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中药材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2019-11-22左小林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品牌效应

左小林

摘   要:乐山市沙湾区有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中药材已成为全区农业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但目前还存在规模效应未形成、资源优势未发力、品牌效应未凸显、技术人才匮乏等方面的问题,难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下一步要把握中药材市场和政策机遇,科学规划中药材产业和园区建设,加快形成中药材加工和科研体系,加强沙湾中药材主题和文化打造,提升中药材产业综合影响力和竞争力,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中药材产业;规模效应;品牌效应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9.05.010

文章编号:1009-6922(2019)05-52-0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近年来,乐山市沙湾区通过认真学习讨论、深入调查研究,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得天独厚的中药材种植条件、深厚的中药材文化底蕴,积极把特色中药材产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并拓展中药材康养旅游产业,不断提高中药材产业附加值,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乐山市沙湾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沙湾区位于乐山市西南部,是世界文豪郭沫若先生的故乡,全区幅员面积610.89平方公里,辖8镇5乡1个办事处、127个村21个居民社区,总人口21万。沙湾区中药材产业在历届党委政府的支持重视下,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区农业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中药材产业收入占农户总收入的8.4%,是脱贫攻坚中“产业扶贫”的重要部分。

(一)中药材产业发展目标

目前,《沙湾区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已被纳入乐山市“一区六带”农业产业布局,中药材产业已作为推进沙湾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切入点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力争到2022年,初步形成海拔800米至1700米的范店乡、沙湾镇、龚嘴镇高海拔道地药材产业带和以谭坝、福禄等丘陵区低海拔道地药材产业带,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5万亩以上,建成全省中药材种植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示范区。

(二)中药材产业发展优势

1.自然环境优越。沙湾海拔800—2000米,境内山多地广(山区面积68.2%、丘陵面积17%)、沟壑纵横,云雾缭绕,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有许多野生中药材生长,也非常适合中药材种植,特别适合种植优质黄连和白术。

2.种植历史悠久。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峨眉山黄连,就是沙湾范店道地黄连。范店乡一直以来是川中优质黄连主产地之一。同时,川产白术80%都来自沙湾区。药农在长期的采药、驯化和人工种植过程中已总结出了丰富的种植经验,提炼出了符合实际的技术方法,生产出的产品根茎粗壮、圆润、结实,且药力、药效上乘,深受药材商贾的青睐,发展中药材产业兼具人和优势。

3.技术优势明显。依托黄连国家级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和省级白术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峨眉学院中药研究所共同制定了沙湾区黄连系列地方标准,且范店中药材协会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签订了白术无菌苗(种源)生产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合作协议,与成都中医药大学、乐山师范学院等高校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大力推广种植黄连无公害除草专用地膜和庶阳网技术,为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4.品牌优势凸显。沙湾区范店乡中药材协会分别于2003年、2005年注册登记了“沫水牌”“范店牌”中药材商标,且2002年范店黄连荣获“四川·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名优农产品”称号,2007年范店黄连获“四川省特色旅游优质产品称号”。

5.市场前景良好。范店中药材市场堪称“成都小荷花池”,是峨眉山、峨边、金口河、马边、沐川、宝兴等地的药材集散地。同时,随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世界中草药市场需求的两位数递增速度和消费者对沙湾中药材系列产品的认可,沙湾中发展药材产业有广阔天地。

6.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沙湾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中药材产业作为沙湾区五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制定了《沙湾区现代农业扶持奖励办法》,对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专业大户新增集中连片种植中药材面积100亩以上的予以补助。

(三)中药材产业发展规模

目前,沙湾区种植中药材品种有:黄连、白术、佛手柑、杜仲、黃柏、川芎、泽泻、牛膝、紫菀、金银花、重楼、黄精、白芨、白蜡、喜树、黄姜、魔芋、当归等23个品种,种植面积已达到3.5万亩(其中黄连、白术种植面积分别稳定在5000亩、4000亩以上,佛手柑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以上),种植范围涉及范店乡、谭坝乡、铜茨乡、龚嘴镇、沙湾镇、福禄镇、碧山乡、太平镇、牛石镇、葫芦镇、踏水镇、轸溪乡12个乡镇。已建立范店乡黄连和白术万亩标准化示范基地、谭坝乡万亩佛手柑基地、碧山乡2000亩泽泻基地、牛石镇1200亩丁山道地中药材基地、沙湾镇1000亩牛膝和50亩小重楼基地、福禄镇800亩金银花基地,并建成全国农业标准化黄连示范区、省级白术示范基地、范店中药材市场。全年黄连年产量约100吨、白术年产量约400吨,全区中药材年产量上万吨。

二、当前乐山市沙湾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乐山市沙湾区的中药材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虽然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基地建设规模逐步壮大,但还未走向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

(一)规模效应还未形成,规范化生产较为不足

目前沙湾区中药材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如范店乡万亩黄连和白术、谭坝乡万亩佛手柑等产业基地形成了较大的规模种植,基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集聚效应也在不断提升。预计2019年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达到5.5万亩。但由于山区地形复杂,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种植成本投入高、难度大,培育壮大中药材龙头企业非常不容易。由于缺引导、分布散、无规划,各种植基地、药农之间均处于单打独斗状态,缺乏统一的布局和组织协调,无法形成“拳头合力”。在生产管理上也缺乏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存在盲目施用化肥、农药等问题,产品品质还有待提升。

