说。
教师队伍日趋优化
去年9 月,瓮安三中柏万新接任班主任后,为了全面了解学生,他对班上56 名学生进行全覆盖家访,晚上12 点还在回家的路上。凭着高尚的师德、敬业的精神和优异的业绩,柏万新成为一名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同事认可的优秀教师。而像柏万新这样的教师,黔南州还有很多很多。
近年来,黔南州不断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实行师德师风问题一票否决制,实现监督常态化。不断充实教师队伍力量,州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的实施意见》,新招录793 名特岗教师,有效缓解了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紧缺学科教师不足的矛盾。
尤其是2013 年以来,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先后在广州举办全州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培训班、中职校长培训班、思想政治工作培训班等,通过实施教师“国培”“省培”计划和学历提升等培训项目,累计培训教师4.72 万余人次、提升学历1 万余人次。全州4.26 万名基础教育阶段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占58.7%,较2013 年提高了18.2 个百分点。目前,黔南州共有省级教学名师82 名、省级骨干教师164 名,省级名师工作室83 个。累计引进教育人才2206 名,招考教师5500 多名、特岗教师4400多名,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力量得到有效补充。
教育公平更加明显
2018 年,黔南州高等院校、中职学校、普通高中、学前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及社会资助受助学生83.4 万余人次,资助资金8.93 亿元,比2017 年增加2.28 亿元。完成14.9 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共计资助4.85 亿元,实现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
平塘县卡蒲乡“校农结合”蔬菜基地的茄子、西红柿等作物长势喜人,再过一段时间,营养餐配送公司的车辆将一辆接一辆来到蔬菜基地,把这里的新鲜蔬菜运往黔南师院学生食堂。目前,黔南州实施“校农结合”学校达1370 所,在校就餐学生60 余万人,占在校学生人数的85%,学校食堂采购农产品总量超4 万吨,采购金额超过2.3 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近1 万户4 万余人,实现了学校、公司、农户“三赢”。
另外,黔南州政府还先后出台了《黔南州加快优质公办幼儿园建设实施方案》《黔南州新建改建居住区教育配套设施管理规定》《黔南州普通中小学多学科协同实施法治教育办法》《黔南州关于大力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三年行动(2018—2020 年)》等文件,进一步激发了教育发展活力。
黔南州教育局负责人表示,今后,黔南州教育系统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州,打好教育扶贫硬仗,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群众享有更多教育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