(二)资源优势还未发力,综合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俗话说“中药材种多了是柴,种少了是财”,虽然沙湾区中药材资源丰富,发展趋势良好,基础优势明显,但由于“中药材+工业”转换不强,“中药材+商业”营销薄弱,“中药材+旅游”结合不足,在品种资源潜力、地理环境潜力、种植技术潜力等方面均处于农业种植初级形态,整个“中药材+”产业链还不够完整,导致中药材的综合开发利用程度还比较低,因此受市场价值的波动性较大,现有的资源优势还无法更多地转化为产业优势。

(三)品牌效应尚未凸显,市场竞争不具优势

“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虽然沙湾区中药材种植业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全区中药材种植品种混杂,质量参差不齐。“沫水”“范店”两个品牌还没有真正成为拳头产品,大部分中药材产品无注册商标,产品包装粗糙简陋,散包装和无包装直销的情况较为普遍,没有形成更大的品牌效应。目前沙湾还没有功能完备的中药产业园区、中药材加工企业、中药材深加工产品,多数中药材以原材料和初加工产品的销售方式直销,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利润空间小。

(四)技术人才相对匮乏,科学种植尚显不足

由于沙湾区没有专业的中药材研究机构,缺乏专业的科学技术人才和市场建设人才,没有对中药材种类、种质资源、药材品种、生长发育特性、药理性、产地加工和炮制、市场建设等方面的专业研究,在新品种引进、科学试验示范、栽培技术的指导与培训等方面明显不足,药农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中药材成活率低,亩产价值不高。

(五)政府引导力度不够,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沙湾区近年来对中药材基地建设给予了很大支持,范店“药旅小镇”纳入“挂图作战”项目推动建设,谭坝万亩佛手柑拟创建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但在产业发展上还未发挥出更强的引导作用,在生产指导、技术服务、行业监管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政策性奖励扶持不够,从而造成药农发展上存在消极性,生产上存在盲目性,销售上存在无序性。同时,由于缺乏加工企业的介入,在品种收购、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缺陷,没有形成严格的中药材种植品种指导、产中监督、规范收购等机制。且生产加工能力滞后,科研开发能力有限,缺乏龍头企业带动,因此由于受市场的波动影响大,抗风险能力弱,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三、进一步推动乐山市沙湾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思考

推动乡村振兴需要农村产业提质转型。根据沙湾区中药材质量好、种植历史悠久、有传统的种植技术等优势,针对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的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沙湾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特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充分把握中药材市场机遇和政策机遇

1.把握中药材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市场机遇。我国中医药事业的稳步推进,中药材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大,为沙湾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沙湾区应该乘势而为,抢抓机遇,提高中药材在国际国内市场中的占有份额。

2.把握中药材产业政策支持的政策机遇。国家将生物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出台了《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加速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政策。四川省将生物经济列入《四川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机遇。沙湾区也在《乐山市沙湾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做精做强优质中药材特色产业”。2019年,沙湾区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大力发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建设,逐步发展壮大全区农业经济发展总量。

(二)科学规划中药材产业和园区建设

1.规划打造产业园区。按照“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县(市、区)”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标准和条件,结合沙湾实际,高标准编制《关于申报“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计划的报告》。其中,谭坝“蜀锦苑”现代农业产业循环园区主要围绕目前四川省最大佛手柑种植基地为重点打造项目,将作为首批申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的重点园区,为下一步中药材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2.加快推进“药旅小镇”。依托范店乡国家级黄连示范基地,加快推进集中药材种植、加工、交易、药膳养生、中医博览等于一体的特色药旅小镇,并列入全区重点“挂图作战”项目强力推进,为推进“中药材+旅游”奠定基础。

(三)加快形成中药材加工和科研体系

进一步加强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峨眉学院中药研究所、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乐山师范学院等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逐步建立一批中药材研发机构、行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等,探索和发展多种符合市场要求的经济合作形式。加强中药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为沙湾区中药材现代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一批优质企业或医药集团。鼓励中药材企业发展中药材精深加工,通过加工业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四)加强沙湾中药材主题和文化打造

1.推广中药材养生理念。将药膳、药浴、药熏等现代休闲方式引进范店“药旅小镇”,结合党参、牛膝、黄柏、杜仲等兼具药用价值与观赏价值的中药材品种,研究和建立集种植、观光于一体的中药材立体式种植基地,全面提高经济效益。

2.发展中药材文化休闲旅游。积极发挥范店黄连品牌优势,通过小镇建设将中药材立体式种植基地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休闲农庄等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开发和发展现代中药健康休闲旅游产业,打造中药健康体验风景区和绿色旅游景观带,快速扩大沙湾中药材旅游产业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杨   静

猜你喜欢

品牌效应
长寿区绿色食品企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思路浅析
“吃人不吐骨头”的终端为王
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制作的创新探讨
信息时代工程造价咨询发展趋势与完善措施
透过世纪之窗再看中国南通纺织业
论新时代实施群众文化“品牌效应”的重要性
浅析女大学生线上服装消费市场
基于TAM模型下外卖平台销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从吉利收购沃尔沃,看企业并购之路
国内主流新闻网站如何应对受众流失之困